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騎鯨出海 Chester
宇樹科技正在對行業巨頭波士頓動力展開圍剿。
宇樹科技發佈了旗下G1機器人側空翻的視頻,成爲全球第一個征服站立側空翻的人形機器人。
但在全球機器人市場上,宇樹科技其實早已翻出一個更大的跟頭,就連行業巨頭波士頓動力拉開了超10倍的差距:數據顯示,2024年宇樹科技機器狗銷量高達2.37萬臺,約佔全球市場69.75%的份額,波士頓動力機器狗銷量卻僅爲2000臺出頭。
3月10日,宇樹科技入駐了跨境平臺速賣通,成爲速賣通百億補貼品牌之一。其四足機器人(機器狗)Go2與人形機器人等產品商家之後就被搶購,單日銷售額突破千萬美元。
“隱形冠軍”走到臺前,全球第一的側空翻,能否打消外界對其應用場景與使用價值的疑慮?
誰在用宇樹機器人
宇樹科技的機器人不止會翻跟頭和扭秧歌。
據外媒報道,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已經進入52個國家的水電站、煉油廠和考古現場,宇樹G1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展上獲得奔馳、西門子的聯合研發邀約。
2025年第一季度,宇樹科技的工業巡檢機器人訂單同比增長220%,另外,宇樹科技與特斯拉達成供應鏈自動化試點合作,教育版機器狗也在歐美2000餘所高校實驗室,市佔率高達68%。
在伊斯坦布爾海峽的油輪甲板上,宇樹機器人能進行腐蝕檢測;在埃及金字塔考古現場,其激光雷達掃描精度達到0.1毫米;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50臺G1人形機器人提供客房服務和多語種導覽;在迪拜機場,宇樹機器人用阿拉伯語爲旅客導航。
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正以每年41%的複合增長率持續擴張,很多角落都有中國機器人的“身影”。
杭州雲深處科技與合作伙伴Eastern Green Power(EGP)合作自研的X30機器狗和數字化技術,用於新加坡能源集團電力隧道巡檢,成爲國內首臺在海外電力系統落地應用的行業級四足機器人。在韓國,某工廠生產線也採用了雲深處機器狗,做產線表計識別、托盤搬運、零件夾取等作業。
在2024年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重慶恆之未來也吸引了大量觀衆關注,其旗下的哮天SPARKY機器狗體型小巧,主打家用陪伴功能——在歐洲的消費市場,陪伴型機器人有更大吸引力。
宇樹機器人也正通過授權經銷商、官網以及亞馬遜銷往北美、歐洲與亞洲等市場,觸達一般消費者。
去年12月底,在宇樹科技發佈了一段B2-W機器狗的展示視頻:原地轉體兩週,再倒立轉體三週半;跋山涉水下陡坡:穩定與速度兼顧的性能吸引了不少關注與好評,馬斯克也一度轉發。根據谷歌趨勢搜索熱度顯示,在視頻爆紅後,Unitree(宇樹科技)這一搜索詞在谷歌的搜索量迅速上漲近5倍,不少海外博主下單測評宇樹的H1機器人。
但海外網友對人形機器人驚喜開盒,其實更多顯示出人形機器人的“大玩具”屬性,在家庭情景中,人形機器人仍缺乏具體的應用場景。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對於人形機器人的擔憂,仍陰雲未散。
超越對手,商業化之路仍艱難
在宇樹G1側空翻之後不到12小時,波士頓動力也發佈了其旗下人形機器人Atlas側空翻,正面回應宇樹科技。但更多網友認爲,Atlas在側空翻時使用了雙手撐地,已經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側空翻,最多算側手翻,宇樹G1完全是凌空側手翻,動作質量更勝一籌。
在工業與商用場景,宇樹科技也因價格更低,出貨量領先波士頓動力。相比波士頓動力成本高、維護難的液壓驅動方案,宇樹科技採用了更廉價的電機驅動,宇樹科技的新一代機器狗Unitree Go2售價僅9997元起,而波士頓動力的機器狗Spot價格則高達7.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4.6萬元)。
選擇純電驅動也不僅有成本的考量,也有比液壓更高的控制精度,適應不同環境,滿足不同市場場景需求,而且電驅零件更容易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更有利於市場化。隨着宇樹機器人銷量上升,又促進其大規模量產,成本與價格還將進一步下降。
作爲先行者,波士頓動力也曾有過宇樹G1側手翻這樣的驚豔時刻。2013年的Atlas出道即巔峯,在測試中,被棍棒擊倒的Atlas還能重新站起來,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認爲,這是有史以來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人,其一系列測試視頻也迅速在網上爆紅,當年波士頓動力就被谷歌母公司以30億美金收購。
但商業化成爲了波士頓動力的困境,事實上,不止是波士頓動力,整個人形機器人領域至今都沒有很好的商業化途徑。隨後,波士頓動力分別於2017年與2021年,相繼被軟銀與韓國現代機步接手。
波士頓動力的經歷,成爲了王興興在宇樹科技成立初期只做機器狗、不做人形機器人的理由。他認爲,沒有商業化落地的人形機器人只是個大玩具。
王興興曾提起宇樹科技科技狗便宜的祕訣,還在於自主研發和垂直整合,通過自研自產電機、3D激光雷達等核心部件,成功降低了硬件成本。未來四足機器人(即機器狗)的價格降低到三四千元問題不大,真正進入了消費級時代。
2023年,宇樹科技終於陸續發佈了H1與G1兩款人性機器人,這一次,AI賦予了人形機器人更多的可能性,電驅的“軀體”也更適合AI的心臟。而波士頓動力也沒有抓住AI熱潮,依然採用傳統算法,這讓Atlas非常依賴對大量環境參數的預設,平地、樓梯、碎石路面,每種環境都需要單獨設置。
波士頓動力不僅跟着宇樹翻跟頭,2024年起也棄用了30多年的液壓而改用電驅。2月24日,波士頓動力創始人Marc Raibert接受採訪稱:“我們的實驗室買了宇樹的人形機器人......它們相對便宜。即使我們是競爭對手,我們也可以買來看看它究竟能做些什麼。”
海外對手全是自己人
儘管入駐了速賣通,但對人形機器人進入家用場景,王興興依然擔心在家庭場景下,宇樹機器人只是一個大號玩具。
高盛分析師杜茜對宇樹科技實地調研後也認爲,宇樹機器人的硬件雖然表現穩健,但仍無法處理複雜而精細的任務,未來2-3年難以達到與人類工人相同的效率。因此,人形機器人技術拐點仍不明朗,距離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王興興仍對人形機器人進入家用領域慎之又慎時,同行已經開始搶奪市場了。
有廣東機器人“七劍客”之一的越疆機器人,在3月18日推出了全球首款同時具備靈巧操作和直膝行走的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產品Dobot Atom。
Dobot Atom不僅是工業級機器人,在越疆的介紹中,Dobot Atom儼然科幻片裏的機器人管家:能夠自主完成做早餐,倒牛奶、早餐與水果擺盤、烤麪包培根、客戶接待、送文件、取快遞等任務......並且學會了使用不同工具完成100多種複雜靈巧的操作任務。其公佈的19.9萬的價格,也降低了進入家用場景的價格門檻。
價格不是宇樹獨家優勢,全球最完整的機器人供應鏈集羣,讓成本低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普遍優勢。中國企業在機器人核心部件的供應占比已達到45%,全產業鏈份額高達63%。就連摩根大通也曾說:"西方投資者的選擇只剩特斯拉和英偉達,而中國已經形成完整生態。"
在產業鏈的支持下,對於宇樹科技來說,國內的同行們是比波士頓動力更大的威脅。小米、蔚來、小鵬、比亞迪等企業也都在佈局人形機器人賽道。
在技術生態上,宇樹的優勢也並非在中國機器人廠商中獨樹一幟。小鵬在去年11月6日推出了新一代AI機器人Iron,支持端到端大模型,在今年CES 2025展會上,黃仁勳公佈了英偉達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開展合作的夥伴名單,國內廠商就包括宇樹科技H1和小鵬汽車Iron。
宇樹科技的對手正在迅速大量地湧現,而不止被打敗的波士頓動力了。曾經對人形機器人的謹慎,讓宇樹等到了最正確的時機。但在機器狗賣遍全球之後,宇樹科技的優勢還能保持多久?是時候在真正的機器“人”上加速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