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開源證券
3 月兩會日曆效應明顯,未來繼續堅定“科技+消費”主線我們在3.1 報告中提出“市場的恐高情緒+階段性獲利了結+兩會日曆效應或將使得市場在近期有一個非常短期的盤整”,但同時我們也明確提出:本輪行情的核心驅動力沒有變化,需要堅定牛市第二階段的判斷。近期中美股市的調整,投資者又對科技品種,尤其恒生科技的持續性產生了疑問。我們本次重點討論恒生科技和美股巨頭:通過引入“景氣預期”行業比較框架視角,給投資者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去理解港股和美股科技股當前勝率上的不同。
“景氣預期”行業比較:同時考慮當前和去年同期分析師預期的邊際變化“景氣預期行業比較框架”與市場上其他基於分析師預期的行業比較框架相比的最大區別是,它不僅考慮了近期分析師預期的邊際變化,還考慮了去年同期分析師預期的邊際變化,因此對於行業預期在頂部、底部拐點時的邊際變化都更加敏感。
景氣預期指標對於股價的指引:(1)景氣預期更容易成爲“行情結束的領先指標”和“行情大底的確認指標”:即分析師的預期一旦不再持續上調,出現拐點後,接下來行情就容易出現結束;而“股價出現反轉+景氣預期也出現反轉”出現時,我們就可以更大概率的確定行業的週期性大底出現。(2)“景氣預期”指標帶有一定的“動量”,可以指引行業是否在持續的產業趨勢當中,幫助投資者判斷未來的股價走勢。
“景氣預期”對恒生科技和美股七巨頭的勝率指引(1)恒生科技:景氣預期指引下,恒生科技的勝率仍在震盪改善途中,並未給出負面指引信號。美股七巨頭:景氣預期指引下,美股七巨頭的勝率或已出現弱化拐點,負面信號已經提前出現。
(2)從勝率上來看,當前恒生科技顯著優於美股七巨頭。從資產相關性上來看,投資者擔憂美股七巨頭未來若是繼續下行,會對恒生科技的股價有負面影響,這一點確實客觀存在;但在中國要素溫和改善、海外要素階段性衝擊下,我們要“以我爲主”,且中國股票資產在最近一年與美股、美債的相關性已經有所下降。同時“景氣預期”指引下,當前恒生科技的勝率顯著優於美股七巨頭。
兩會日曆效應“小衝擊”即將過去,長期持續關注“科技+消費”全年主線市場的恐高情緒+階段性獲利了結+兩會日曆效應使得市場在近期出現了一個非常短期的盤整。但本輪行情的核心驅動力沒有變化,需要堅定牛市第二階段的判斷。
“4”個行業方向:(1)科技成長“AI+、自主可控”:AI+賦能、機器人、半導體、信創、衛星;(2)消費“政策+內生復甦”:服裝鞋帽、汽車(包括兩輪電動車)、零售、食品、美容護理以及新消費;(3)成本改善驅動:養殖、航運港口、航空機場、飼料、電力、小金屬;(4)出海結構性機會:中歐貿易關係緩和下的預期差(對歐洲出口佔比高品種)及小品類出海(如零食等);“1”個底倉邏輯:絕對收益思路下的中長期底倉,輔以高股息優化思路增強底倉收益:滬深300 增強、央國企紅利藍籌。
風險提示:政策超預期變動;全球流動性及地緣政治風險;定價模型失效。
責任編輯:王若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