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雲巨頭CoreWeave融資規模大降,“AI熱潮”降溫僅是表面邏輯

智通財經
03-29

本週美國股市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再遭重創——年內最受期待的明星美股IPO項目之一CoreWeave Inc.的上市首日表現格外低迷,延續了近期美股IPO市場熱度與籌資規模遠遠不及預期的資金流頹勢。CoreWeave上市遇冷,且籌資規模與估值較正式上市進行公開交易前大幅縮水,顯示出圍繞英偉達AI GPU的AI算力熱潮顯著降溫,並且揭示美股IPO市場並未擺脫融資寒潮,整體風險偏好依然低迷。

CoreWeave上市遇冷加劇IPO寒潮,估值縮水40%折射市場脆弱性,該公司融資規模大幅縮水且盤中一度破發,不僅反映出隨着多重算力層面的利空消息痛擊“AI芯片霸主”英偉達(NVDA.US)近期股價走勢,全球“AI算力投資熱潮”顯著降溫,更重要的是,凸顯出美股IPO市場仍然處於萎靡態勢。

這家聚焦於AI算力租賃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數週前甚至瞄準高達40億美元的募資規模,最終僅以15億美元收官——較華爾街投行們上週向投資者們推介的募資區間中值大幅下調超40%。根據華爾街投行的募資指引,CoreWeave實際的募資規模較最初計劃發售4900萬股、每股47至55美元的方案大幅下調,原方案最高可籌資大約27億美元。

截至該公司週五股價收盤,稀釋後估值大約230億美元,雖與上輪融資顯示的估值基本持平,但較最初逾350億美元目標估值大幅縮水三分之一。

有着“英偉達親兒子”稱號的AI雲算力租賃巨頭CoreWeave險些破發,絕非華爾街樂見的IPO局面

這家喜獲全球AI芯片領域最強霸主英偉達投資的AI明星初創企業,曾被多家華爾街投行和知名機構投資者視爲打破美股IPO寒潮的標杆IPO案例。然而,其股票發行價從最高55美元/股下調至40美元,反映出市場對於該公司的投資熱情並未如華爾街預料的那樣火爆,該股IPO首日開盤報39美元,最終收於40美元,對應市值逾180億美元。

作爲數據中心領域英偉達圖形處理器(即GPU)的最早期採用者,CoreWeave憑藉搶跑數據中心AI算力資源需求浪潮,喜獲英偉達的風投部門青睞,甚至能夠優先獲得需求極度旺盛的英偉達H100/H200以及Blackwell系列AI GPU,曾迫使微軟等雲服務巨頭向CoreWeave租賃算力資源,喜提“英偉達親兒子”這一稱號。

早在2023年8月,CoreWeave成爲首家部署NVIDIA H200 Tensor Core GPU的雲計算服務公司,這是一款高性能的AI GPU,這使得它能夠爲客戶們提供無比強大的計算能力。在AI浪潮推動下,尤其是2023年,依靠大量採購高端NVIDIA AI GPU(比如H100/H200)及與英偉達在CUDA軟硬件協同生態系統的全面合作,CoreWeave在雲端AI GPU算力市場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CoreWeave AI雲算力租賃服務最突出的特點是專注大批量提供最高端AI GPU(尤其是NVIDIA GPU)集羣,讓用戶們可以在雲端按需獲取高性能 AI GPU算力資源——即雲端AI算力資源,用於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以及推理等AI工作負載。CoreWeave支持大規模的彈性部署,用戶們可以根據項目需求快速增減AI GPU數量,適合AI模型訓練(如大語言模型、計算機視覺體系等)以及需要實時處理的龐大推理工作負載。除AI外,CoreWeave的NVIDIA AI GPU資源也可用於傳統的HPC場景(科學計算、分子模擬、金融風險分析等)。

至少就IPO首日表現而言,備受矚目的CoreWeave,可謂是美股IPO市場寒流中的不幸樣本。CoreWeave登陸美股第一日股價可謂經歷過山車,開盤即跌超2%,盤中跌超6%後一度轉漲,最終平盤收尾,險些破發收官。

CoreWeave成爲最新的美股IPO上市首日敗局,且疊加額外厄運:週三舉行最後一場路演時,納斯達克100指數意外下跌1.8%;至週五正式交易前,該基準指數跌幅擴大至逾2%,截至週五收盤,納斯達克100指數跌2.6%,今年以來的跌幅已經接近10%,反映出美股市場風險偏好下行。最終其勉強避免成爲年內十大IPO中第五家破發案例。

據彭博統計數據,今年另外兩家募資超10億美元的美國IPO項目——Venture Global Inc.與SailPoint Inc.——當前股價較發行價分別下跌60%和15%。年內76家登陸美國股市的上市公司股價加權平均跌幅達4.1%,且第一季度美國IPO募資額甚至低於去年第三季度,更加凸顯美股IPO市場仍處於融資寒潮時期,市場對於新股的投資情緒偏向低迷。

美國IPO市場深陷低迷——2025年一季度美國IPO募資額未現預期反彈

CoreWeave Inc.擬將其美股市場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規模縮減至大約15億美元,這表明近期美國股市波動,以及有關美國市場“AI算力供應過剩”的悲觀預期,正在衝擊即便是最受期待的AI算力股融資需求。

投資者們可謂正在削減對AI類科技公司的豪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近日警告美國數據中心建設或現泡沫,指其建設增速可能超越AI算力服務相關的初始需求。TD Cowen分析師當地時間週三則報告稱微軟已放棄部分數據中心項目,加劇市場不安。

3月26日,國際大行巴克萊發佈最新研究報告稱,預計2025年全球AI算力可支持15-220億個AI 代理(AI Agent),這足以滿足美國和歐盟1億多白領工作者和超過10億企業軟件許可證的強勁需求。

此外,華爾街大行高盛近期下調全球AI服務器出貨量,並且全線下調來自中國臺灣的全球AI算力產業鏈核心公司的目標股價。

高盛分析師團隊在本週的一份研報中,下調了機架級AI服務器(Rack-level AI Server)出貨量預期,2025年及2026年預計出貨量分別從3.1萬臺和6.6萬臺下調至1.9萬臺和5.7萬臺(以144-GPU等效進行測算)。高盛表示,這一調整主要基於A英偉達AI服務器機架產品從Blackwell到Blackwell Ultra的過渡期影響以及供需不確定性,尤其強調隨着更高效AI模型(比如DeepSeek)的接連發布,投資者們對密集計算能力的需求爭議愈發升溫。

美股IPO市場可能將遭遇連鎖衝擊,華爾街爲明星IPO項目Klarna與StubHub捏一把汗

來自Truist證券的股票資本市場主管West Riggs指出:“備受矚目的CoreWeave上市首日股價低迷,印證了IPO市場的脆弱性。如果交易有效,估值可能會變得更激進,但如果交易情緒被認爲偏向負面,它將更像是一個買方市場——這就是市場的現狀。”

隨着投資者們嚴陣以待重返白宮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擬於4月2日宣佈的面向全球市場的“對等關稅”(其自詡爲“美國解放日”),市場波動與觀望情緒或將持續。這引發哪些企業仍願冒險上市的疑問,以及明星企業上市後可能面臨估值與融資規模腰斬。

3月14日以來,Klarna Group Plc、StubHub Holdings Inc、EToro Group等四家市場備受矚目的明星科技公司仍逆勢公佈美股上市計劃。來自佛羅里達大學的金融學教授Jay Ritter強調:“核心矛盾在於估值。跟蹤全球最頂級科技公司股價走勢的納斯達克100指數近兩月下跌衝擊所有交易,若繼續惡化,則IPO活動可能持續面臨冰凍。”

知情人士透露,英偉達以大約2.5億美元訂單(佔發行規模的大約17%)錨定本輪IPO。CoreWeave CEO Michael Intrator甚至在IPO定價處於市場動盪之後接受採訪時坦言:“若缺少英偉達或其他27家機構的鼎力支持,上市公開交易根本無法完成。”

對於那些正致力於首次公開募股的公司來說,如果他們想在潛在買家緊張的情況下首次公開募股,那麼關注估值和強勁的基本面可能是至關重要的,像CoreWeave這樣過度依賴微軟、OpenAI等大客戶的科技公司,這種依賴關係對於潛在買家們來說可能是重要瑕疵。來自White & Case Partner 的合夥人Joel Rubinstein總結道:“關注IPO的投資者們持續保持審慎立場,對擬發行股票企業增長前景的任何不確定性都保持高度警覺。”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