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成立以來,健康之路(02587)從在線預約起步,不斷拓展服務邊界,並構建起面向C端的健康醫療服務和麪向B端的企業服務及數字營銷服務等多個核心業務板塊,最終厚積薄發實現了穩健的規模營收,在行業內率先實現持續盈利。
2024年,健康之路實現營收12.01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實現2276.4萬元,繼續保持着持續盈利的穩健發展態勢。
先於行業實現規模營收和利潤,主要得益於健康之路屢次踩準互聯網醫療發展的關鍵節點。如今,AI成爲健康之路下一個發展階段核心突破點。
近年來,全球醫療行業正經歷一場由AI驅動的效率變革。在這場變革中,健康之路憑藉其獨特的戰略定位——不做大模型“軍備競賽”,而是聚焦細分場景的AI應用,以“AI數字員工”爲核心載體,開闢了一條醫療服務的效率變革路徑。
健康之路創始人兼董事長張萬能對此表示,“數字員工有望讓精細化客戶服務成本降低1個數量級,原來需要十塊錢的事,現在一塊錢就能做到了。”
“三高”數字員工背後的AI效率變革
健康之路憑藉對AI醫療效率變革概念的充分理解和紮實落地,有望成爲智慧醫療輸出的行業標杆。
針對傳統醫療服務響應慢、標準化缺失等痛點,健康之路構建的AI數字員工系統展現出“三高”核心優勢:
高智商:基於醫療SOP智能體引擎,實現診療知識圖譜與業務流程的數字化映射,診後隨訪響應速度提升明顯,醫療文書生成準確率顯著提高;
高情商:通過強化學習迭代對話策略,系統可根據患者情緒反饋自動調整溝通方式,顯著提升健康諮詢場景中的用戶滿意度;
高效能:數字員工實現在服務工作“量”和“質”上雙提升,以健康管家崗位爲例,原來一個自然人員工只能服務大約250個家庭,爲健康管家配備數字員工助手後,數字員工可以接手90%的工作,每位健康管家覆蓋的客戶可達2500個家庭,在線時間從12小時延長至全天24小時,基於數字員工的“高智商"和“高情商”,服務質量也明顯提升了。
目前AI數字員工已在國內多家醫療服務機構落地,驗證了其商業化價值。
例如,在成本結構重構方面,AI醫療聯絡官能夠幫助連鎖健康管理機構顯著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助推客戶復購率較傳統模式增長2倍;在服務質量標準化方面,AI數字員工能夠通過執行標準化SOP,提升醫療文書生成準確率和分診準確率,顯著幫助某腫瘤醫院的高危病例識別效率,降低誤診率。
不過,“AI數字員工的目標並非替代人類,而是通過數字員工賦能醫療從業者,將其從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專注於高價值決策。”張萬能明確指出,“數字員工能夠將AI應用到合作伙伴和公司的服務中去,賦能公司夥伴,提升工作效率,幫助大家從AI的使用者進化爲AI的主人。”
構築百億藍海差異化優勢
隨着《"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明確支持AI醫療應用,健康之路的技術路徑正迎來戰略機遇期。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已有超100家企業和機構發佈醫療健康產業大模型。但在多數企業扎堆研發通用大模型時,健康之路顯然另闢蹊徑選擇了一條更務實的道路:以垂直醫療場景爲切口,建立以“AI數字員工”爲載體的角色化智能體矩陣,打造行業首個醫療場景智能體解決方案。
從技術路徑來看,與依賴大模型的“暴力計算”不同,AI數字員工核心技術架構在於“輕量化垂直模型+強化學習迭代”,更注重AI賦能下的客戶應用價值。
在接受智通財經APP專訪時,張萬能也強調,“公司的定位在於‘不卷大模型’,只是專注AI的落地應用”。
這一核心理念的形成與健康之路目前的業務生態密切相關。
近年來,健康之路業務結構穩固,擁有穩健營收規模和持續盈利能力,體現出公司也已探索出符合自身實際的商業模式。
具體來說,作爲健康之路兩大業務板塊,健康醫療服務、企業服務及數字營銷服務相互協同、促進增長,形成了以B端爲主的多樣化收入來源。醫生則是健康之路兩大業務板塊產生協同價值的核心。基於醫生資源的關鍵地位,健康之路將自身定位於醫生的“醫療助理”。
據最新財報披露,截至2024年,全國已有11762家醫療機構接入健康之路的線上平臺;健康之路平臺還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覆蓋廣泛的醫生網絡,且醫生來自不同專科,有助於在不同疾病領域產出專業醫學內容。截至2024年,健康之路平臺註冊醫生數達88.9萬人。平臺註冊個人用戶數達2.05億。
AI數字員工系統背後的核心數據支撐便來自健康之路23年積累的BC雙端深度醫療生態。目前公司已累積超2億條醫患交互數據,構建行業領先的醫療對話語料庫,爲精準醫療研究提供基礎資源。
正因如此,服務於醫生的醫生助理、服務於C端用戶的健康管家便成爲兩大關鍵崗位,也是“AI數字員工”發展的主要切入點。
正如張萬能介紹,“AI醫生助理上崗後,可輔助醫生服務患者,並進行患者全病程管理;AI健康管家上崗後,可輔助人工進行非疾病用戶的健康狀況跟蹤、異常狀態干預等工作。”
他還談到,“AI數字員工”將促進醫生助理、健康管家的服務效率大幅提高,進一步爲健康之路築高護城河。
小結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憑藉在醫療AI領域的創新成果與廣闊市場前景,健康之路港股IPO前便在一級市場獲資本廣泛認可,曾先後獲得百度、上饒國資、海峽一號、安吉科泉等的知名公司和機構投資。
未來,隨着更多細分崗位的AI數字員工的落地,健康之路或將成爲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水電煤”,推動整個產業從“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全面轉型,而這也有望進一步映射在公司之後的財報中,持續加速健康之路在港股市場的內在價值釋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