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販裝大米”十月稻田首次扭虧為盈 產能過剩仍持續擴產

財中社
03-25

赴港上市不到兩年,各大商超都能買到的“預包裝”大米品牌十月稻田(09676)在2024年迎來業績拐點。

2024年,十月稻田實現營收57.5億元,同比增長18%;股東應占溢利2億元,同比扭虧爲盈,上一年公司虧損6490萬元。毛利率亦從2023年的12.7%增至2024年17.7%。

電商銷售費用攀升 核心渠道收入不增反降

十月稻田是廚房主食食品企業龍頭,包括大米、雜糧、豆類及籽類等預包裝糧食,在中國東北構建了從採購、儲存、生產、銷售到物流的供應鏈體系,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十月稻田、柴火大院和福享人家。

公司解釋稱,扭虧爲盈的主要原因是集團在廚房主食品類上持續創新並深度運營,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疊加對銷售渠道的策略性佈局,特別是減少了在若干低毛利渠道的投入,本集團盈利質量得以提升。

十月稻田的線上業務包括電商平臺、線上自營店,貢獻超六成的營收。不同於傳統糧商主要靠經銷商模式打市場,十月稻田的經銷網絡渠道收入僅佔比5.3%。

《財中社》發現,公司電商平臺銷售費用大增。2024 年公司銷售及經銷開支 5.1 億元,同比大增 58.5%,十月稻田稱主要是由於銷售渠道結構轉變,其中社交電商平臺相關佣金費用大幅增加。

儘管銷售開支增長,社交電商平臺的收入卻不增反降。細分2024年主營業務,公司佔比最高的電商平臺收入23.8億元,同比縮水16.2%。管理層解釋是減少了電商平臺上低毛利渠道的投入。

相比之下其他渠道扛起十月稻田收入增長大旗。線上自營店、現代商超渠道表現亮眼,2024年收入分別大增157.4%、55.4%。

至於在供應鏈佈局方面,十月稻田在2024年3月對供應鏈上游有一筆重大股權投資,公司斥資1.5億元收購米高集團(09879)4.4%股份。米高集團主營業務爲特種鉀肥生產及貿易,是大米等糧食生產必須的肥料供應商。這一筆股權投資也給十月稻田帶來9435萬元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但總的來說,2024年公司持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帶來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爲1.6億元,該金融資產類似上文的米高集團,主要爲十月稻田出於戰略合作和投資意圖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

產能過剩,募投項目繼續擴產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3年3月,公司已在國內五個核心糧食產區附近建立生產基地,包括五常生產基地、松原生產基地、敖漢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雜糧、豆類與其他產品)、通河生產基地。

公司生產基地衆多,2023年一季度末的綜合產能利用率僅有43.6%,並且核心業務大米產品利用率只有43.4%。十月稻田表示,出於糧食季節性等因素,行業內產能利用率最高約80%。即便如此,公司產能利用率僅有行業峯值的一半左右。

2022年新投產的松原生產基地產能在2022年、2023年一季度利用率分別爲28%及17%;敖漢生產基地同樣2022年運營,新基地通河生產基地正在建設生產線。

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十月稻田通過IPO募資又投了2.15億元在“產能擴建、現有產線升級、增加倉儲物流覆蓋地區以及爲業務擴張相關的生產活動提供資金”,截至2024年底,已使用1.3億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