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來跡FBeauty
在諸多企業認爲生意難做的時刻,一個藥企品牌悄然闖入今年1-2月線上美妝榜前20,交易額更是狂增66.61%。
近日,《FBeauty未來跡》發現,廣藥集團白雲山品牌的美妝線上銷售額持續飆升,更超過一衆中外美妝品牌,位列1-2月線上美妝品牌交易額第20名。而在2024年,該品牌的線上主要平臺總交易額竟然翻了三番。
不久前,開拓藥業也宣佈將跨界化妝品賽道。從白雲山、仁和再到片仔癀,藥企跨界化妝品的情況並不罕見,但是能成功的並不多,甚至其中還滋生了不少亂象。此次白雲山的崛起是否會有所不同?
年銷售額翻三番:白雲山強勢衝擊開年美妝榜
“漲”是白雲山美妝2024年來的關鍵詞。
《FBeauty未來跡》獲取到的數據顯示,2024年白雲山在抖音、淘天、京東、快手在四大平臺共實現交易額21.29億元,同比暴增393.95%,也就是說2024年的總體業績是上一年的近四倍。
其中,白雲山在抖音、京東、快手的交易額都實現了100%以上的增幅。抖音是白雲山的“主戰場”,2024年爲其貢獻了87.18%的銷售額佔比。
到了2025年,白雲山的業績“狂飆”還在持續,今年1-2月,白雲山不僅在抖音、淘天、京東、快手實現了4.16億元的交易額,同比增長了66.61%。更在許多成熟的中外美妝品牌面臨業績下滑之際,白雲山一舉闖入TOP20。
一個藥企品牌能對許多“正統”美妝品牌造成如此強烈的衝擊,這放在以往是十分罕見的。
那麼,白雲山究竟有哪些產品“賣爆了”?《FBeauty未來跡》在魔鏡洞察獲取到的數據顯示,白雲山美妝今年1-2月在抖音平臺熱賣的Top5單品爲眼部精華油、壬二酸清潔泥膜棒、紫光亮齒色修牙膏、去牙漬牙膏和二硫化硒去屑洗髮水。
可以發現,白雲山熱賣的美妝單品跨越護膚、口腔、個護等多品類,且產品主打“性價比”,單品價格在50元上下。
其中白雲山眼部精華油是一個“億級”大單品。以64.98元的售價,光在1-2月的抖音平臺就賣了1個億。另一款熱賣單品壬二酸清潔泥膜棒也賣了5900萬元。
而在天貓平臺的“白雲山美妝旗艦店”當中,顯示有十餘款產品的1萬以上的人付款,其中白雲山眼部精華、壬二酸清潔泥膜棒更顯示有30萬以上的人付款。
截圖自天貓白雲山美妝旗艦店
並且可以發現,不論是抖音還是天貓的相關產品榜單,都有白雲山這些熱賣單品的身影,白雲山的“大爆品”可以說是在抖音和淘天雙平臺都“賣爆了”。
截圖自天貓、抖音
藥企背書+營銷組合拳:流量密碼下的隱憂
這些產品究竟有何“魔力”,能實現多平臺“通喫”?
《FBeauty未來跡》發現,以白雲山爲代表的藥企背景品牌通過“藥企背書”+“營銷手法”+“低價誘惑”的多重BUFF疊加之下,形成了一套專門針對大衆消費者的“組合拳”,這套組合拳可以說是精準踩中了許多普通消費者的需求點。
首先,是藥企光環爲品牌賦予的信任感與專業性的雙重紅利。
許多普通消費者可能並不瞭解化妝品行業,但對於藥企十分熟知,而這些品牌也牢牢抓住了這一點,在宣傳時着重強調“世界500強”“老國貨”“製藥企業”“中華老字號”等標籤,以此賦予美妝業務信任溢價。
然而這些產品幾乎全部是代工生產,《FBeauty未來跡》詢問白雲山美妝旗艦店,客服表示其爲白雲山授權品牌,並且每個產品的廠家可能都不同。
《FBeauty未來跡》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以“白雲山”爲關鍵詞,搜索特殊化妝品備案情況發現,白雲山的多款產品都由不同的註冊人註冊,其中包括廣州珍迪好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廣州華廈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梵珂(廣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截圖自國家藥監局官網
據悉,白雲山化妝品的品牌授權工作主要由廣州創贏廣藥白雲山知識產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創贏”)負責,廣州創贏成立於2019年,是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直接控股的子公司。
廣州創贏官網的“產品中心”已陳列上百款產品,涉及化妝品、食品、醫療器械、日用品等多個品類,該公司主要負責“貫徹集團一體化戰略,整合集團所有品牌無形資產的資源,通過創贏公司對品牌的授權、合作產品及品牌合作項目進行統一梳理和統籌,實現品牌一體化、品牌(資產)運營、專利和著作權等知識產權虛擬創贏,實現品牌增值,使知識產權價值顯性化……”
其次,是精準踩中“功效焦慮”與“低價誘惑”的營銷手法。
抖音平臺顯示,白雲山化妝品相關的賬號有不少於10個,其中“白雲山身體護理旗艦店”“白雲山美妝旗艦店”“白雲山香薰旗艦店”的賬號粉絲都有50萬以上,這些賬號也在持續進行直播和發佈廣告內容。
在藥企光環的加持下,白雲山美妝產品的營銷手法也緊貼消費者心理,十分具有“網感”。例如通過產品對微生物的“殺傷力”來展現其對皮膚的清潔作用,強調“我們雖然醜但是是實用的老國貨”來滿足消費者對於高功效、高性價比產品的需求。
截圖自抖音平臺
同時,白雲山的美妝產品也精準捕捉到了當下消費者對於科學功效的需求,例如清潔泥膜棒主打壬二酸+水楊酸,去屑洗髮水主打二硫化硒。而在產品宣傳時也着重突出其功效作用,例如眼部精華油主要緊緻抗皺、牙膏可以去煙漬等,便宜的價格也很容易讓消費者產生買一個“試一試”的心態。
在“功效焦慮”與“低價誘惑”疊加藥企光環的組合拳下,這種營銷方式非常容易“收割”對功效有直接需求,但並不瞭解成分、配方等專業知識的普通消費者。
然而,這種方式並非長久之計。儘管代工貼牌的模式能夠讓白雲山以極快的效率推出貼合市場的高性價比產品,但是品控是一大難題。
例如在2024年,打假人王海的“王海測評”發佈微博稱:廣藥白雲山圖姿蘭雪娃娃美白保溼祛斑霜涉嫌非法添加和虛假備案。“王海檢測”表示其通過檢測發現,該款產品發現非法(隱瞞)添加成分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苯氧乙醇三種防腐劑,而該產品的總經銷正是廣州創贏。
有消費者在購買白雲山的產品後,也發現產品質量並沒有意料中的好,並發現其爲貼牌產品,在社交平臺分享“拔草”內容的也不在少數。
截圖自某社交平臺
可見,這套“組合拳”能否一直被消費者接受、這種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續,還有待觀察。
仁和、同仁堂們“失意”美妝屆,短期紅利還是長期主義?
藥企跨界化妝品的情況並不稀奇,尤其是在當下皮膚科學與化妝品行業實現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藥企實際擁有更多技術和資源優勢。
然而,是想借助代工發揮藥企光環實現短期盈利,還是想在研發、生產、品牌等方面實現深度跨界,真正推出屬於自己的品牌,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白雲山、仁和、同仁堂等都是前者的代表,其中仁和是最具代表性的,其“仁和大健康”官網顯示,仁和已經擁有一套較爲成熟的OEM流程。天貓“藥都仁和旗艦店”主要出售水乳、洗面奶、面霜等美妝產品。
截圖自“仁和大健康”官網
曾經仁和的模式也十分具有“迷惑性”,然而隨着消費者認知的提升,其美妝產品的市場總體表現大不如前。
《FBeauty未來跡》梳理淘天、京東、快手、抖音這四個平臺今年1-2月的美妝銷售情況,發現同仁堂、仁和這兩個藥企同名品牌的美妝銷售額都出現了50%以上的下滑,而自主進行研發生產的片仔癀品牌反而銷售額位居這三個品牌當中的第一,並實現了18.18%的增長。
可見,因代工廠質量參差、虛假宣傳等問題,藥企貼牌的模式某種程度是在持續消耗消費者的信任度,消費者或許第一次會因藥企光環買單,但第二次、第三次就未可知了。而消費者也難以釐清品牌方與代工廠的責任邊界,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矛頭將直至藥企品牌本身。
例如南極人也曾因“萬物皆可貼牌”而導致品牌價值暴跌。正好踩中當下營銷及功效趨勢的白雲山,能否實現長期的增長,還需要畫上一個問號。
藥企貼牌跨界美妝的本質是利用品牌溢價快速變現,但若忽視品控與研發,終將透支消費者信任。白雲山等品牌若想擺脫“貼牌困局”,可以考慮借鑑福瑞達模式,將醫藥研發能力轉化爲美妝產品力,而非沉迷於“輕資產”的流量遊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