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訊,中信股份(00267)發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該集團取得淨利息收入人民幣1483.73億元(單位下同),同比持平;收入總計7528.7億元,同比增加10.58%;公司普通股股東應占利潤582.02億元,同比增加1.06%;基本每股收益2元,擬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36元。
這一年,我們推進金融“強核”,打造更加穩健的中信。金融在中信的資產佔比超過9成,貢獻了8成的利潤。做強做優金融,是中信助力金融強國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使命擔當,也是創造更多價值、更好回報股東的必然選擇。我們實施金融“強核”工程,聚焦銀行、證券、信託、保險、金融租賃等業態,着力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地推動金融業務爲報國惠民、爲公司業績作出更大貢獻。我們發揮金融全牌照優勢,紮實推進“五篇大文章”;構建以股權投資爲主、“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實現前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服務覆蓋率達96%;推動更多綜合金融場景落地,最大程度釋放金融業務潛力。金融子公司整體表現良好,共同推動金融板塊質效提升,實現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利潤 526.49億元,同比增長4.3%;中信銀行營收、淨利潤、撥備覆蓋率三項指標實現正提升,中信證券主要財務指標和業務規模保持行業第一,“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
這一年,我們鍛造實業“星鏈”,打造更有韌性的中信。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不確定、不穩定將是常態。業態多元的實業業務是我們穿越週期、韌性成長的堅實基礎。我們實施實業“星鏈”工程,以“煥星”行動推動傳統產業煥發新機,以“造星”行動造出新的增長極和增長點,以“探星”行動探尋未來產業新賽道,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化,推動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加快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實業子公司通過整合優化、資本運作、科技賦能等,共同推動實業板塊持續向好,產業韌性不斷增強,實現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利潤163.52億元。中信農業定增隆平高科等工作有序推進,進一步增強優勢業務競爭力。中信泰富特鋼和南鋼股份助力深中通道、常泰長江大橋等多個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信戴卡“一體化壓鑄”實現市場突破,成功點亮非洲首座“燈塔工廠”,爲製造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貢獻“中信方案”。我們發揮兩家券商、戰略投資平臺功能,前瞻梳理優質標的,以基金直投爲先導延伸佈局,深化與院校、科技型企業等合作,儲備有發展潛力的未來產業項目。
這一年,我們強化科技引領,打造更具潛質的中信。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而科技創新是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我們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啓動科技創新“磐石”行動,推進打造以智能礦山、數字鋼鐵兩家全國重點實驗室,金融科技、種業、先進金屬材料、輕量化四家科創中心爲載體的“2+4+N”創新平臺集羣。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在先進智造、先進材料、生物育種、智能機器人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發揮場景多元、數據豐富等優勢,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打造一批通用和垂直領域大模型,創新工業視覺、智慧出版、綠色低碳等應用場景,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試驗場”轉向“大市場”。
這一年,我們鞏固國際化優勢,打造更加開放的中信。中信眼中的國際化發展,不止是中信一家企業或聯合幾家企業的“走出去”,而是世界和中國的“雙向奔赴”、國內與國際的多方共贏。作爲改革開放後最早在海外投資展業的企業之一,中信今天的境外業務已遍及約160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中信建設海外新籤合同額和新生效合同額分別增長3.2倍和1.8倍,中信重工海外新增生效訂單同比增幅超80%,國際化發展的“硬實力”更加穩定。我們還致力於打造聯通世界的“軟實力”,努力從改革開放的窗口,成爲連接中外經貿合作與民心相通的橋樑紐帶。我們成功舉辦了2024 ESG全球領導者大會,發佈了“要出國、找中信”“來中國、找中信”服務品牌,組織了“德國先進製造企業重慶行”“中信股份戰略股東長沙行”等活動,全力服務國人更好融入地球村和中國企業“走出去”,並邀請五湖四海賓客嘉朋走進中國、瞭解中國、投資中國,攜手各方夥伴把握機遇、共贏發展、共創未來。
更多港股重磅資訊,下載智通財經app
更多港股及海外理財資訊,請點擊www.zhitongcaijing.com(搜索“智通財經”);欲加入智通港股投資羣,請加智通客服微信(ztcjkf)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