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未來,就比別人堅持久一點。本週,中國家電業迎來一輪主要企業的2024年財報披露節點,透過海爾智家、美的集團、海信家電,以及創維集團等企業的財報,可以更加明確一個趨勢,家電市場的“馬太效應”持續上演,中小企業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只有少數頭部企業營收和利潤逆勢增長。
這也就意味着,接下來的市場爭奪,中小企業註定日子會過得艱難,市場經營的體感會持續變差。相反,大企業將會利用手中的產品、品牌、渠道和營銷等資源優勢,繼續借助家電“國補”政策搶奪市場蛋糕。怪不得,最近一段時間,市場上衆多的中小企業和商家,都在呼籲並期待家電“國補”政策可以提前結束。原因正是,很多小廠小店“搶不到也喫不到”政策紅利。
今年3月以來的家電市場,很多企業和商家的體感“差異大”:有人說寒氣逼人,有人說市場不錯,還有人說消費低迷。不過,家電圈注意到,整個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確實在增加,但不同企業和商家的市場應對和狀態,並不完全相同。頭部企業美的、海爾、格力、海信、長虹與京東、天貓、拼多多等搶奪更爲激烈,而數量龐大的中小廠商發展卻選擇躺平,或觀望。很多中小廠商反饋:再使勁也沒用,就是賣不動。
即將開啓的4月市場爭奪,目前主要廠商已經提前行動,聚焦空調、冰箱、洗衣機以及電視機、廚電、熱水器和淨水機等多個品類,出現兩輪動作:一是,拼搶力度大,很多家電產品價格正在步步創新低;二是,拼搶動作持續提前,都希望通過“敢搶敢拼趕早”等策略,發力一線市場。
貿易戰加劇家電出口不確定
中國家電企業對外出口的貿易風險激增。今年以來,美國持續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將多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此舉意在打壓遏制他國實體企業發展,將嚴重損害相關實體合法權益,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可以說,這種不確定性將會持續動盪數年。
在中美貿易戰持續並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墨西哥也在“調動所有合法權益支持北美”。墨西哥新任總統提出“墨西哥計劃”,減少對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進口商品的依賴,包括查扣大量“假冒僞劣”中國商品,而2026年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還將重新修訂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伴隨墨西哥政府對“墨西哥製造”品牌的強調,以及加大對本土企業的扶持,中國相關企業出海需要重新衡量對墨投資的風險與收益。
促消費政策將有持續性動作
今年以來,圍繞擴消費,商務部門將升級商品消費、擴大服務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創新消費場景。比如培育國貨“潮品”消費增長點,開展消費促進活動;培育“人工智能+消費”,促進人工智能消費終端進千家萬戶;促進“IP+消費”,暢通IP授權、商品開發、營銷推廣全鏈條;發展綠色、健康等新型消費等。
家電消費是當前中國家庭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拉動內需的重要引擎。近日,“2025全國家電消費季”正式啓動。商務部門將統籌線上線下渠道,組織開展2025年全國家電消費季系列活動,依託加力擴圍家電以舊換新支持政策,優化“政策+活動”驅動機制,鼓勵廠商創新、平臺讓利、企業優惠,進一步放大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惠及民生、引導生產等溢出效應,加快釋放家電更新消費的潛力。
海爾智家24年財報有兩大亮點
海爾智家發佈2024年財報:實現營業收入達2859.81億元,增長4.29%;歸母淨利潤達到187.41億元,增長12.92%;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9.65元。從業績綜合表現來看,家電圈認爲呈現兩個亮點:一是,海外市場自有品牌持續推進,利用資本併購搶奪優質資源,實現了穩紮穩打。二是,國內市場強化多品牌引爆,卡薩帝、Leader等品牌,出現了不同市場的用戶搶奪。
奧維雲網推總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家電全品類(不含3C)零售額9071億,同比增長6.4%。海爾智家積極把握以舊換新機會,發揮高端產品與品牌優勢,Q4國內收入增長超過10%。在海外市場整體承壓,消費需求下滑、主要區域行業競爭加劇等不利因素下,海爾智家持續深化全球高端創牌戰略。2024年海爾智家海外市場實現收入1438.14億元,同比增長5.43%。
海外業績增長的同時,海爾智家還在積極擴產能。海爾智家公告稱,擬通過子公司青島海爾智慧洗衣機有限公司在青島膠州九龍工業區投資建設年產300萬臺洗衣機項目,預計總投資人民幣約17.84億元,預計投資靜態回收期6.73年。項目主要生產滾筒洗衣機、乾衣機等,規劃年產能300萬臺,主要面向中國市場,並輻射海外市場。
美的集團24年財報韌性強
美的集團發佈2024年度報告。得益於堅定貫徹“全價值鏈運營提效,結構性增長升級”的經營原則,公司營業總收入4091億元,同比增長9.5%,歸母淨利潤385億元,同比增長14.3%,經營活動現金流達605億元,均創美的歷史新高,再次展現美的出色的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能力,在新週期下強大的經營韌性和持續發展潛力。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5元。
美的亮眼業績的背後離不開技術的支撐。近三年研發投入累計超430億元,其中2024年研發投入超160億元,同比增幅超10%,在主賽道及新產業技術方向上均取得重大突破。海外業務依然實現強勁增長,美的OBM(自有品牌)收入佔比已達智能家居海外業務43%。美的“第二引擎”持續成長壯大,B端業務2024年收入達到1045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美的空調2025年電商生態夥伴旺季啓動大會舉行,圍繞“聚勢·共生·共贏” 這一核心主題,美的空調向合作伙伴展示了多款差異化產品,覆蓋了全用戶人羣。面對消費者對健康、舒適、節能需求的持續升級,美的空調2025年將繼續以技術突破爲支點,爲經銷商提供差異化產品矩陣,以產品、供應鏈、運營及服務四大維度全面賦能經銷商,通過“爆款行動”助力其精準鎖定目標客羣,實現快速增長。
格力電器不造電動兩輪車
格力電器官方微博“格力文傳”發佈消息稱,關注到網絡上有自媒體賬號發佈“格力‘明珠出行’電動車定價999元”等虛假產品信息,引發公衆的誤解,公司從未生產和銷售過上述產品,目前也沒有相關產品業務規劃。格力稱已對造謠傳謠的有關自媒體賬號相關鏈接進行取證,將採取法律措施。格力電器近年來正積極佈局多元化,或許這也是其被誤傳“造電動兩輪車”的原因之一。
另一邊,很多人以爲格力地產(維權)與格力電器同屬於“格力系”,甚至誤把董明珠視爲格力地產的掌門人。在董明珠“太容易賺的錢恰恰要放棄”的實業堅守下,格力地產正式更名“珠免集團”,告別地產與格力標籤,轉型以免稅爲核心的大消費賽道。連年虧損、負債高企的地產業務被剝離,珠海免稅注入成新引擎,這場斷臂求生能否逆風翻盤?還需拭目以待。
海信家電24年量利雙漲
海信家電發佈2024年財報:實現營業收入927.46億元,同比增長8.35%;歸母淨利潤33.48億元,同比增長17.99%。財報顯示,海信家電全品類突破升級,暖通空調、冰洗廚、汽車熱管理等業務共同發力;同時璀璨套系業務快速拓展,營收同比增長52%,高端家電滲透率不斷提升。
海信在行業內率先發布自研星海大模型,今年將星海大模型和DeepSeek進行深度融合,推出海信家電垂類智能體,打造AI空氣管家、AI洗護管家、AI美食管家創新應用,爲用戶提供全場景解決方案,讓用戶感受AI的專業和便捷體驗。海信家電依託海外五大區域中心,深化本地化運營,發力體育營銷,海外自有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公司海外收入突破356億,同比增長28%。
創維集團24年量利雙降發展承壓
創維集團新披露2024年度業績報告:總營收650.13億元,下降5.8%;歸母淨利潤爲5.68億元,同比下滑46.9%。其中,智能家電在2024年的營收增長9.2%,達到334.69億,應該是受益高端產品如壁紙電視深耕,以及智能電器如空調和洗衣機的銷售增長。
創維集團在過去一年總體營收下滑,不得不提產業結構失衡問題。集團過度依賴智能家電和光伏業務,兩個板塊佔總營收超80%;而其他新興業務如AI技術尚未形成規模效應,難以對沖傳統業務下滑。智能系統技術下降18.3%,從104.13億降到85.11億;而年高速增長的光伏新能源業務下降13.1%,從233.96億降到203.34億。國內市場作爲創維集團核心市場,營收也同比下降8.2%。
奧克斯空調紮根越南加速全球化
奧克斯空調正式宣佈紮根越南市場,在胡志明市、河內連辦兩場經銷商大會。憑藉Golden Fin技術抵禦高溫高溼氣候,推出適配本地需求的C-Series產品,搭載雙邊防腐塗層與三防優化設計,承諾365天只換不修。作爲全球空調市場的重要企業,奧克斯空調背靠15個製造基地、1.2萬項專利及亞運會供應商基因,以日本研發技術爲東南亞市場定製高性能解決方案。
所有投放越南市場的產品均在其位於泰國的製造基地生產,該基地作爲奧克斯在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生產基地,配備先進的生產線和自動化設備,保障了產品的高質量和高效生產。奧克斯集團自1986年創立以來,逐步成長爲涵蓋空調、用電、配電、新能源、醫療5大產業板塊的集團化公司。奧克斯空調紮根越南,是其全球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蘇泊爾業績企穩九陽業績承壓
蘇泊爾公佈2024年年報:營業收入爲224.3億元,同比上升5.3%;歸母淨利潤爲22.4億元,同比上升3%;扣非歸母淨利潤爲20.6億元,同比上升3.5%。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通過持續創新和強大的渠道競爭優勢,實現了核心品類的線上和線下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在明火炊具領域,線上直播電商和興趣電商仍保持快速增長,而傳統電商略有下滑。公司積極把握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線上市場份額繼續增長,線下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
同爲小家電龍頭的九陽股份2024年業績持續承壓。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8.49億元,同比下降7.94%;歸母淨利潤僅爲1.0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68.55%。九陽股份的核心業務板塊幾乎全線下滑,僅有食品加工機系列的營收實現了1.84%的微弱增長。九陽股份將營收減少歸咎爲“市場競爭激烈,市場趨於飽和”,戰略轉型與海外佈局有待市場檢驗。
美團發力家電京東入局具身智能
即時零售作爲融合線上線下優點的新型零售模式,正逐漸拓寬消費場景,滿足消費者即時性需求。日前,美團閃購等即時零售平臺計劃進軍家電領域,拓展數碼家電閃電倉,已有多個品牌積極洽談合作。這一消息標誌着即時零售正加速擴容至家電領域,但僅僅送貨上門還遠遠不夠,還必須確保與相關品牌的服務體系能夠實現協同。
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下,國內外人形機器人產品問世並不斷迭代,有望開闢比汽車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京東已切入具身智能領域,側重家用場景,現已成立相關業務部門。接近京東的人士透露,京東非常重視人工智能、自動化以及機器人等領域的創新和應用,內部也有多支團隊佈局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的研發。
蘇寧易購Max店北京首店宣佈開啓試營業。中塔Max店意在打造“首店首發”經濟模式,引入80多個高端品牌首發旗艦店,通過開設AI科技體驗專區、適老化專區、全屋智裝體驗區、會員服務等創新消費場景,致力於爲市民打造全場景沉浸式消費體驗。蘇寧易購創新業態Max店的戰略落地標杆店,更是其衆多新零售探索的實踐店,今年京津冀將新開12家大型門店。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