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鑫新能源(00451.HK)的突圍:戰略轉型成效卓越 全球化打開價值重估“天花板”

格隆匯
03-28

一、從 “活下去” 到 “跑起來” 的蛻變與跨越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光伏行業週期性調整的雙重挑戰下,協鑫新能源(00451.HK)通過輕資產轉型、天然氣業務突破及技術升級,在2024年完成了從 “活下去” 到 “跑起來” 的全滿蛻變。

從成效結果來看,協鑫新能源在行業調整期實現了三大層面的“跨越”,印證戰略轉型收官與成效卓著。三大層面分別是:

在財務結構層面:公司資產負債率從轉型初期的84.1%驟降至2024年末的20.8%,創下行業低位,財務風險顯著出清;

在業務格局層面:業務結構重構爲 “LNG貿易+光伏運維” 雙主業支柱,截至2024年末,LNG業務收入佔比達 65.9%,成爲新增長引擎,而光伏運維業務未來將繼續提供穩定現金流;

在技術能力層面:“鑫翼連” 綜合能源管理平臺3.0等AI運維平臺將支撐全球化擴張,打開長期增長空間。

二、2024年業績亮點:雙輪驅動下的韌性增長

2024年,協鑫新能源確實交出了一份兼具韌性與成長性的成績單:據財報公告,總營收達 11.08億元,同比增長33.2%;淨虧損收窄63.7%至4.24億元,每股虧損同比減少67.8%。

今次財報核心亮點總結如下:

(1)LNG業務爆發式增長,重塑收入結構

當中,LNG貿易收入達 7.3 億元,同比激增 8420%,佔總營收比重高達 65.9%,成爲絕對主力。公司通過新加坡子公司協鑫天然氣(新加坡)完成首船 LNG 進口,並佈局江蘇如東LNG接收站項目,構建從國際採購到國內分銷的“站貿一體化”業務閉環。2024年,公司LNG貿易量達44.5萬噸,簽約總額17.5億元,顯示出協鑫新能源在天然氣市場的快速滲透能力。

(2)光伏輕資產轉型成效顯著,運維服務成穩定器

公司徹底剝離重資產光伏電站,全球持有容量僅剩50兆瓦,其在光伏賽道的佈局將全面轉向電站運維服務。2024年管理光伏電站總裝機達12.5吉瓦,同比增長74%,運維服務收入2.7億元,同比增長20%。依託 “鑫翼連” 綜合能源管理平臺3.0,公司實現電站效率提升3%-5%,服務溢價能力持續增強,客戶覆蓋央企、地方能源集團及海外市場。

(3)財務結構優化,抗風險能力行業領先

資產負債率從2023年末的23.2%進一步降至2024年末20.8%,較轉型初期已大幅下降逾63個百分點,公司目前財務槓桿水平處於行業低位。

且銀行結餘及現金達2.85億元,流動資產淨額15.68億元,流動性指標穩健。行政開支同比減少36.6%,融資成本下降88.4%,成本控制成效顯著。

三、從三大重點佈局到未來三大戰略,展現清晰的增長路徑

從財報資料來看,2024年,協鑫新能源圍繞 “戰略轉型、國際化加速、技術升級” 三大重點展開佈局,並明確未來三大戰略方向,展現出清晰的增長路徑。

協鑫新能源通過三大重點佈局實現了“築基與突破”。

首先,公司基本徹底退出光伏電站持有業務,LNG貿易在2024年走過了“從0到1”階段之後實現爆發,LNG業務收入佔比快速提升超六成,雙主業格局徹底成型,戰略轉型成效釋放。

其次,公司國際化佈局呈現加速。比如新加坡公司落地、首船LNG抵港、如東接收站收購等一系列舉措,基本構建起覆蓋“採購-儲運-分銷”的全球化天然氣貿易網絡,確立“站貿一體化”模式。

再者,實現了技術升級。協鑫新能源通過發佈“鑫翼連”3.0平臺——集成AI診斷、無人機巡檢等技術,電站效率提升3%-5%,服務溢價能力增強,爲其運維服務在國內市場市場份額提升及未來全球化擴張打好了深厚基礎。

在此佈局基礎上,協鑫新能源進而提出未來三大戰略,推動公司在全球的兩大賽道行業(天然氣+光伏)取得“深化與擴張”。三大戰略簡述如下:

(1)“站貿一體化”戰略

依託如東LNG接收站,連接國際氣源與國內的城市燃氣、工業用戶,打造天然氣全產業鏈生態。從收購如東接收站股權開始,“站貿一體化”戰略正式確立,也意味着公司在天然氣產業鏈佈局深化與打通,透過協同,競爭能力大幅提升。如東接收站一期設計年處理量300萬噸,預計2025年三季度投產,投產後將成爲公司天然氣業務的核心支點。

(2)光伏輕資產模式出海

以 “鑫翼連” 3.0平臺爲技術底座,拓展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輸出電站運維服務,目標覆蓋更多全球電站容量。

(3)技術驅動雙主業協同

平臺的AI Agent能力用於優化運維效率,探索電力交易、儲能等增值服務,培育新利潤點,同時利用數字化平臺增強天然氣貿易的資源調配能力。

協鑫新能源的未來增長邏輯緊密圍繞能源轉型趨勢,其戰略佈局蘊含多重機遇。

而根據其已形成“LNG貿易+光伏運維服務”雙支柱模式,分別拆分爲天然氣和光伏行業兩大賽道來研究。

在天然氣行業,我們認爲目前該行業在中國仍處於紅利釋放期。作爲全球能源轉型的過渡能源,天然氣需求持續攀升。據國家發改委數據,2024年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預計突破 40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7.7%。《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4)》指出,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持續提升,2023年底已達8.5%,且未來十年消費量有望保持年均 7%的增速,協鑫新能源的LNG業務正受益於這一行業紅利釋放。

政策方面,我國“十四五”規劃支持LNG接收站建設,協鑫如東項目作爲“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項目,被列入國家發改委和江蘇省的重大項目清單,項目建成後將顯著提升長三角地區天然氣儲運能力,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預計投產後將受益於國內天然氣供需缺口。未來,公司可通過“站貿一體化”鎖定國際低價氣源,對接國內分銷網絡,有望在天然氣貿易中獲取穩定收益。

在光伏行業這邊,全球光伏裝機量數據仍保持正增長,2025年預計累計裝機超2000吉瓦,由此可推導出,運維市場規模超千億元。協鑫新能源憑藉持續實現技術升級的“鑫翼連”3.0平臺的數字化優勢和AI Agent能力,已形成“運維 + EPC”協同模式,未來有望通過全球化複製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若把公司未來業務收入來源進一步劃分爲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國內市場之外,協鑫新能源的業務出海,已經從探索逐漸演變成爲現實。財報資料提及,公司通過新加坡子公司佈局國際天然氣資源池,同時在東南亞、非洲推廣光伏運維服務,雙主業協同出海,而在出海過程中落地的本土化經營策略,可幫助降低地緣政治風險,爲出海業務的長期增長奠定基礎並帶來保障。

對於業務發展和業績增長而言,國際化佈局戰略,無疑爲協鑫新能源再次打開了全新的增長空間。對於未來目標,協鑫新能源重新提出了要致力於成爲一家面向全球的國際化清潔能源服務商,這個目標定位亦較爲符合其香港上市公司平臺特性。

隨着“站貿一體化”戰略落地深入,公司重新把握了天然氣產業鏈價值創造機會,同時其以AI化數字化等運維技術持續提升光伏服務溢價能力,兩者合力確保了協鑫新能源或可在未來全球能源轉型中實現收入與利潤的雙重增長,協鑫新能源的出海與全球化之路值得期待。

四,價值重估潛力凸顯

在港股市場,協鑫新能源的估值仍處於低位。當前公司市銷率PS僅爲 0.69倍,顯著低於 LNG業務成長期的同業公司(市銷率PS一般處於2-4倍區間)。隨着未來如東LNG接收站投產、LNG貿易量增長及光伏運維服務的全球化擴張,公司業績有望持續釋放。再深一層思考,該公司的輕資產模式降低了經營風險,雙主業佈局對沖了單一市場波動,技術驅動的核心競爭力也能夠爲其長期增長提供支撐。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協鑫新能源正從傳統且單一光伏企業快速蛻變爲一家擁有潛力的國際化清潔能源服務商,其價值重估空間也跟隨其突破持續擴張,這一點或值得投資者關注。

綜合來看,協鑫新能源2024年的業績不僅展現了戰略轉型的成功,或許也預示着在AI+能源革命浪潮中,公司有望憑藉清晰的戰略路徑、紮實的執行能力和領先於同業的技術優勢,進而躋身爲港股市場中新能源服務商中的成長型標杆企業。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