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復星國際(00656)公佈2024年度業績。期內,集團總收入1921.4億元(人民幣,下同);產業運營利潤 49億元。其中四大核心子公司豫園股份、復星醫藥、復星葡萄牙保險及復星旅文,總收入1346.5億元,佔集團總收入比重達70.1%,資產底盤穩健
儘管2024年集團合併報表上錄得虧損43.5億元,但虧損主要是受累阿里巴巴集團低價回購菜鳥致股份賬面值大減。剔除該因素影響,2024年復星國際歸屬於母公司股東之利潤仍有約7.5億元。事實上,港股上市公司按香港會計準則對投資股權公允價值進行審慎調整屬非現金性賬面變動,和公司經營面沒有直接關係,也不會影響公司現金流。因此,菜鳥單體投資項目計提的賬面虧損是“一次性、非現金”的,實際上,復星於菜鳥的累計出資約15億元,截至2024年底歷史累計退出已回籠約44億元,實現IRR約 34%,復星其實是因菜鳥投資而顯著獲利。
市場如果單從公司報表虧損斷定復星資金受壓,這顯然也是捕風捉影的無謂擔憂。姑勿論菜鳥投資原本就實現了IRR約34%的優厚回報,2024年,復星除了成功兌付境內外公開債務合計111億元等值外,更是時隔三年之後重返境外美元債市場,成功發行3億美元債券,標普更維持了復星“BB-,展望穩定”的評級,並充分肯定美元債成功發行對集團信用指標的積極意義。
2024年,銀行融資方面,集團3年期純信用銀團超額完成再融資,連續8年境外銀團籌組成功。復星高科發行多筆超短期融資券,總計融資51億元。近日,復星國際成功完成2025年3月28日到期的8.7億美元等值貸款的再融資,其中6.75億美元等值是通過成功籌組一筆新銀團貸款。本次銀團貸款是今年以來中國民營企業同類貸款中規模最大的一筆,充分體現境內外銀行對復星這幾年戰略發展的認可。
經營性現金流方面,復星也是相當健康穩定。截至2024年底,集團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爲52.0%,期末現金、銀行結餘及定期存款有1063.4億元。
聚焦主業,產業佈局“進退有度”顯成效
過去幾年,復星秉持“聚焦主業,瘦身健體”的戰略方針,使其可以更加強健並得以輕裝上陣,2024年復星更加強調“攻守平衡,有進有退”,在繼續堅定退出非主業的同時,也聚焦主業進行了一些“進”的佈局。
首先,復星健康板塊主動“進擊”。年內增持復星凱瑞權益至100%,其國內首款CAR-T產品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在國內率先推出按療效價值支付的創新支付模式,爲國內高價值創新藥品的支付模式探索新路徑。截至2024年底,奕凱達已累計惠及超過800例淋巴瘤患者,被納入超過110款城市惠民保和超過80項商業保險,備案的治療中心覆蓋全國超28個省市、數量超過180家。
旅遊文化方面,三亞“超級地中海”項目正式啓航,引入世界級水上娛樂設施,打造融合多元業態的AI主題度假區。復星旅文私有化方案也獲復星旅文股東高票通過,預期未來將可更靈活地加快發展。值得關注的是,在全球宏觀經濟面臨諸多挑戰的環境下,2024年Club Med 再創歷史新高,營業額達到161.5億元,同比增長7%。穩定增長勢頭使文旅未來增量空間可期。
另外,富足板塊來說,2024年復星兩家境內保險公司實現盈利。復星保德信人壽的總保費收入從2023年的43.46億元大幅增長至2024年的92.51億元,復星聯合健康保險的保費收入也穩步提升,並且兩家公司都實現了盈利。隨着保費規模的持續增長,可投資資金也在不斷擴大,爲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支撐。
主業適時進擊的同時,集團層面資產退出簽約約175億元等值,合併報表層面資產退出簽約約300億元等值,進一步優化了資產負債表,夯實流動性安全墊。
創新+全球化勢能強勁,驅動長期增長
強大的科技創新與全球化佈局能力,驅動復星國際長期增長。
復星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爲重要發展引擎,構築護城河並打造增長曲線。2024年,公司科創投入合計約69億元,截至目前已建立超過20家全球科創中心。
公司的健康板塊創新引領,已經逐步兌現增長。復宏漢霖創新藥產品漢斯狀PD-1單抗於2025年初在歐盟獲批上市,成爲首個也是唯一在歐盟獲批上市用於廣泛期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PD-1新藥;2024年更成功實現連續盈利,淨利潤達8.2億元,同比增長50.3%。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方面,直觀復星的Ion支氣管導航操作控制系統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
在非醫藥領域,復星旗下快樂及富足板塊,都在加大創新投入,致力於將AI技術深度融入到豐富的場景中,以推動創新和提升效率。比如,超級地中海項目打造全球首個AI主題度假區,通過AIGC技術實現客房個性化定製,並將引入數字人G.O(快樂管家)服務,提升遊客體驗。復星葡萄牙保險不斷加強企業數字化能力,推動保險業務快速發展。2024年,復星葡萄牙保險數字化用戶總數突破190萬人,接近葡萄牙總人口的20%。
從當前已披露2024年業績的上市企業業務佈局來看,“出海”已經成爲多個產業鏈上市主體的戰略選擇和業績“第二增長曲線”。對復星而言,全球化業務則一直是刻在基因中的重要創收引擎。
截至2024年,集團已經在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深度產業佈局,海外收入同比增長6.2%,佔總收入的比重上升至49.3%。
得益於前瞻性的國際化商業佈局,復宏漢霖2024年實現海外產品銷售收入1.2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0.76%,其中漢斯狀於歐盟獲批上市,漢曲優在美國和加拿大獲批上市,開啓北美商業化新徵程。
2024年,復星葡萄牙保險境內和國際業務錄得雙增長,毛保費收入達61.72億歐元;海外收入達到18.4億歐元,通過海外拓展把國際業務佔比由2014年的不足5%提升至29.8%。
資源能源方面,海南礦業獲得阿曼蘇丹國4個區塊的油田權益,並啓動了對非洲莫桑比克兩個在產鋯鈦礦的收購。截至2025年3月,非洲馬里布谷尼鋰礦一期已具備連續穩定生產條件。這一系列聚焦於戰略性資源的海外投資併購,不僅大幅提升了海南礦業的資源儲量,豐富了資源品種,進一步增強了盈利能力,同時也拓展了海南礦業的全球化佈局。
創新+全球化勢能強勁,驅動長期增長
聚焦主業,提升優勢產業運營能力外,復星國際同時以輕資產運營能力,抓住更多的發展機遇。
復星在文旅板塊的強勁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輕資產的貫徹。如今,公司不但成功打造了Club Med、三亞亞特蘭蒂斯、太倉阿爾卑斯等IP成爲國內文旅標杆,而且通過依託於IP和運營能力延展,走上輕資產推動業務成長的快車道。年內,復星旅文的太倉阿爾卑斯二期啓動,由太倉市政府平臺打造,復星旅文運營管理。此外,年內,復星旅文完成了深圳金沙灣輕資產運營簽約,並推動了大灣區首家Club Med落地。
健康板塊方面,復星醫藥聯手深圳市引導基金等設立50億元的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共同推動大灣區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更爲重要的是,復星國際特有的生態協同模式正逐步兌現高成長。比如復星將對產業的深度營運及商業資源、投資經驗、與保險公司的運營和投資相結合,形成多維度賦能“保險+產業+投資”的飛輪戰略。2024年,“康養+保險”生態保單模式成功跑通,社區康養保單1.4萬件,總保費128.5億元,復星康養首次實現盈利,爲飛輪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預期未來,復星將繼續聚焦主業,依託全球化能力和創新驅動力,在“有進有退”戰略高效執行下,資金流保持充裕,並支撐公司繼續穩健發展。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