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北京燃氣集團在港股市場的唯一上市平臺,北燃藍天(06828.HK)在2024年繼續深化新能源轉型戰略,全年財報顯示其在業務結構優化與新能源領域拓展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儘管傳統天然氣業務面臨市場波動,公司通過新能源賽道的前瞻性佈局與核心項目的高效推進,爲業績增長注入新動能,充分展現出轉型期的戰略韌性。
一、財務穩健彰顯轉型支撐力
2024年全年,北燃藍天實現營業收入16.88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歸屬母公司淨利潤8506.60萬元,除稅前利潤錄得1.16億元,同比增長16.4%,每股基本盈利0.37分。
儘管營收同比有所下降,利潤的逆勢增長凸顯了公司在成本控制與業務結構調整上的成效。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通過優化融資結構有效降低了財務成本,同比減少36.3%,爲轉型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同期,淨資產規模達14.80億,賬面現金3.60億,顯示出良好的財務健康度。
2024年,公司總體經營策略爲依託全產業鏈優勢,持續鞏固天然氣基本盤,同時穩步推進新能源業務。
對於前者,截至2024年全年,總銷氣量爲546.7百萬立方米;作爲京津冀地區重要的能源保障主體,北燃藍天持有的中石油京唐29%股權持續發揮穩定器作用,中石油京唐的LNG接收站是京津冀地區主要的冬季調峯保供站,是國內存儲能力最大、調峯能力最強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設了配套專用碼頭及外輸管線等設施,存儲能力達1.28百萬立方米,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區供應天然氣約40億立方米,最高峯時中石油京唐輸送北京的該等設施的供氣量能佔北京總量的40%左右。2024年全年,中石油京唐LNG接收站接卸總量達6,340.6百萬立方米,維持穩定,繼續爲公司帶來聯營公司投資收益約3.02億元。
這一優質資產不僅在短期爲業績提供支撐,其稀缺的區位優勢與長期穩定的收益特性,更與公司新能源戰略形成協同效應,爲轉型期的業務過渡提供了重要緩衝。
二、新能源業務佈局開啓增長新紀元
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下,傳統能源企業向新能源領域的戰略佈局已成爲行業共識。根據國家能源局發佈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我國將深入落實雙碳目標,通過提升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至55%左右、推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佔比突破17%等具體舉措,加速構建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北燃藍天敏銳把握政策機遇,積極探索儲能、分佈式能源及多能互補等新能源業務,致力於將天然氣主業與新能源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向創新型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
全年來看,公司將盈利能力較高的新能源業務收入佔比提升至不足1%水平。從投資落地到產生實際收入時間不足半年,在短短時間內,達到了這個比例水平,已充分凸顯出成果,“時間短、效果好”對於起步階段已經足夠,在正反饋之下,公司未來或可按此路徑加速落地執行。
從意義上看,北燃藍天的新能源戰略佈局,既響應了國家能源轉型政策,也體現了其在能源結構變革中的主動作爲。通過技術併購、優質資產收購及儲能項目落地,公司逐步構建起多元化的新能源業務矩陣。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2024年,北燃藍天通過三大部署實現了新能源業務的突破性進展,爲公司業績增長注入新動能。
首先,公司完成對北京優奈特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49%股權的收購。作爲一家專注於燃氣、供熱、綜合能源利用及新能源發電項目規劃設計的技術企業,北京優奈特的加入不僅爲公司帶來技術賦能,更助力其加速可再生能源業務佈局,拓展清潔能源賽道。此次收購於 2024年7月完成,標誌着公司在新能源技術研發與項目諮詢領域的戰略升級。
其次,公司通過全資附屬公司北京北燃能源有限公司以3300萬元人民幣收購北七家商務園能源中心項目相關資產。該項目涵蓋地源熱泵系統、空調水系統等核心設施,可爲超過13.1 萬平方米的商業區域和5.19萬平方米的住宅區域提供製冷及供暖服務。2024年全年,該資產已爲公司綜合性清潔能源業務貢獻收入870萬元人民幣,分部利潤410萬元人民幣,展現了穩定的收益能力。
在儲能業務領域,北燃藍天的佈局成效顯著。公司附屬企業浙江博信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揚州五亭橋缸套有限公司用戶側儲能系統項目於 2024年6月正式開工,揚州項目總投資1800萬元,採用行業領先的電芯產品及EMS遠程運營管理系統,年內投運後實現儲能業務收入從0到1的突破。該項目通過在電網低谷時段充電、高峯時段放電的模式,不僅爲企業節約用電成本,更助力區域電力供需優化。2024年全年,該項目建成落地後的一個多月時間已爲公司帶來40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及30萬元人民幣的分部利潤,倘若放大至全年12個月運營則可看到揚州項目更爲清晰的收入和盈利能力,亦初步驗證了儲能業務的市場潛力。
儲能行業的高速發展爲北燃藍天提供了廣闊空間。根據CNESA研究報告,2024-2030年我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複合增長率預計將達 30.40%-37.1%,工商業儲能需求隨着可再生能源普及與智能電網技術升級持續釋放。政策層面,《"十四五" 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將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到2030年實現全面市場化。北燃藍天抓住這一機遇,重點圍繞華東、華南等電價政策優勢區域佈局,通過技術創新和業務模式革新,逐步提升在儲能市場的份額。
三、新能源業務從"0到1"的跨越,轉型成果初現長期價值可期
2024年,北燃藍天在新能源轉型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新能源業務的突破與傳統業務的穩健形成雙輪驅動。公司通過戰略併購與項目落地,不僅實現了新能源業務從"0到1"的跨越,更在技術儲備、市場經驗與產業鏈協同方面奠定了長期發展基礎。
展望未來,隨着儲能項目及其他綜合性清潔能源項目的持續落地,北燃藍天的長期價值將進一步凸顯。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多重驅動下,公司將充分發揮在能源領域的資源整合能力,不斷拓展儲能應用場景,持續提升新能源業務佔比。
作爲北京燃氣集團資本運作的重要平臺,北燃藍天有望繼續受益於母公司的資源支持與新能源行業的成長紅利,在能源結構變革中把握先機,逐步兌現其作爲新能源轉型先鋒的長期價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