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3月26日,《上海市關於促進智算雲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5—2027年)》發佈,其中提出,到2027年,本市智算雲產業規模力爭突破2000億元,雲邊端協同、產業鏈條完備的生態體系基本形成。智算規模力爭達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佔比超70%;打造若干綜合型智算雲平臺和一批垂直型智算雲平臺,形成一批智算雲標杆應用;培育1—2家戰略型企業和20家高成長企業,吸引國內外頭部雲商在滬擴大投資。
中國算力產業正在迎來高速增長的時代。近日,IDC與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佈的《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簡稱《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同比增長74.1%。未來兩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保持高速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算力產業的擴張不僅得益於政策支持,還受到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的雙重驅動。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模型蓬勃發展,推動算力需求急劇增加,上市公司也藉此機會加大了對這一新興領域的佈局。
多地政府積極佈局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算力產業鏈快速發展。
今年三月,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計劃(2025—2026年)》。其中提出,大幅提升智能算力規模。聚焦企業智能算力需求,建設一批智能算力項目,打造超智協同、異構融合、訓推一體、普惠泛在的可持續訓力供給體系。加快建成國家級重大戰略項目,推動鵬城雲腦Ⅲ、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二期儘快點亮,打造國家智能算力的核心關鍵節點。
《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北京將改變智算建設“小、散”局面,集中建設一批智算單一大集羣。
與此同時,華爲、騰訊、字節跳動等一衆科技巨頭,紛紛加大算力投資佈局力度。據報道,字節跳動計劃2025年投入1600億元,其中900億元用於算力採購;騰訊將斥資820億元打造智慧計算平臺;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重磅宣佈,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用於建設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礎設施。
國盛證券研究指出,AI快速發展推動算力需求暴漲。互聯網及其他企業如果需要搶佔先發優勢,需要領先於競爭對手搭建更大、效率更高的超算集羣;同時,AI大模型的技術平權將降低AI門檻及成本,更多企業將有集成先進的AI方案進行降本增效的能力和機會。在此背景下,國內算力產業可能迎來新機遇:算力需求激增導致的供給失衡將導致部分稀缺資源漲價,相關頭部企業將提升議價能力,市場將由價格彈性驅動。
開源證券認爲,海外GTC大會召開,CPO、液冷、供電等板塊或迎來催化,阿里及騰訊相繼宣佈加大AI資本開支,運營商加大算力板塊基礎設施投入,以DeepSeek爲代表的開源模型有望帶動AI應用加速發展,國產AI算力產業鏈或迎黃金產業機遇。看好四大產業方向:AIDC機房建設(AIDC機房、柴油發電機、風冷&液冷等)、IT側(國產算力芯片、服務器及電源)、網絡側(交換機及芯片、光通信、AEC銅連接、CDN等)、雲計算(公有云、私有云、算力租賃)。
相關概念股:
中國移動(00941):中國移動首席執行官何飈在舉行的公司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5年,公司計劃在算力領域投資373億元,佔資本開支的比例提升到25%;通算規模(FP32)累計達到8.9 EFLOPS,智算規模(FP16)超34 EFLOPS。“我們今天公佈的超34 EFLOPS智算計劃主要是以預訓練資源爲主,對於推理資源將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投資,不設上限。”
中國電信(00728):中國電信2024年資本開支爲935億元,同比下降5.4%。公司2025年計劃資本開支836億元,預計同比下滑10.6%。其中,產業數字化方面佔比預計提升至38%,算力方面資本開支預計同比增長22%。中國電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柯瑞文表示:“算力方面,我們初步安排是百分之二十幾的增長,但不設限。將根據客戶需求、市場發展的一些情況靈活調用(投資額)。”
中國聯通(00762):3月下旬,中銀國際發佈研報稱,中國聯通(600050.SH,00762)3月18日率先發布2024年年報,算網數智業務成爲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預計2025年固定資產投資維持縮減,但算力投資規模持續大幅提升。公司堅定加碼算力投入,在AIInfra、數據集、大模型、智能體、AI安全等方向上積極抓緊機遇。傳統運營商長期被定義爲出售流量的“網絡管道”,當前AI算力的爆發式需求有望重塑行業。在本輪技術革命浪潮下,三大運營商全面加大算力佈局,積極探尋新業績增長點,致力科技創新轉型,或迎價值重估機會。
中贛通信(02545):作爲港股“算力基礎設施第一股”,中贛通信專注於電信基礎設施及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建設與運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