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牛市迴歸,中國科技股重估的背景板下,投資者普遍關心的一個關鍵性問題是“誰有機會晉升爲港股未來的Tenbagger(“十倍股”)?”我們認爲,其中一個標的或藏於新興的數字資產領域。
1、港股科技重估浪潮中的數字資產潛力股
2025年全球金融市場正經歷一場結構性變革,以DeepSeek爲代表的國產大模型技術突破,徹底改寫了國際資本對中國科技企業的認知。當前國際投資者普遍認爲,中國科技企業在AI時代已具備與美股巨頭分庭抗禮的實力。港股市場作爲連接全球資金的重要樞紐,其科技股估值體系也正在重構。
隨着中國科技資產與美股對標空間逐漸打開,港股科技板塊吸引了全球資本的目光。在AI、人形機器人等新興賽道之外,數字資產領域正悄然崛起一顆新星——OSL集團(00863.HK)。
主流機構的增持配置數字資產的趨勢,正在重塑產業價值。據CoinShares數據,2025 年第一季度貝萊德等機構合計增持320萬枚比特幣。多個來自大行的調查也顯示,機構希望繼續增加數字資產配置。
同時,數字資產平臺合規化浪潮持續擴大,各國採用積極的監管態度,爲平臺及投資者提供友好的環境。據公開報道,在今年一季度,歐盟MiCA合規框架下已有多家數字資產交易所完成牌照認證,例如XBIT、Crypto.com等,推動行業向規範化發展。
以上兩者正共同推動數字資產的採用邏輯從“投機敘事”向“公允價值”重估躍遷 ,數字資產價格正通過機構持倉量(當前佔流通量 18.6%,創歷史新高)獲得系統性定價的重構,在巨大的行業變革面前,新的投資機遇也在持續湧現。
在這邊廂,香港政府持續推動數字資產行業發展。據公開報道,截至2025年2月,香港已發放九張數字資產平臺牌照,同時通過高才通計劃、優才計劃等現有政策吸引Web3人才,港府還通過數碼債券資助計劃等措施支持虛擬資產創新。而滙豐等銀行及支付公司,陸續接入由金管局主導的“港元穩定幣”沙盒結算,OSL集團已與不同的的機構溝通接觸,先手佈局進一步的合作,共同探索代幣化資產結算的技術可行性。這一試驗標誌着在香港推動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的深度融合當中,OSL集團擔任重要角色,爲數字資產生態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從香港上市公司來看,憑藉先發優勢的OSL集團,成爲首家盈利的數字資產公司,在這場深遠且廣泛的變革當中,OSL集團發展領先行業,富有潛力,其發展軌跡亦被市場視爲亞太版Coinbase的雛形。2、OSL集團的蛻變密碼
2024年堪稱OSL集團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回顧過去一年,通過擴展產品服務、擴充多元經驗的管理團隊、自身業務增長與併購雙輪驅動的策略,公司不僅在2024年營業收入實現了78.6%同比高增長,更創下歷史新高的3.75億港元,主要收入來源即數字資產交易服務錄得收入2.63億港元,同比增長81.7%;經調整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收入爲 2.14億港元,同比增長58.3%。而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淨利潤及年內全面收益總額則分別錄得5,485萬港元及1.68億港元,自2018年正式進軍數字資產領域以來首度盈利,預示着OSL集團商業模式得到了驗證,也爲後續擴張提供了堅實的財務基礎。
這家數字資產領域的先行者通過強化管理層領導力、持續深化合規基礎與業務革新等多項重要舉措,成爲了港股上首家數字資產領域實現正盈利的上市公司,實現了從業績疲弱到行業標杆的跨越式發展。
爲什麼OSL集團在香港牛市重臨之際,要值得重點關注或高看一眼?
最爲重要的一點是公司已在多維度展現出了核心競爭力優勢,接着纔是OSL集團在行業變革中呈現出的先發優勢,前者是因,後者則爲果。我們把拆解該公司核心競爭力因素始終放在首要位置。OSL集團核心競爭力或可體現在如下幾個不同維度:
(1)合規護城河:監管認可鑄就行業壁壘
作爲香港首批獲發牌照的數字資產平臺,OSL集團的合規運營體系已通過國際監管機構認證,爲其開展更多機構業務奠定堅實基礎。
在合規交易所這一數字資產細分領域,監管認可鑄就行業壁壘,也關鍵性影響資金流動性,這個邏輯如何強調也不爲過。
目前OSL集團於香港、日本及澳洲經營受監管的數字資產交易業務,構建起覆蓋亞太地區的合規運營網絡:在香港市場:OSL持有香港SFC頒發的1、4、7及9號牌、及AMLO牌照,可同時開展經紀業務、自動化交易及虛擬資產平臺服務等。其中,AMLO牌照於2024年4月獲批,標誌着其合規體系的全面升級;在澳洲市場,OSL集團亦擁有在澳洲交易報告與分析中心(AUSTRAC)註冊的數字資產交易所,專注爲機構客戶提供合規的場外交易服務。在日本市場,OSL於2024年11月宣佈收購日本持牌數字資產交易平臺 CoinBest株式會社81.38%股權,該持牌平臺亦受日本金融廳監管,至此OSL集團構建起了其獨一無二的跨區域運營的合規管理框架。據財報資料,OSL集團明確表示未來將持續探索其他高增長地區的牌照申請,以支持全球化戰略。
在香港證監會“沙盒+持牌”雙軌監管框架下,OSL 集團的發展思路是要將監管透明度轉化爲其首要的核心競爭力 —— 通過“監管牌照 + 合規框架 + 風險管理”的底層建設,實時對接全球多個司法管轄區的監管動態。這種優先合規性的企業理念不僅築牢用戶的信任壁壘,更印證了行業共識:當貝萊德、渣打、滙豐等傳統金融機構加速數字資產佈局時,清晰的合規框架已成爲機構入場的首要篩選標準。
(2)業務矩陣:雙輪驅動下的生態閉環構建
2024 年,OSL集團兩大核心支柱業務——“數字資產市場業務”及“數字資產技術基礎設施業務”,形成協同閉環效果顯現。
當中,數字資產市場業務中,以香港首批比特幣 / 以太坊現貨 ETF 託管及交易夥伴身份,在2024年12月31日佔據約64%市場份額事件出現爲標誌;數字資產技術基礎設施業務則通過 SaaS 服務費用的顯著增長所帶動。
我們認爲,這種協同效應在全球行業監管趨嚴環境中凸顯優勢, 既保持交易量增速,又築牢技術護城河,使其成爲香港持牌交易所中少數能同時服務傳統金融機構與數字原生客戶的全鏈條平臺。
2024年OSL集團宣佈投資3000萬美元爲促進PayFi生態系統發展,其表示將深化PayFi產品矩陣的開發,並探索現實世界資產(RWA)等領域的創新應用,並把“擴展創新產品組合”列爲其2025年戰略發展五個驅動增長的支柱之一。這些規劃在今年一季度就已取得了超預期的快速實現和突破——2025 年 2 月 28 日,OSL 集團上線了香港首隻零售代幣化基金 "華夏港元數字貨幣基金",作爲亞太地區首支面向零售的 RWA 代幣化產品,標誌着監管框架下的場景化突破,爲香港數字資產行業的發展樹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香港首隻零售代幣化基金的落地,對 OSL 集團業務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對數字資產市場業務而言,屬於場景破圈與客羣重構機會,對數字資產技術基礎設施業務來說,則是場景驗證與技術能力外溢。未來代幣化基金有望與更廣泛的數字金融生態系統無縫連接,兼容穩定幣、代幣化存款及數字貨幣等多元形態。
代幣化基金的成功推出市場,使得深度參與其中的OSL集團產生了持續受益機會,市場業務的“產品創新”與技術業務的“基建升級”形成正向循環圈或將會出現——零售端的交易需求(代幣化基金 T+0 贖回需求等)倒逼 PayFi 提升清算效率,而公司出色等PayFi 的模塊化能力又反過來支撐市場端快速上線新幣種(未來或許會出現的港元穩定幣交易等)。這種“需求 - 供給”的動態匹配,使 OSL 集團或可催生出類似“交易驅動基建,基建反哺創新”的生態韌性。
未來,OSL集團還計劃通過深化場外交易服務優勢,持續開發新客戶並激活存量客戶以擴大市場份額,比如針對機構客戶,公司將重點拓展證券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及數字銀行羣體,伴隨計劃的落地將持續鞏固公司在香港市場領導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OSL 集團的生態構建始終伴隨“業務-地域”的雙維擴張。換而言之,OSL集團業務矩陣完善和商業模式更新迭代是伴隨着其全球化擴張的進程同時展開的。
除了2024年11月宣佈收購日本持牌加密資產交易平臺之外,2024年12月,OSL集團還宣佈收購歐洲的持牌機構,通過一系列收購進一步完善其全球合規和業務網絡,此前公司在公開戰略中明確將東南亞、中東列爲重點擴張區域。
在“產品本地化+合規全球化”策略支持下,從而使 OSL 集團託管資產的跨境流轉效率得到快速提升 ,其國際交易量佔比預期將從 2024 年開始得到顯著增長。更關鍵的是,併購帶來的技術整合有機會反哺 其香港業務,最後也使 PayFi 的合規模塊迭代週期大幅縮短 。
展望 2025,OSL 集團的數字資產“交易+基建”業務矩陣,或許要進入經典的“需求 - 供給”螺旋上升期。機構服務深化、場景滲透加速及全球化驗證,將爲供需兩端快速增長和連通提供來源和支持。
而從更長的時間維度看,未來OSL集團國際交易量能否獲得快速增長,則成爲了該公司在2025之後實現從1到10成長的重要軌跡,這一方面非常值得期待的,我們認爲,國際交易量的快速增長過程,正是考驗公司業務運營、服務、技術能力,以及合規與創新等綜合實力的最佳窗口。
(3)精英團隊:金融與科技的跨界融合推動戰略願景
OSL集團的管理層團隊匯聚行業頂尖人才,參考公開履歷來看,2024年加入的CEO崔崧 曾主導頂尖交易所的戰略佈局,CCO張英華 打造一家交易所成爲全球前三大數字資產交易所, CMO陳德榮 曾作爲全球市場主管領導富途的成功營銷活動, CFO 黃冠文 在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螞蟻集團和波士頓顧問集團等全球知名企業擔任要職,推動OSL集團的策略性投資以及全球拓展策略,這支出色團隊在12個月內推動完成業務重組、產品迭代及全球合規部署等多項重要舉措落地,實現盈利,展現出卓越的執行力。
(4)戰略願景:亞太版Coinbase的崛起路徑
從公開資料來看,OSL集團制定了清晰的 "三步走" 戰略:短期(2024-2025)合規築基與區域深耕:即持續鞏固香港市場領導地位,加速投資及深化合規與持牌基礎;
中期(2026-2027)生態擴張與全球化佈局:拓展衍生品、質押等增值服務,逐步伸展至“全週期滿足個人及機構客戶”,構建數字資產金融生態,及透過一系列收購整合或戰略合作展開全球化佈局;
長期(2028+)全球樞紐與範式革新:將OSL集團打造成爲連接傳統金融與Web3的全球樞紐。
這是一個清晰且富有野心的未來戰略規劃與願景,當前公司已通過併購整合實現從0到1的“第一步”突破,而在2025年公司戰略規劃中,加速海外業務擴張是重要一環。未來,OSL集團還計劃加大對日本、澳洲等市場的資源投入,通過加速海外招聘與本地化運營,複製香港業務的成功模式,進一步推動區域業務內生增長,進而強化全球佈局的戰略支點。
從2024年所取得成果來看,OSL也正逐漸從單一交易平臺向綜合性數字資產金融服務商的跨越,其佈局不僅支撐了當前收入規模快速增長,更爲未來價值重估奠定了基礎。3、OSL集團價值重估的三重邏輯
在市場趨勢、內生增長和外延式擴張的共振下,我們認爲,OSL集團的估值體系正在經歷範式轉換:
邏輯一:Web3時代的合規化浪潮
全球數字資產行業正經歷"合規交易所替代中心化平臺"的結構性變革。OSL集團依託香港的監管優勢,已成爲機構投資者佈局數字資產的重要通道。更爲重要的是,我們認可OSL集團在行業變革中擁有先發優勢。OSL集團與金融機構合作緊密,合規優勢化爲機構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推動Web3與傳統金融無縫銜接,生態協同或打開千億級增量市場。
邏輯二:從區域龍頭到全球玩家
OSL集團在香港市場完成“從0到1”的驗證後,2025年進入“從1到10”全球擴張的爆發期。通過併購整合與產品創新,持續爲業務注入新動能,其收入結構優化,以及海外市場貢獻盈利可期。這也是其增長空間的持續且大幅突破所帶來的深遠影響結果。
邏輯三:對標Coinbase的估值重構
(1)OSL集團 作爲全球Fintech 及Crypto 領域稀缺的已實現盈利的上市企業,其估值邏輯顯著區別於兩類對標羣體:
成長型金融科技企業:在100億美元市值以下的成長股中,多數企業依賴模式驗證與用戶規模增長支撐估值,但OSL集團已率先實現盈利拐點與收入爆發的雙重突破;
頭部加密貨幣交易所:頭部合規平臺如Coinbase,以及處於第二梯隊的傳統加密貨幣交易所,在盈利穩定期其市場估值普遍維持在100億美元以上,而OSL集團當前市場價值仍處於相對低位。
(2)戰略對標Coinbase的“戴維斯雙擊”重估機會
Coinbase在合規化階段的PS估值區間爲10-20倍,回溯過往頭部加密貨幣交易所處於成長期階段的合理PS一般處於約20-30倍的估值區間。
OSL 集團通過戰略執行落地,使得其未來營收 CAGR 預計將超 80%,目前上市公司PSG仍遠低於1倍及PS(TTM)低於20倍,雙重證明了該公司當前估值與其增長性和未來潛力存在相當的差距,換而言之,從估值數據出發,該公司或存在被市場低估的概率。
對於處在快速增長期的OSL集團而言,給予其合理的PS估值倍數區間,至少應參考行業標杆上限或更高數值。
隨着OSL集團業務創新落地及全球併購整合驅動整體收入的持續高增長,疊加估值倍數將逐步向行業標杆上限區域靠攏,因而在“戴維斯雙擊”共振推動下,該公司其市值或存在顯著的高倍重估空間。總結:數字資產的亞太新座標,全球化之路前景廣闊
站在Web3的時代風口,OSL集團正從不同的維度掌握香港行業格局及標準的制定權,比如,在產品端,推動數字資產與傳統金融的深度融合等。
隨着港府積極推動“國際虛擬資產中心”地位,OSL集團除了有望成爲連接傳統金融與數字經濟的重要樞紐和基礎設施之外,更可藉助在香港建立起的優勢,彰顯“超級聯繫人”的作用,快速走遍亞洲,面向全球。而伴隨着未來更多的潛在國際化併購或多國戰略合作事件出現,OSL集團或將有機會在其國際化道路上獲得充足的行業影響力和關注度,在現有基礎上乘着浪潮勢如破竹,收穫更多市場份額。
主流羣體對數字資產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配置需求持續上升。當合規優勢轉化爲規模效應,當創新基因催生產業生態,這家數字資產新貴或將重新界定亞太地區的金融科技版圖。
在港股科技牛市的時代背景下,OSL集團的價值發現之旅,或許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