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正在爲“4月2日”做最後準備,股票市場遭受衝擊,債券市場成避風港。
今年前三個月,在特朗普一連串的關稅措施影響下,全球股票和債券市場都經歷了劇烈波動。但有一點變得越來越清晰:美元作爲避險資產搖擺不定,債券比股票更有吸引力。
特朗普政府預計將於週三宣佈一系列所謂的“對等關稅”措施,這很可能成爲市場的下一個重大打擊。根據彭博經濟學家的分析,取決於關稅措施的規模,美國GDP可能受到打擊,未來幾年物價可能大幅波動,特別是考慮到可能對來自某些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的鉅額關稅。
Siebert首席投資官Mark Malek表示:
“通脹正在上升,消費顯示疲軟跡象,消費者情緒正在下滑,這一切都源於政府的關稅政策。”
“一切都岌岌可危,一切。”
2月底以來,美國股市市值已蒸發超過5萬億美元。
美國市場方面,汽車行業(包括汽車製造商、零部件供應商和經銷商)仍然處於關稅相關動盪的中心,特別是在上週特朗普宣佈將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後。
分析認爲,“對等關稅”政策可能會加劇美國汽車行業的痛苦,還可能針對半導體芯片、藥品和木材等行業。除了通用這樣的汽車巨頭,像英偉達、AMD和英特爾這樣的芯片製造商也將成爲關注焦點;製藥巨頭如輝瑞、強生、默克和百時美施貴寶也將暴露在風險中。
歐洲市場方面,歐股汽車股已經受到影響,歐洲斯托克汽車及零部件指數較今年高點下跌約12%。
其中,德國汽車製造商是關注焦點,他們向美國出口的汽車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包括保時捷和奔馳的一些高利潤車型——據彭博估計,汽車關稅可能會抹去這些公司預計2026年營業收益的約30%。
亞洲市場方面,日本的汽車製造商同樣可能因爲“對等關稅”而感到壓力,因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是日本對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值得關注的股票包括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和主要營收來自北美的本田汽車。
本季度以來,美債表現超過股票,累計漲幅超過2%,而標普500指數則累計下跌約5%——這是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以來,首次出現三個月內股票下跌、債券上漲的情況。
巴克萊策略師Ajay Rajadhyaksha團隊上週轉變了資產配置觀點,“幾個”季度以來首次傾向於債券而非全球股票,稱政策的不確定性給經濟增長帶來了下行風險。
Brandywine全球資管的投資組合經理Jack McIntyre表示:
“如果股市進一步下跌,將收緊金融條件……這對債券有利。你最好在弱勢時買入。”
股票和債券之間傳統相關性的暫時迴歸對投資者來說是個好消息,這有利於60/40的經典股債投資組合。BMO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固定收益主管Earl Davis接受採訪時表示:
“由於債券目前提供‘實際回報’,收益率高於通脹,增加整體投資組合中的配置比例是理想的選擇。”
“此外,債券還提供了下行保護,以防風險資產出現嚴重拋售。”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最近表示,美聯儲將等待從政府政策變化中獲得更明確的經濟信息,並認爲任何由關稅引起的通脹可能是暫時的。然而,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Alberto Musalem警告說,政策制定者應警惕“此類通脹是暫時”的假設。
利率掉期數據顯示,交易員預計今年下半年會完全計入降息預期,這可能會限制美債的進一步收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