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融創發佈!

中國房地產報
03-28

“對於融創而言,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中房報記者 許倩丨北京報道作爲房企化債樣本,融創的復甦之路備受關注。3月28日晚間,融創中國發佈2024年財報數據。成績單顯示,2024年度,融創中國實現營業收入740.2億元,同比減少52%;毛利28.9億元,去年爲虧損25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257億元,上年同期約爲79.7億元。在累計計提減值總額超920億元后,公司仍保有551.5億元淨資產、405.2億元歸屬母公司淨資產。2024年度,融創的“物管+文旅”兩大板塊收入超120億元,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8.2個百分點。對於經營性業務收入減少,融創方面表示,主要由於物業銷售收入下降所致。近年來房地產行業持續下行,銷售市場整體大幅收縮,且若干房企陸續出現的債務問題導致購房者對於期房信心不足,進一步加劇了新房銷售困難。同時,融創正處於集中資源解決保交付工作及債務問題的階段,在新增銷售規模收縮及外部融資渠道收窄等情況帶來的流動性壓力下,對已售物業項目的交付進度及新項目開發及推售節奏產生階段性制約,2024年度交付面積較上年減少,導致銷售收入較大幅度下降。有消息人士稱,孫宏斌最近從早到晚都在忙着開化債會。整個2024年,融創有息負債同比減少181.6億元,降至2596.7億元。今年1月25日,融創完成了總規模154億元的境內債重組,成爲行業第一家完成境內公司債券整體重組的房企,可削降約70%的境內公司債務,且5年內不再有兌付壓力。融創提供的化債方案主要有四項,分別爲折價回購、債轉股、以資抵債以及留債展期。這獲得了部分行業人士的認可。“折價回購、債轉股等方式能夠從源頭減少債務,對於其他出險企業債務重組和風險化解有較強借鑑意義。”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認爲。同時,融創還在積極推進境外債務化解工作。2月28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有關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針對該公司發出的清盤呈請,公司已就呈請向高等法院申請關於公司股份轉讓的認可令。融創此時獲得認可令,意味着在此期間可以處理旗下資產,從而獲得化債的喘息機會。據融創方面稱,已委任華利安諾基、盛德分別作爲財務顧問及法律顧問,進一步尋求更全面的境外債務綜合解決方案,力爭在下一階段徹底化解境外債務風險。“融創的自救路徑已經不是簡單的房企風險出清,而是構建了從債務重組、資產盤活到經營穩健恢復的完整閉環,其系統性解決方案對行業具有示範意義。”某機構分析師稱。除積極化債,保交房也一直是融創的經營第一要務。去年,融創在全國84個城市共交付約17萬套房屋,位列行業前三;2022~2024年,融創累計交付約66.8萬套。這離不開各地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政策支持。截至目前,融創穫得保交樓專項借款審批金額218億元、銀行配套融資審批金額104億元,以及“白名單項目”融資審批金額23億元,共計345億元。對於2025年交付計劃,融創方面表示,今年全力以赴交付6萬套房屋,基本完成全部保交付工作。2024年以來,融創“壹號院”系列產品在市場上反應不俗。這也是融創化債工作能比較順利的原因之一,即手上資產較爲優質。2025年開年,融創旗下上海壹號院單日銷售量達66億元,去化率超96%。去年,上海外灘壹號院三開三罄,單盤銷售額達215億元;上海壹號院首開當日售罄。隨着行業調整期持續深入,優質資產對於頭部AMC、大型國有信託等金融機構的磁吸力也在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融創與AMC總體合作規模已近350億元。2024年至今,融創多個項目成功引入新增融資,爲項目減負化債、資產盤活接連貢獻標杆案例。比較典型的是,融創武漢桃花源獲東方資產第三次增資,累計合作規模達51億元;長城資產與融創就重慶灣項目達成融資合作,擬注資24.76億元保障項目後續開發建設;北京融創壹號院獲中信金融資產支持,成功完成債務重組;天津梅江壹號院二期也獲得大型央企信託5.5億元項目新增融資。值得一提的是,融創的“家底”算得上豐厚,這是其度過困難的最大底氣。截至2024年末,融創中國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總土地儲備面積12776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面積8756.5萬平方米,且大量分佈在覈心一二線城市。從目前市場表現看,一線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樓市有了明顯復甦的勢頭。對於融創而言,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全力以赴化債、保交樓、造好房子、佈局不良資產新賽道,融創在尋找一個“翻盤”的機會。

值班編委:蘇志勇

責任編輯:馬琳 溫紅妹

審讀:戴士潮中國房地產報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以及任何形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後臺回覆“轉載”瞭解規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