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疫苗產業正步入技術迭代與市場擴容的共振週期。
中研網數據顯示,在mRNA技術等創新疫苗研發加速及新興市場需求擴大下,2024年全球人用疫苗市場規模達460億美元,預計2030年突破1310億美元,CAGR達13.5%。其中,中國以15.95%增速領跑,肺炎、流腦疫苗等預防性疫苗和腫瘤等治療性疫苗的雙輪驅動格局已然成型。
中國力量正在印證這一趨勢。近日,康希諾生物發佈2024年財報,實現營業總收入8.46億元,同比增加137.01%。
這份成績單背後,四價流腦結合疫苗(MCV4,曼海欣®)的市場突破功不可沒。作爲國內唯一獲批的四價流腦結合疫苗,曼海欣®憑藉技術優勢和政策支持,迅速搶佔市場,爲後續管線產品的商業化奠定了渠道基礎。值得注意的是,曼海欣®的擴齡申請在去年11月獲受理,擬將適用人羣擴大至3月齡至6週歲,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
透過這份財報的窗口,資本市場更關注的是康希諾正在構建的立體化產品矩陣,我們可以發現,2025年的康希諾或將開啓更多價值增長曲線。
目前曼海欣®的滲透率提升已形成穩定現金流,而PCV13i、百白破、破傷風疫苗等管線也即將在近兩年先後商業化。
當技術儲備轉化爲產品集羣,康希諾正在完成從“創新型研發企業”向“具備持續商業化能力疫苗企業”的關鍵蛻變。
1、技術硬實力驅動產品管線多點突破,管線兌現圖譜已成
不妨按照產品類型分別來看:
在創新疫苗研發的競技場上,技術平臺的延展性已是決勝關鍵。
以今年即將上市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PCV13i)爲例,該疫苗採用首創CRM197+TT雙載體技術,突破傳統單載體疫苗的免疫原性侷限,可減少與其他疫苗共注射時對免疫原性造成的免疫抑制,目前已完成上市前最後階段的現場覈查。
看到全年齡段防護體系的構建方面,康希諾更是展現出精準的產品規劃能力。針對百日咳發病率回升的全球趨勢,公司的組分百白破疫苗管線已形成梯次推進格局。
其中,嬰幼兒用DTcP疫苗於今年2月進入優先審評通道,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疫苗完成III期臨牀入組,覆蓋全生命週期的防護網絡初步成型。更值得關注的是DTcP-Hib-MCV4聯合疫苗的臨牀已被獲批,這種多病聯防策略將大幅提升疫苗接種效率。
同時,技術突破效應正在向全球公共衛生領域延伸。與目前的IPV和OPV不同,公司的重組脊髓灰質炎疫苗(VLP-Polio)開創非活病毒技術路徑,不僅被WHO列爲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的首選疫苗之一,同時還獲得了比爾&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億元資助。當前該產品在印尼臨牀試驗的推進,也標誌着我國創新疫苗技術開始深度參與全球傳染病防控體系重構。
站在產業變革的節點觀察,康希諾的創新管線已形成清晰的商業化節奏。
除今明兩年將集中落地的PCV13i、百白破、吸附破傷風疫苗(今年2月藥品註冊申請獲得受理)等產品外,全球創新重組肺炎球菌蛋白疫苗(PBPV)的Ⅰ期積極數據,以及採用肌肉注射及吸入給藥方式帶狀皰疹疫苗的國際化臨牀佈局,均爲後續價值釋放埋下伏筆。
這種既有近期業績支撐、又具長期技術儲備的立體化發展模式,正在重塑中國疫苗企業的成長範式。
2、從Biotech到Biopharma,全球商業化佈局再深化
隨着自主創新的技術底座逐步夯實,康希諾正將研發勢能轉化爲全球市場的動能突破。
目前,公司將目標市場聚焦在東南亞、中東及南美地區,快速推進曼海欣®的海外註冊與商業化。這種精準的區域化策略正在形成網狀輻射。
例如,在印尼,曼海欣®於去年12月斬獲註冊證書後,僅隔兩月再獲Halal清真認證,成功進入全球互認的穆斯林市場,構建起從技術輸出到文化適配的商業化閉環。
在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巴西,公司與巴西最大疫苗製造商布坦坦研究所的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創新疫苗及mRNA技術發展,既規避了新興市場準入壁壘,又通過本地化生產佈局強化供應鏈韌性。同步推進的沙特阿拉伯市場準入工作,則藉助2025年世界政府峯會的外交級平臺,將曼海欣®的推廣上升爲中東公共衛生合作的一大示範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康希諾的國際化已超越單純產品出口階段。其與馬來西亞國家生物醫藥研究所共研mRNA多價流感疫苗,獲得超千萬人民幣的資金支持,在覈酸藥物領域實現技術反向輸出。
這種商業化產品出海、技術授權、聯合研發、本地化生產的多維模式形成共振,亦正不斷驅動康希諾從Biotech向Biopharma的轉型。
3、結語
2024年報數據印證了康希諾“創新研發+商業化落地”的戰略有效性,並且曼海欣®的全球放量與PCV13i等儲備品種的上市預期,正在形成管線迭代與現金流改善的正向循環。
然而資本市場的定價機制卻顯現出滯後性。儘管康希諾年內股價伴隨港股生物科技板塊反彈逾30%,但拉長時間來看,富途牛牛統計顯示,無論在A股還是港股,公司的市淨率和市銷率還處於較低水平。
這種估值差實質上反映了市場對疫苗企業成長曲線的誤判。當市場將視線侷限於短期財務數據時,卻忽視了康希諾多技術平臺協同的管線即將兌現,以及全球商業化網絡鋪陳帶來的渠道溢價可能。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