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CTO吳會肖:AI始終是人類的AI,任何工作的革新都應該始終以人為本

睿見Economy
03-30

專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於3月28日至3月30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爲“夯實電動化 推進智能化 實現高質量發展”。長城汽車CTO吳會肖出席並演講。

  談及AI的本質是什麼,吳會肖引用了尤瓦爾·赫拉利在《智人之上》這本書提到的,其實計算機本質就是一臺機器,只不過這臺機器可能做了兩件了不起的事情:1、可以自己做決定;2、可以創造新的想法。這就是AI和傳統工具的差距,自主性和創造力帶來的顛覆性的影響。

  她認爲,長期AI可以幫助人類無限逼近整個物理世界的真相。但是中短期來看AI可以讓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工作、每一個人都有煥發無限創造力的可能性。“我們現在總說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用AI重新做一遍,但是無論如何AI也始終是人類的AI,所以說任何工作的革新都應該始終以人爲本。”

  吳會肖談到,以用戶體驗爲中心,多維度構建核心競爭力就是長城汽車在AI時代打造新質生產力的入場券。針對革新,長城汽車實際上有三部分的內容:技術革新、產品用戶體驗革新、生態革新。

  首先她提到,在技術革新方面,長城汽車雖然有長城皮卡、坦克、哈弗、歐拉、魏牌五大品牌,也有多款車型,開發的任務也非常非常繁重,但是每一輛車在各個領域的質量控制,在各種極端環境下的用車安全和操控動力響應,以及很多家不太注意的細節設計上做的還比較到位。“這得益於把我們經驗更好的沉澱到RAG知識平臺架構裏面去。”

  其次,在算法革新方面,吳會肖表示,算法革新是每一個AI從業者最高的追求,過去這段時間優秀的算法層出不窮。過去這些年長城汽車也在車上上新SEE端到端支架大模型、Coffee GPT的語音大模型,以及多模態感知的模型,包括擅長深入思考推理的大語言模型,這些都在去上市。“2024年是長城汽車大模型產品批量落地的元年,2025年還會有更加豐富、更好用的大模型產品和大家見面。”

  第三,生態方面的革新。吳會肖指出,長城汽車一直堅持核心能力自研+生態開放的理念,不斷完善軟件生態和硬件生態。接下來會進一步打通車端的感知,決策、執行整個場景服務鏈路,爲用戶不斷提供可視化、可感知、可成長的具像化的人工智能服務。

  吳會肖表示,自己在汽車行業工作20年了,發現汽車正在從傳統的出行代步工具成長爲具像化的AI智能體,最前沿的AI技術和產品都不斷在汽車領域做融合、落地和閉環,在這個領域裏面長城汽車從來不畏懼做第一個喫螃蟹的人。

  “在未來我們始終期待和優秀的合作伙伴攜手,在全面開放生態的基礎上去開放我們的知識生態、算法生態、算力生態,共同推進行業的知識高效運轉、規範流轉、算法生態快速上車、算力生態穩定運轉,打造AI時代的朋友圈,爲用戶提供可選擇、可成長、全場景的AI出行體驗。”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爲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