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3月30日訊(記者 張靜倫)近日,有媒體報道指出,樂事薯片含有食品添加劑TBHQ(特丁基對苯二酚)。有醫師提醒,長期過量攝入TBHQ會增加患癌風險。
放眼市場,目前樂事穩居中國薯片細分市場領頭羊。根據歐睿國際提供的數據,樂事過去幾年穩居中國薯片市場零售額排名首位。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45.9%穩步增長至2024年的50.7%,穩健的增長態勢充分證明了其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因此,事件發酵後,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引發公衆對薯片安全性的擔憂。
面對質疑,樂事客服回應稱,“樂事的產品符合國家規定”。
據藍鯨新聞記者瞭解,TBHQ是一種油溶性抗氧化劑,能阻止或延遲食品中油脂氧化變質,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和貨架期,還具有良好的抗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的作用。因此在高油類的辣條、方便麪等食品中,並不少見。
根據中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TBHQ可在油炸面製品、糕點、膨化食品在內的11類食品中添加,最大使用量爲0.2克/千克(以油脂含量計)。
國際權威機構對TBHQ的安全性評估顯示: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衛組織(JECFA)設定其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爲0.7毫克/公斤體重。以75公斤成年人爲例,每日攝入超過52.5毫克可能構成風險。
假設薯片都頂着國標上限添加TBHQ,也就是1千克薯片裏含有0.2克TBHQ,那麼,一包淨含量75克的薯片裏就含有0.015克TBHQ。75公斤的成年男性要一天喫3.5包這樣的薯片,纔會超出ADI上限。如果按照網上流傳的“攝入超5克或將有致命風險”來算,需日食300多包,遠超生理極限。
而TBHQ之所以引發熱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在國際標準上的爭議性,日本明令禁止使用TBHQ,而美國FDA在批准TBHQ使用時,公開其安全性評估報告,並徵求公衆意見。部分食品製造商則採用天然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和迷迭香提取物)作爲替代品,以滿足市場對更天然食品添加劑的需求。
專家指出,標準差異不僅與安全性評估有關,還可能涉及貿易保護、技術壁壘或消費者偏好。例如,日本部分企業傾向使用天然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以迎合市場對“清潔標籤”的需求。
據瞭解,此前樂事就曾因“國際標準不同”被捲入過輿論漩渦。2020年,深圳市消委會曾檢測出樂事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超過歐盟基準值(750微克/公斤),而丙烯酰胺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爲2A類致癌物。雖然中國尚未制定丙烯酰胺的限量標準,但這一事件已爲品牌埋下信任隱患。
樂事方面則表示,丙烯酰胺是馬鈴薯高溫加工的自然產物,公司嚴格遵守國內法規。深圳市消委會則澄清,歐盟基準值爲行業參考指標,並非安全標準,但建議消費者優先選擇低丙烯酰胺含量的產品。
據百事公司發佈的2024財年前三季度,百事營收爲640.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27.89億元),同比上升0.7%;淨利潤爲80.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1.72億元),同比增長3.3%。就中國市場而言,其中以樂事爲代表的食品業務正反超飲品業務,成爲百事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業內人士表示,樂事薯片的TBHQ風波,既是食品安全焦慮的縮影,也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在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的背景下,企業需在合規基礎上,以技術創新和透明溝通重建信任。而對公衆而言,理性認知添加劑、培養均衡飲食習慣,或許是比“談添加劑色變”更務實的選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