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PO日報國際金融報
開通股票賬戶後,許多投資者希望尋找到十年十倍股,有投資者計算過:“如果2015年初花100萬元以174元/股的價格買入的貴州茅臺股票,到了2025年,在分紅再投資的條件下,手中的股票市值能夠達到1200萬元—1500萬元。”這就是十年十倍股的魅力。
近日,一家上市近十年市值上漲超22倍、頂峯突破1300億元的行業龍頭——先導智能(全稱“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450)向港交所遞交了主板上市申請。中信證券和摩根大通擔任先導智能的聯席保薦人。
從聲名不顯到 “寧王”的黃金搭檔,從市值頂峯超過1300億元到如今市值跌至340億元,先導智能走過的是怎樣的一條跌宕起伏路?如今,促使先導智能前往港股上市,又是怎樣的資金需求?AI(人工智能)軟件會認爲先導智能現在缺錢嗎?
從3人到20000人
先導智能於1999年創立,至今已有26年,業務涵蓋鋰電池智能裝備、光伏智能裝備、3C(是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三者的統稱)智能裝備、智能物流、汽車產線、氫能智能裝備、激光精密加工裝備等領域,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服務商。目前,先導智能在全球設立18家境外分/子公司,擁有60多個服務網點,僱員遍佈16個國家和地區,產品遠銷美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瑞典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而先導智能這26年來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創始人王燕清的步步爲營以及他的老朋友——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羣的支持。
王燕清現年58歲,1986年7月畢業於常州無線電工業學校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憑藉過硬的學識,王燕清畢業後進入錫山無線電二廠工作,並在工作中孜孜不倦的鑽研技術,這一幹就幹了十多年。
直至1999年,王燕清辭職開始了創業之路。起初,工廠僅有3個人,王燕清的條件極爲艱苦,只能把老婆孩子和家也安頓在廠房角落。次年,王燕清把工廠改名爲“無錫先導電容器設備廠”。
先導智能的第一次騰飛是在2001年,公司拿下松下電器的電容器卷繞設備訂單。有了松下電器的訂單,先導智能打響了在業內的名聲,迎來更多知名品牌的合作。
此後,先導智能不斷成長,業務擴展到鋰電池領域、光伏行業,合作對象也增加了TDK全球EPCOS(總部位於日本的全球領先的電子元器件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TDK的子公司EPCOS)、索尼等企業。
2012年,作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ATL,下稱“寧德新能源”)的總裁,曾毓羣找到了王燕清向其定製開發生產一款鋰電設備,拉開了曾毓羣和王燕清此後長達十多年商業合作的大幕。
寧德新能源是陳棠華、梁少康帶着曾毓羣等人在1999年創立的公司,主要做手機、筆記本、平板等消費鋰電以及家用儲能鋰電。2011年,曾毓羣帶領寧德新能源動力電池事業部的人員創立寧德時代,進軍動力電池領域。
雖然寧德新能源和寧德時代是兩家公司,但曾毓羣無論是在寧德新能源還是在寧德時代,都和王燕清有着密切的合作。
2014年,曾毓羣彼時擔任寧德時代董事長,寧德時代這一年和先導智能簽訂了合計近6000萬元的採購合同,合同期限爲三年。
此後多年,寧德時代均是先導智能前五大客戶之一。先導智能也多次榮獲寧德時代唯一設備類“優秀供應商”榮譽,是寧德時代的“黃金搭檔”。
這對“黃金搭檔”的合作關係也逐漸延伸到股權關係。
2020年9月14日,先導智能發佈公告稱,擬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方式,募資不超過25億元。而定增對象則是寧德時代,定增完成後,寧德時代持有先導智能7.15%的股份,成爲僅次於實控人的第二大單一股東。
2020年,作爲寧德時代的鋰電設備供應商,先導智能對寧德時代的銷售額達到15.7億元,營收佔比達到26.8%。
2021年6月,先導智能上述定增完成,寧德時代成爲公司板上釘釘的第二大單一股東。
先導智能也已經成長爲員工規模近20000人的鋰電設備龍頭企業,建設有100萬平方米的研發和生產製造基地,早已不是當年的三人小工廠。
14.4億到1300億
縱觀公司這些年業績持續增長,“寧王”一路看好,先導智能在資本市場也另有一番精彩表現。
深交所官網顯示,2015年5月18日,先導智能在深圳交易所掛牌,股票簡稱“先導股份”,同年12月更名爲“先導智能”,股票代碼300450。
先導股份彼時上市登陸創業板公開發行股票1700萬股,其中公開發行新股1700萬股,發行價格21.21元/股,新股募集資金3.61億元,老股轉讓資金0元,發行後總股本6800萬股,總市值達到14.4億元。
先導股份當時主要從事自動化成套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上市前夕,201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7億元,淨利潤6551.45萬元。
先導智能上市正值2015年A股股災前一個月,當時牛市行情發展的如火如荼。可以說,先導智能選了個好時候上市。公司一經上市,便迎來了二十個連板(首日上漲43.99%),收盤價一舉衝到186.79元。
然而,不久之後,A迎來了一輪大跌。2015年6月15日至7月9日的短短18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從5174點跌至3373點,變動幅度爲34.8%。先導智能股價在此期間也是跌跌漲漲,上市以來高歌猛進的股價跌去一半。
好在先導智能上市後,營業收入和淨利潤2015年—2022年連續八年的雙雙增長推動了股價後續的整體上漲。
年報顯示,先導智能從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5.36億元,到2022年營業收入已達到139.3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9.27%;同期淨利潤從1.46億元增長到23.1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8.44%。先導智能的業績表現可謂十分亮眼。
伴隨着業績的強勁表現,先導智能的身價在資本市場上也扶搖直上。到2021年11月8日,先導智能衝上歷史峯值,後復權股價達到1752.64元,市值超過1300億元,是2015年上市時的82倍以上。
受市值高漲影響,在《2021新財富500富人榜》中,先導智能創始人王燕清以257億元身家,排在榜單第170名。同上榜單的還有曾毓羣,以2006.3億元身家,排在榜單第11名。
2021年,寧德時代成爲先導智能股東的那一年,先導智能向寧德時代及其控股子公司銷售商品的金額爲41.07億元,佔年銷售總額比例爲40.92%,比前一年高出14.12個百分點。
2023年,公司出現了新變化。這一年,雖然先導智能的營業收入仍然在增長,突破了166億元,但其淨利潤僅實現17.71億元。
2021年-2023年先導智能的營收同比增長率分別爲71.32%、38.82%、19.35%,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爲106.47%、46.25%,-23.61%,可以看到公司業績增速放緩,淨利潤還在2023年出現了上市後首年下滑。
有媒體統計,Wind數據顯示,過去十三年間(2011年-2023年)先導智能營收規模增長了115.28倍,合計創收596億元;這十三年間先導智能從未出現虧損,十三年間合計盈利(歸母淨利潤)91.13億元。
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根據招股書披露,先導智能實現營業收入91.12億元,同比下降30.9%;歸母淨利潤6.08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3.81%。
對此,先導智能表示,業績下滑主要受行業週期性波動、客戶訂單延遲及海外業務成本上升影響。
而根據公司1月27日發佈的業績預告來看,公司預計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1億元-3.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8.17%-82.53%。
從近幾年的資本市場反應來看,先導智能在2021年11月後一開始下探,在2022年4月反彈一波後在2022年6月再次向下。
截至2025年3月24日收盤,先導智能的股價爲21.71元,後復權股價爲447.61元,總市值爲340億元,雖然相比發行市值高了22倍,但相比頂峯跌去超過7成,整體呈現倒V字型走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底,寧德時代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先導智能股份3355萬股。減持後,寧德時代持有先導智能股份783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4.999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
AI怎麼看?
如今,先導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此次港股IPO募資將重點投向三大戰略方向:通過擴建海外研發中心、區域銷售服務中心及本土化服務團隊,持續完善全球化網絡佈局;同步深化鋰電、光伏、氫能等新能源裝備的產品矩陣,加速技術迭代與場景創新;同時着力提升智能化生產體系與數字化管理平臺,構建端到端高效供應鏈,全面強化全球交付與服務能力。
招股書顯示,先導智能仍是行業領頭羊。按2024年訂單價值計,先導智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智能裝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佔據全球市場9.1%的份額,較2023年增長3.3%。按2024年訂單價值計,先導智能鋰電池智能裝備的全球市場份額及鋰電池智能物流裝備的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爲22.4%及23.8%。截至2024年9月30日,先導智能是鋰電池智能裝備領域全球範圍內唯一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整線解決方案提供商。招股書介紹,先導智能在主要設備上也擁有行業領先的產品實力及市場份額:2024年,以出貨量計,先導智能的卷繞機及疊片機的市場份額各自佔全球市場份額超過65%,在全球鋰電池智能裝備提供商中排名第一,且疊片機最高疊片效率在全球鋰電池智能裝備提供商中排名第一。此外,先導智能是全球唯一能夠交付全極耳圓柱電池智能裝備的鋰電池智能裝備提供商。同時,以出貨量計,先導智能的圓柱電池後道加工組裝線設備的全球市場份額超過40%,在鋰電池智能裝備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在光伏領域,先導智能XBC(交叉指式背接觸電池)高速串焊機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並在TOPCon(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即氧化層鈍化接觸)、HJ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film,即本徵薄膜異質結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領域實現GW級整線交付(光伏裝機容量的單位主要有三個kW(千瓦)、MW(兆瓦)、GW(吉瓦),1GW等於1000兆瓦,也就是等於100萬千瓦);先導智能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固態電池整線解決方案,已打通量產全線工藝環節,覆蓋從整線設計到關鍵設備的全鏈條能力。
那麼,此次赴港上市的先導智能缺錢嗎?
記者向人工智能“豆包”詢問如何瞭解一家上市公司是否缺錢,上市公司先導智能是否缺錢。AI給出的回答是從經營性現金流、投資性現金流、籌資性現金流、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淨利潤、毛利率、淨利率、股權融資、債務融資、應收賬款週轉率、存貨週轉率、貨幣資金、行業和市場環境等15個小項來分析。
經IPO日報驗證和補充後的回答具體如下:
其一,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爲負且虧損擴大。先導智能2024 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25.89 億元,上年同期爲-14.65 億元,2023年爲-8.63億元,現金流量淨額持續爲負且虧損擴大。這表明公司在經營活動中現金流出大於流入,資金回籠存在問題,可能面臨資金緊張,影響公司正常運營和償債能力。
其二,投資性現金流流出增加。2024 年前三季度投資活動現金流淨額-4.34 億元,上年同期爲 3567.25 萬元,2023年爲-2.12億元。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增加,可能是公司在擴大生產規模、進行研發投入或對外投資等,但也會佔用公司資金,若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可能導致資金鍊緊張。
其三,籌資性現金流增加。2024 年前三季度籌資活動現金流淨額 26.44 億元,同比增加 37.7 億元。先導智能往年沒有長期借款,短期借款也較低,但去年增加了30億元的短期借款,這既緩解了資金壓力,但也增加了未來的償債壓力和資金成本。
其四,流動比率偏低,短期償債能力或較弱。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流動比率爲 1.34。一般認爲流動比率在 2 左右較爲合適,1.34 相對偏低,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可能較弱,在面臨短期債務到期時,可能存在資金緊張無法足額償還的情況。
其五,速動比率低於理想水平。2024 年前三季度速動比率爲 0.73。通常速動比率在 1 左右較好,0.73 低於理想水平,且由於速動資產剔除了存貨,說明公司除存貨外的流動資產難以覆蓋短期負債,短期資金壓力較大。
其六,資產負債率較高。IPO日報並未查到公司2024 年前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但 2023 年年末爲 66.43%。該指標處於較高水平,表明公司長期償債壓力較大,一旦經營不善或市場環境惡化,可能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也反映出公司資金來源中債務佔比較高,可能存在資金緊張纔會較多依賴債務融資。
其七,淨利潤下滑超82.53%。2024 年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2.1 億元至 3.1 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82.53% 至 88.17%。淨利潤大幅下降,意味着公司盈利能力變弱,資金積累能力下降,內部資金來源減少,對外部資金依賴增加,容易出現資金短缺。
其八,毛利率減少。2024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爲 36.42%,同比略有下降。毛利率有所下降,會影響公司的利潤空間和資金獲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可能有所減弱,進而影響資金狀況。
其九,淨利率下降。先導智能2024年前三季度淨利率爲6.44%,較上年同期下降11.14個百分點。2023 年公司淨利率爲 10.65%。先導智能淨利率下降且出現負淨利率情況,表明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獲取利潤的能力降低,資金狀況不容樂觀。
其十,股權融資。公司此前籌劃的瑞士證券交易所GDR計劃時隔一年後終止,當時擬募資不超過10億元。近期,公司申請赴港上市,金額未定。若成功上市,將爲公司帶來資金,緩解資金壓力。未完成上市前,公司仍面臨資金緊張局面。
其十一,債務融資增加。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先導智能短期借款高達30.4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554.36%,佔公司總資產比重上升8.32個百分點,負債總額達到225億元。債務融資的大幅增加,雖然短期內解決了資金問題,但增加了公司的利息支出和償債壓力,長期來看,若公司經營狀況不佳,可能會陷入資金困境。
其十二,應收賬款週轉率下降。2024 年上半年,先導智能的應收賬款已達約 91.85 億元,佔總資產比重的 27.8%,到 2024 年三季度末,應收賬款直接增長至 92.79 億元,同比增長64.71%。應收賬款週轉率下降,大量資金被客戶佔用,資金回籠速度慢,影響公司資金週轉和使用效率,導致公司資金緊張。
其十三,存貨週轉率變慢。2021年至2023年先導智能存貨週轉天數從324.1天提高至477.2天,2024年前三季度繼續攀升至683.4天,進一步延緩了現金流入。存貨週轉率下降,表明存貨週轉速度變慢,存貨佔用資金增加,會使公司資金流動放緩,影響資金的正常運轉。
其十四,貨幣資金減少。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較上年末減少 21.41%,佔公司總資產比重下降2.03個百分點,且報告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爲 19.26億元,已無法覆蓋短債。貨幣資金的減少和無法覆蓋短債,說明公司資金較爲緊張,償債能力下降。
其十五,行業和市場環境。2024 年全球新能源市場需求和產業規模保持增長,但受國內供需環境影響,公司業績有所承壓,國內下游市場需求放緩,客戶設備驗收節奏有所延遲。同時,行業競爭激烈,部分環節面臨產能過剩壓力,這可能導致公司產品價格下降、利潤空間壓縮,資金回籠困難,加劇資金緊張狀況。
“豆包”綜合以上分析,先導智能在多個方面呈現出資金緊張的跡象,包括經營性現金流爲負、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偏低、資產負債率較高、淨利潤下滑、應收賬款和存貨週轉率下降、貨幣資金減少且無法覆蓋短債等,儘管有籌資活動帶來資金以及計劃股權融資,但整體來看,公司目前面臨着較大的資金壓力,處於缺錢狀態。
不過,對於先導智能來說,多年來持續對研發投入拓展新技術,海外業務的開發都是其新的機會,後續發展還需進一步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