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訪談彙總:“新的增量政策”有哪些?

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03-28

1

《如何用DeepSeek優化價量因子》摘要

DeepSeek模型在量化投資中如何優化和生成選股因子,重點研究以Qlib集成的Alpha158因子爲基礎,涵蓋日內、波動、價、量及量價相關性五類因子。

通過優化這些因子,DeepSeek顯著提高了大多數因子的預測能力,特別是在RankIC和ICIR指標上表現優異。

在因子生成方面,從零開始生成因子較爲困難,但藉助已有的優化因子表達式作爲參考,能夠在較少的迭代次數內生成新的、高ICIR的因子。

組合優化方面,結合優化後的Alpha158因子和新生成因子,使用Lasso模型生成的合成因子能夠有效提升選股能力,尤其在全A數據中和中證800指增組合中表現突出。

2、“新的增量政策”有哪些?》摘

3月23日,總理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重申對中國經濟運行、宏觀政策實施及開放合作的信心,強調要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並在必要時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主要是指中央加槓桿的可能性。

全國兩會後,高層領導進行了密集調研,重點地區包括貴州、廣東、福建等,調研內容涉及科技、開放、外貿、就業和安全等方面。

3月12日的國常會通過了《國務院2025年重點工作分工方案》,強調要強化對地方的支持,特別是在要素保障、科技創新和改革開放方面,可能傾向對經濟大省如浙江、廣東和福建的支持。

央行等多部門學習傳達兩會精神,計劃通過降準降息、推動外貿增長、實施跨境貿易便利化等政策來刺激經濟,並加大“長錢入市”的力度。

3月16日,中辦、國辦印發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要通過需求改革、供給升級和民生保障等手段刺激消費,同時首次提出穩股市、穩樓市等措施,並特別提及育兒補貼制度的研究。

呼和浩特提出一胎補貼1萬、二胎5萬、三胎10萬,並支持三孩以上的自由擇校政策;深圳正在制定相關政策。

3、海南華鐵:算力租賃斬獲大單》摘要

海南華鐵(華鐵大黃蜂)與杭州X公司簽訂了一份總金額爲36.9億元人民幣的算力服務協議,預計算力服務期爲5年。

根據協議內容,華鐵大黃蜂將爲X公司提供算力服務,且相關的資本支出預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

根據IDC與浪潮信息聯合發佈的《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中國智能算力市場在2024年預計將達到19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87%。

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增至259億美元,同比增長36.2%,並在2026年達到337億美元。

此數據表明,智能算力需求正在爆發,算力租賃成爲資本密集型企業競爭的核心賽道。

華鐵大黃蜂已開始佈局算力租賃業務,並在2024年發佈了智算中心建設的投資公告。

截止2024年12月,公司已簽署算力服務訂單總金額達24.75億元,再加上此次36.9億元的新合同,累計訂單金額已達到61.65億元,爲2023年營業收入的1.39倍。

公司原控股股東已將其股份轉讓給海南省國有資本控股公司(海控產投),成爲新的控股股東。

預計公司2024-2026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6.19億元、8.46億元、10.65億元,EPS(每股收益)分別爲0.31元、0.43元、0.54元。

4海光信息:國產CPU和DCU雙領軍》摘要

海光信息成立於2014年,2016年獲得AMD技術授權,啓動CPU產品研發,憑藉AMD的授權技術和自身研發能力,形成了強大的技術積累。

海光公司採用“銷售一代、驗證一代、研發一代”的策略,推動海光系列CPU和深算系列DCU產品的持續迭代。

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產品性能逐步追趕全球一線水平,且在國內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海光的CPU基於x86架構,生態相對成熟,兼容性強,特別是在軟件和應用層面實現了無縫切換。

海光CPU的海光一號和海光三號產品,在國內市場的性能始終領先,尤其是在基於AMD Zen1架構授權的基礎上,海光三號在性能上全方位提升。

隨着財政支持力度的加強,國內信創(信息技術創新)行業加速推進,國產化率快速提升。

海光的深算一號和深算二號DCU產品,過去主要應用於超算中心等高性能計算領域,已成爲國內超算芯片的領導者。

爲彌補在大模型訓練和推理場景下的短板,海光正在研發新一代DCU產品——深算三號,預計在AI性能上將有數倍提升。

海光DCU採用GPGPU架構,軟件平臺DTK兼容CUDA生態,廣泛適配國際主流AI框架和應用軟件,有助於生態拓展,降低技術門檻。

隨着國內互聯網和智能計算中心對AI算力的持續投入,以及美國芯片出口管制政策的加劇,海光信息將充分受益於國產AI算力產業的崛起。

海光信息在超算領域的領先地位和AI算力領域的逐步崛起,使其能夠抓住行業變革機遇。

5、《

如何投資財報季?

披露上年年報的個股適合較短的持股週期(3月下旬、4月中旬爲T+5,4月下旬縮短至T+2);披露一季報的個股適合較長的持股週期(T+10)。

年報披露後,超額勝率通常在持股週期較短時較好,而一季報披露後,超額勝率隨着持股週期拉長而提升,可能與市場對當年業績的前瞻性反應較慢有關。

短期交易方向不明確,但在科技股的箱體震盪過程中,可以關注人形機器人和DeepSeek+AI算力等方向的低吸機會。

持股週期較短的上年年報個股,尤其是那些“業績高增+股價高開”的個股,具有較高的超額勝率和收益潛力,適合在3月下旬和4月中下旬的業績披露後進行佈局。

投資者應當選擇那些在年報發佈後表現良好的個股,並在持股週期上控制在T+5以內,以獲取短期收益。

一季報披露後,超額收益的表現隨着持股週期的延長有所提升,適合選擇具有持續增長潛力的個股,並可考慮持股至T+10,以捕捉市場對一季報亮眼表現的反應。

保持紅利股作爲防禦性資產,尤其是在市場缺乏熱點的背景下,鋼鐵等困境反轉行業也可作爲補充配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