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筷玩思維 趙娜
近日,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底撈”,股票代碼:6862.HK)公佈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報告。
數據顯示,2024年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427.55億元,同比上升3.1%;淨利潤47億元,同比增長4.6%。核心經營利潤爲62.3億元,同比上升18.7%。海底撈的收入、淨利潤實現連續兩年增長,這份業績也和當下很多餐企普遍存在的“增收不增利”窘境形成強烈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董事會將在海底撈即將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上建議派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現金股息每股0.507港元。
在門店擴張方面,海底撈保持相對穩健的拓張速度,同時繼續調整優化門店。截至2024年底,海底撈品牌共經營1368家餐廳,其中自營餐廳中國大陸地區1332家,港澳臺地區共23家,加盟餐廳共13家。
海底撈在財報中表示,2024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穩中有進。各地政府出臺了多項刺激消費的政策,積極促進餐飲消費。餐飲業同行亦積極創新、豐富餐飲業態,茶飲、炒菜等類別蓬勃發展、增長迅速,爲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多元的選擇,推動餐飲業的整體復甦和高質量發展。
2024年,海底撈繼續堅持“一手抓顧客,一手抓員工”的管理理念、“雙手改變命運”的核心價值觀。“隨着餐飲行業競爭的加劇,我們在穩固推進火鍋主業的同時啓動紅石榴計劃,積極拓展第二品牌,尋找新的增長點,努力克服挑戰和風險,以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海底撈在公告中表示。
日均客流量超110萬,平均翻檯率達4.1次/天,外賣收入增加20.4%至12.54億元
2024年,餐飲市場持續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餐飲收入增速分別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0.3個、1.8個百分點,全國餐飲收入55718億元,增長5.3%;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5298億元,增長3%。
受政策推動與行業復甦影響,海底撈2024年全年共接待顧客4.15億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10萬人次,較上年增加4.5%,平均翻檯率達到4.1次/天。
海底撈在制定餐廳管理基礎紅線的前提下,2024年將更多的主動權交予一線餐廳,充分鼓勵餐廳差異化經營,以滿足不同顧客的個性化需求,着力打造“不一樣的海底撈”,這爲實現“千店千面”的本地化適配 創造了條件。海底撈以“強總部+靈活前線”模式平衡規模化與個性化,爲餐飲行業探索第二增長曲線提供了範本 。
據筷玩思維(www.kwthink.cn)瞭解,海底撈西安企業店推出“快剪體驗”、鄭州店推出獨立茶飲品牌“Hi嗨茶”,這些均由一線團隊根據客戶反饋自主設計,生動體現了“讓聽得見炮火的人決策”的管理理念 。
在產品層面,海底撈根據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和食材供應,調整上架菜品和小料臺調料搭配。數據顯示,2024年,海底撈全年推出了超20款全國新品和超200款區域特色菜品,如北京區域的鮮切山羊肉、陝西區域的油潑辣子鍋底、湖北區域的藕湯鍋底等,這些個性化產品爲當地顧客帶來了不一樣的味蕾體驗。
在價格方面,採取“絕對好、相對便宜”的定價思路,門店根據自身情況精準執行差異化定價策略。
在場景層面,爲滿足特定顧客的延伸需求,2024年海底撈陸續推出包間店、親子主題店、夜宵主題店以及與大型企業合作的企業店等不同形式特色場景店,實現了對消費者需求的精細化分層覆蓋。針對外賣就餐場景,海底撈外送業務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推出“一人食”精品快餐。得益於以上業務的開展,海底撈外賣收入增加20.4%至12.54億元。
在筷玩思維看來,海底撈包間店強化了私密性,滿足商務宴請、家庭聚會等高端需求;夜宵主題店延長了營業時間,貼合年輕羣體的夜間消費習慣 ;親子主題店通過兒童友好設施(如遊樂區、定製餐品)增強家庭客羣粘性,填補傳統火鍋場景在滿足兒童需求上的空白,將服務從“用餐需求”升級爲“家庭陪伴解決方案”,強化品牌“溫情陪伴者”角色 ;與大型企業合作的企業店以定製化團餐服務切入職場場景,將消費場景從C端延伸至企業福利場景,拓展獲客渠道 。
從行業趨勢看,特色場景店也是海底撈應對 紅海競爭與消費分級 的關鍵舉措。
①對抗同質化競爭
藉助場景創新構建差異化壁壘,比如企業店與快餐品牌錯位競爭,親子店與休閒餐飲形成互補,避免陷入價格戰 。
②挖掘存量價值
海底撈夜宵場景、外賣“一人食”精品快餐等佈局,激活了非黃金時段及單人消費場景的增量空間 。
延伸閱讀:
《以海底撈“下飯火鍋菜”爲例,餐企如何攜平臺抓住顧客的心和胃?》
藉助場景細分,海底撈突破了傳統火鍋的單一就餐功能,將“火鍋+”模式與生活方式結合後形成了“高頻剛需+低頻高附加值”的互補結構 。
不過,任何創新的背後都存在一定風險與挑戰 ,海底撈多場景運營對成本控制、員工培訓提出了更高要求,夜宵店需掌握燒烤技能,親子店需具備兒童互動能力,這些都倒逼員工從單一服務向多場景複合型人才升級 ,需警惕因場景過度細分導致的資源分散風險 。
在精細化管理方面,海底撈對大區經理和店經理的考覈機制進行了優化,賦予了大區經理產品決策權。此外,2024年海底撈開始實行雙管店、多管店模式,鼓勵優秀店經理和員工多勞多得。
從2024年末開始,海底撈推行專屬客戶經理工作,讓員工與顧客的互動更緊密,以此來提升顧客滿意度。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海底撈會員人數已超過1.8億人,活躍會員數超過5200萬人,這一數字較去年提升8.8%。
“超1.8億會員數據爲海底撈場景店選址、產品設計提供了精準畫像支持,比如夜宵店選址傾向於年輕客羣密集區域 等”,筷玩思維創始人蘇鵬如此表示。
加速創新創業,“紅石榴計劃”共開出74家門店,未來將策略性的收購優質資產
在主營業務穩定增長的前提下,海底撈通過孵化子品牌、引入加盟等商業模式創新來拓寬發展邊界,尋求新的增長點。
2024年8月,海底撈宣佈實施“紅石榴計劃”,旨在鼓勵孵化和發展更多的餐飲新品牌,推動餐飲服務創新。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海底撈集團通過內部創業方式創立了11個餐飲品牌(包括焰請烤肉鋪子、火焰官、小嗨火鍋等)、共計74家門店,覆蓋正餐、簡餐、快餐等不同消費場景。
爲進一步釋放內部創業的潛力,海底撈從創業機制入手,以優化激勵措施和提報流程等方式,鼓勵更多骨幹投身紅石榴計劃,與雙管店、多管店模式結合來實現優秀人才共享。
受益於以上創新餐飲品牌及露營火鍋、校園火鍋、企業火鍋等多種餐飲場景的貢獻,2024年海底撈其它餐廳收入4.83億元,同比增長39.6%。場景店不僅爲海底撈提供了新的業績增量,更爲其向“餐飲生態平臺”轉型奠定基礎 。
筷玩思維分析認爲,海底撈多元化品牌矩陣削弱了“火鍋單一業務”風險,2024年海底撈市盈率回升至35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紅石榴計劃的74家門店不僅是海底撈“第二增長曲線”的落地成果,更是其從 單一餐飲品牌向生態平臺 躍遷的關鍵跳板。通過制度創新激活組織、供應鏈賦能品牌、數據驅動決策的三重引擎,海底撈正在餐飲紅海中開闢一條“自我顛覆式增長”的新路徑 。
一枚硬幣都有兩面。海底撈在財報中也提示,新品牌必定會面臨激烈競爭和市場考驗,公司將密切關注消費者接受度和潛在風險。
2024年,海底撈正式啓動加盟業務,截至2024年末共完成13家加盟門店的審覈與落地,初步驗證了加盟模式在規模化佈局中的可行性。海底撈表示,自加盟模式實施以來,下沉市場展現出強勁需求,超70%的加盟申請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其中有不少來自縣級城市。
爲確保加盟商質量與加盟店經營水平,海底撈建立了涵蓋資質審覈、運營能力評估、長期發展匹配度的三輪篩選機制,從源頭保障門店服務質量與品牌調性。“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持質量優先、穩中求進的原則,優化區域資源協同與培訓支持體系,穩步推進優質加盟網絡佈局”,海底撈在財報中表示。
海底撈於2024年啓動加盟業務,標誌着其從 純直營模式 向“直營+加盟”雙輪驅動的戰略升級。通過加盟模式突破直營擴張的資金與人力瓶頸,加速下沉市場滲透 。如上文所述,“超70%的加盟申請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其中有不少來自縣級城市”,這驗證了低線城市對標準化服務與品牌溢價的強烈需求,爲後續規模化複製提供數據支撐 。
關於未來佈局,海底撈表示將持續提升就餐體驗、繼續探索多元化的經營策略、實施紅石榴計劃並持續對加盟業務進行探索。此外,海底撈強調將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資產,以此來進一步豐富餐飲業務形態和顧客基礎。
截至筷玩思維記者發稿,海底撈股價爲17.86港元,換手率爲0.37%,市盈(TTM)爲19.58,總市值爲995.52億港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