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拉蒂母公司Stellantis遭遇“業績滑鐵盧”

中國經營網
03-29

  Stellantis集團正經歷轉型陣痛。

  3月27日,跨國車企Stellantis集團在美股的股價下跌1.25%,報收於每股11.81美元,在過去的一年內,該公司的股價已經跌去了59.26%。

  在此之前,Stellantis集團發佈公告對在華管理層進行了調整,由忻天舒擔任Stellantis集團中國區首席運營官及“Stellantis集團-零跑科技戰略聯盟”負責人。同時,忻天舒也將繼續擔任“零跑國際”合資公司CEO。奧立維(Grégoire Olivier)則被任命爲Stellantis集團中國市場戰略負責人及資深顧問。

  對於此次在華管理層調整,Stellantis集團中國區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這是集團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進行的常規人事變動。

  根據Stellantis集團發佈的2024年財務報告,在2024年,Stellantis集團實現淨營收1569億歐元,同比下降17%,淨利潤爲55億歐元,同比驟降70%,調整後營業利潤率從12.8%降至5.5%,爲近年來最低水平。

  對於業績下滑,Stellantis集團方面表示,該業績符合集團於2024年9月公佈的“修定版2024業績目標”。在2024年9月,Stellantis集團方面宣佈大幅下調2024年財務目標,預計營業利潤率在5.5%至7%, 遠低於最初設定爲10%的增長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Stellantis集團此前發佈了多個包括純電動動力在內的新平臺,以幫助其向下一代產品過渡,同時還推出了首款內部開發的自動駕駛系統。

  淨利潤同比下滑70%

  從此前下調2024年財務目標開始,Stellantis集團或已預見2024年的業績將大幅下滑。

  據2024年財報數據,Stellantis集團實現淨營收1569億歐元,同比2023年下滑17%。不含旗下合資企業業績的出貨量,下降了12%;淨利潤方面,公司實現淨利潤55億歐元,同比下滑70%。調整後經營利潤爲86億歐元,同比下滑64%。

  在淨營收與淨利潤大幅下滑的同時,Stellantis集團的工業自由現金流轉負,爲-60億歐元。對此,Stellantis集團方面表示,這是由於生產性調整所導致的營運資本暫時性增長和收益下滑所帶來的影響。

  另一方面,Stellantis集團還在加緊去庫存。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總庫存與2023年同期相比降低了18%,減少了26.8萬輛,其中美國經銷商庫存降低了20%,達到30.4萬輛,超額完成此前公佈的33萬輛的目標。

  但Stellantis集團在覈心市場北美與歐洲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在2024年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北美市場在2024年的銷量達到152.7萬輛,同比下滑14.3%,調整後營業利潤率僅4.2%;歐洲市場銷量受能源危機和需求疲軟拖累同比下滑5.0%,達到257.7萬輛,市場份額降至16.4%。

  實際上,對2024年的業績Stellantis集團此前或許已有預料。在2024年9月,Stellantis集團將此前2024年10%的增長目標調低爲5.5%至7%,理由則是由於全球汽車供應量有所增加,與中國汽車製造商的競爭更加激烈,汽車行業的競爭形勢有所加劇。

  在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看來,業績出現大幅下滑是由於Stellantis集團在當前的汽車市場缺乏競爭力所致。“雖然旗下品牌和車型衆多,但是Stellantis集團主要以燃油車爲主導,市場萎縮導致現金流出現虧損。而公司在新能源細分市場缺乏競爭力,無法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沒有拳頭產品和核心技術,無法享受紅利。”

  張翔進一步表示,現在燃油車的油耗標準和排放標準在不斷升級,導致Stellantis集團每年對燃油車技術,特別是發動機技術進行更新,並且更新投入巨大。如果更新培訓投入巨大,就會給燃油車帶來負擔。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也對記者表示,在新產品研發和生產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包括設計研發、生產線改造、零部件供應體系調整等環節。“在這一過渡期間,生產效率受到影響,無法充分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導致銷售收入減少。”

  電動化轉型遲緩

  在當前汽車行業的快速變化中,Stellantis集團急需“兩條腿走路”。

  作爲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標緻雪鐵龍兩家車企合併成立的Stellantis集團,擁有10餘個汽車品牌,但目前各品牌的銷量境遇各不相同。

  在2024年,Stellantis集團的總銷量約爲568.5萬輛,其中菲亞特、標緻兩大品牌佔據了其中的40%,超豪華品牌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等佔比僅爲1%。

  其中,瑪莎拉蒂在2024年全年的銷量同比下降57%,由2.66萬輛降至1.13萬輛,在中國市場,瑪莎拉蒂在2024年前三季度僅賣出878輛,同比大幅下滑87%。

  另一方面,目前Stellantis集團旗下各品牌的電動化轉型仍然進展緩慢。儘管在2024年,Stellantis集團發佈了多個能源平臺以及推出自動駕駛系統,並且宣稱將在2025年推出10款新產品,但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多家車企已經在軟件定義汽車和自動駕駛方面佔得先機。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當前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Stellantis集團的電動化轉型效果如何還需要時間檢驗。“Stellantis集團的新能源轉型較晚,與其他傳統車企相比較保守,不願創新,希望依賴傳統燃油車技術賺錢立足市場。現在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帶來巨大沖擊,如果早期提前佈局新能源並加大投入,那麼目前仍然有機會。”張翔告訴記者,目前Stellantis集團需要“兩條腿走路”。

  張翔進一步表示,Stellantis集團不可能立即切換到新能源,但燃油車業務目前無法完全支撐集團,也不是未來的方向。“如果調整不好,就會導致現金流斷裂、破產。”

  “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Stellantis集團未能及時跟上本土品牌的節奏,導致其在新能源市場的份額被進一步稀釋。”江瀚表示,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態勢,如果不能加快轉型速度並推出更具吸引力的電動汽車產品,Stellantis集團將很難在全球汽車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謀求轉型破局

  實際上,Stellantis集團已經在集團領導層開始調整後的前90天裏實施了一系列舉措。

  “公司完成了庫存管理目標,包括超額完成針對美國經銷商的庫存削減目標。同時,優先推出關鍵產品,以更好地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尤其是在美國市場。”Stellantis集團方面表示,在美國和歐洲,公司與經銷商合作,加速恢復增長,並且還在加強與供應商的溝通,以促進協作和解決問題。此外,還給予集團各區域性總部更多的授權,以加快決策速度和增強執行力。

  在AI轉型方面,Stellantis集團也公佈了一系列進展。“人工智能是Stellantis集團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集團與該領域的頂級合作伙伴一起推動各方在諸多領域的進步。集團在2025年年初與Mistral AI合作,共同探索開發先進的車載助手,這是將AI集成到Stellantis集團旗下車輛和流程中的衆多計劃之一。”

  Stellantis集團還推出了STLA AutoDrive 1.0,這是其首款內部開發的自動駕駛系統,可實現車輛“無需手扶方向盤和無需觀察道路”(L-3級)自動駕駛功能。“STLA自動駕駛將與STLA智慧大腦和STLA智能座艙一起提高車輛的智能化、自動化和用戶體驗。”Stellantis集團方面表示。

  據瞭解,Stellantis集團通過利用人工智能,集團加強了自身對開發創新型數據驅動解決方案的承諾,這些解決方案旨在增強集團的產品力並提升客戶和員工的體驗。

  不過在江瀚看來,作爲一家傳統車企,Stellantis集團在面向未來的轉型道路上還面臨着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當前的業績不佳並非偶然現象,而是其轉型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陣痛。”

  江瀚進一步表示,一方面,Stellantis集團需要加快電動化進程,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能源車型;另一方面,它還需要在智能化、網聯化等方面加強研發和創新,以提升其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

  Stellantis集團董事長約翰·艾爾坎(John Elkann)此前表示,公司敬業且專業化的團隊正以充沛的精力和堅定的決心向前邁進,集團正與其核心利益相關者重新合作,並將業務決策權前移以更貼近客戶。“我們將堅定地致力於重建市場份額,並在2025年逐步提升我們的財務業績。”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