全球第二大晶圓廠中芯國際(00981) 今日盤後發佈2024年度財報。
數據顯示,2024年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577.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7.7%;實現歸母淨利潤36.99億元,同比下降23.3%;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爲315.62億元,同比增加16.1%。
同日公司公告,鑑於公司2025年仍將維持較大規模的資本支出,爲保障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和未來發展需要,公司2024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包括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也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及其他形式的分配)。本次利潤分配方案已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尚需提交公司2025年股東周年大會審議。
根據全球各晶圓代工企業最新公佈的2024年銷售額情況,中芯國際目前位居全球第二大晶圓廠,在中國大陸市場排名第一。
中芯國際表示,2024年半導體市場整體呈現復甦態勢,智能手機、個人電腦,消費電子等終端產品市場逐步企穩回升,智能穿戴、物聯網設備等新興市場需求持續擴張,成爲推動半導體行業增長的重要力量。而在汽車電子領域,伴隨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車用芯片的庫存消化逐漸出現減緩,該領域的半導體需求進入週期性調整階段。
收入按應用分類,2024年中芯國際智能手機、消費電子類產品收入佔比提升,分別達到27.8%、37.8%。
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在今年2月舉行的業績會上表示,在國家刺激消費政策的紅利帶動下,客戶補庫存意願較高,消費電子、互聯、手機等補單、急單較多,整體2025年一季度淡季不淡。
收入按市場分類,中國區收入佔比進一步提升至84.6%。
財報顯示,中芯國際2024年度產能利用率爲85.6%;摺合8英寸標準邏輯月產能達到94.8萬片。
綜合毛利率方面,2024年度爲18.6%。由於折舊上升、產品價格及產能利用率變動影響,中芯國際2024年毛利率同比2023年度下降3.3個百分點,較2022年度下降19.7個百分點。
中芯國際趙海軍表示,預計中芯國際2025年折舊年增兩成左右。“公司會始終以持續盈利爲目標,通過提高產能利用率來對抗折舊,豐富產品組合來對抗週期。”
中芯國際2025年業績指引顯示,一季度收入環比增長預計在6%至8%,毛利率介於19%至21%的範圍內。在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的前提下,中芯國際2025年全年指引銷售收入增幅高於可比同業的平均值,資本開支與上一年相比大致持平(即約爲73.3億美元)。
2025年初,中芯國際根據與產業鏈夥伴的廣泛溝通,市場普遍認爲,2025年除了人工智能繼續高速成長外,市場各應用領域需求持平或溫和增長。但外部環境給2025年下半年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業競爭也愈演愈烈。
中芯國際近期表示,中芯國際會通過打造技術領先來提升核心競爭力,綁定下游客戶,增加新產品來對抗價格壓力,同時保持一貫的定價政策,不主動降價。“但在必要時也會和戰略客戶一起直麪價格競爭,以保持住我們在各個領域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
中芯國際表示,隨着新一輪科技創新舉措的推動,半導體行業具備較大的成長空間。從地域發展情況看,爲加強半導體供應鏈便利,近地產業鏈建設已成爲全球各國各地區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大趨勢。從中國大陸的產業建設情況來看,現有集成電路產業在芯片設計、晶圓代工產能規模、工藝技術能力、封裝技術等領域與實際市場需求仍不匹配。
“中長期看,全球半導體行業兼具週期性和成長性,短期的供需失衡不會影響行業的中長期向好。”中芯國際表示,伴隨着家居、教育、科研、商業、工業、交通、醫療等各領域應用設備智能化需求的上升趨勢,市場活力逐漸恢復,終端市場規模獲得持續改善,產業鏈主要環節逐級回暖。
本文來源於“科創板日報”,智通財經編輯:劉家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