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數表現:低開高走,小幅反彈
今日A股三大指數呈現低開高走態勢,最終小幅收漲。滬指漲0.15%,深成指漲0.23%,創業板指漲0.24%,北證50指數微跌0.69%16。
市場成交額較前日有所放量,全市場成交額達1.21萬億元,較昨日增加366億元,但早盤仍存在縮量震盪的特徵12。
個股漲跌分化明顯,全市場超1900只個股上漲,但熱點板塊表現差異較大。
二、板塊分化:科技與週期齊漲,部分題材承壓
領漲板塊光刻機與半導體:光刻機概念表現活躍,新萊應材“20cm”漲停,芯碁微裝漲超12%,帶動電子化學品、半導體板塊走強。
消息層面,美國將浪潮等54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據芯智訊3月27日消息,當地時間2025年3月2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以從事有悖於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活動爲由,在聯邦公報上刊發兩份文件,宣佈將來自中國的54家實體新增至“實體清單”(Entity List)。
從美國這次的“實體清單”更新內容來看,中國的高性能計算及AI產業依舊是美國打擊的重點,其中浪潮、寧暢、Suma等頭部的國產服務器廠商被列入實體清單,這也意味着他們獲取英特爾、AMD的服務器CPU及GPU和英偉達可以對華出口的GPU都將會受限,此次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管制加碼,將給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更大的挑戰。在外部壓力和內部支持的作用下,半導體產業國產替代與自主可控進程將進一步加速。化工與醫藥:化工板塊掀起漲停潮,恆光股份、善水科技等多股“20cm”漲停;CRO、創新藥等醫藥生物板塊同步上漲,反映資金對政策支持行業的偏好。科創板領漲:科創50指數上漲2.01%,芯原股份、百利天恆-U等漲幅居前,顯示資金對硬科技領域的佈局意願較強。領跌板塊海工裝備與有色金屬:海工裝備概念股大幅調整,大連重工、振華重工等跌停;有色金屬板塊因價格波動承壓,電工合金等跌幅居前。能源設備與貴金屬:深海科技、風電設備等板塊走低,市場對高估值題材的拋壓顯現。
三、資金動向:ETF活躍,外資關注港股
ETF市場異動:新經濟ETF單日漲6.59%,港股創新藥相關ETF(如恒生醫療ETF)漲超4%,顯示資金通過ETF佈局新經濟與港股市場。
外資與融資資金:儘管活躍資金近期流出,但ETF持續流入(近10日流入54億元),調整中逢低佈局意願較高。
四、市場邏輯:政策驅動與業績預期
政策支持領域受青睞:光刻機、半導體等板塊受益於國產替代政策;化工板塊則因環保升級與漲價預期催化。
財報季臨近的謹慎情緒:市場對高位題材股(如AI、機器人)的炒作降溫,轉向業績確定性較高的醫藥、化工等板塊。
五、後市展望:震盪延續,關注結構性機會
短期市場或延續震盪格局,需注意以下方向:
科技與政策主線:半導體、光刻機等硬科技領域仍有政策紅利;科創板因估值修復需求可能持續活躍。
週期與消費防禦:化工、醫藥等板塊因業績穩定性和漲價預期或成避風港;港股創新藥等跨境資產配置價值凸顯。
風險提示:需警惕海工裝備、高估值科技股的持續回調壓力,以及成交額能否維持放量態勢。
總體來看,今日市場呈現“科技+週期”雙輪驅動特徵,資金在政策支持與業績確定性之間尋求平衡,建議關注低估值成長股與ETF的配置機會。
掃碼關注更多機會。
格隆匯聲明: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匯觀點及立場。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任何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