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蘋果或下半年推出 M5 iPad Pro/用戶吐槽小米汽車試駕,雷軍秒道歉/胖東來店長平均月薪超 7 萬

愛範兒
03-31

蘋果將推出 AI 醫生項目

蘋果首席工程師歸國任教

用戶吐槽小米汽車試駕,雷軍秒道歉

美的清倉全部小米股票

2025 電動汽車百人會召開,雷軍、王傳福、蔚小理到場

OpenAI 宮鬥風波細節再曝光

德國初創火箭公司試飛失敗

全球首個通用智能人“通通”2.0 發佈

可靈 1.6 模型登頂全球視頻生成大模型榜

胖東來工資表曝光,店長月薪超 7 萬

面壁首個純端側智能助手“上車”

傳軟銀對 OpenAI 投資有隱藏條件:若轉型失敗注資將腰斬

智源發佈首個跨本體具身大小腦協作框架和源具身大腦

微軟 CEO 內部發言:DeepSeek 是微軟的新標杆

M5 iPad Pro 或將今年發佈

OPPO Find X8 系列新品外觀公佈

抖音首次公開推送算法

老黃最愛,餐廳 Denny’s 推出英偉達聯名套餐

《塞爾達傳說》真人電影定檔

曝蘋果將推出 AI 醫生項目

昨晚,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發文爆料稱,蘋果正在大改旗下的健康 App,並且正在開發一個“AI 醫生”。

該計劃代號爲“Project Mulberry”,旨在讓 iPhone、iPad 系統軟件“健康”從用戶的各種設備(包括 iPhone、Apple Watch、耳機)中收集健康數據,然後軟件內的“AI 醫生”將分析上述信息並提供有關改善健康方法的定製建議。據悉,目前蘋果正在使用員工的醫生數據來訓練這個 AI 智能體,希望能夠部分代替實際的醫生。

蘋果還在積極引入外部醫生來製作一些視頻,將包括睡眠、營養、物理治療、心理健康和心臟病方面的專家。這些內容會用於向用戶解釋某些身體情況,以及給出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議。

例如,當健康 App 收集到一些反映心率不良趨勢的數據,那麼就可能會向用戶推送一些解釋心臟病風險的視頻。

除此之外,彭博社還爆料了未來或推出的“健康 +”App 一些具體功能和細節:

全新的“食物跟蹤”功能,也將是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爲止,蘋果都儘量避免涉足這個方面,當前的健康應用只能記錄碳水、咖啡因攝入等比較初步的數據。

蘋果還在探索利用設備攝像頭來實現更多健康功能,比如 iPhone 的後置攝像頭。這個想法是讓 AI 醫生研究用戶的鍛鍊情況,然後提供相應的動作和技術指導。這個功能可能會應用於 Fitness+ 等其他蘋果服務。

健康 + 和 AI 醫生是蘋果健康團隊的首要任務,公司的首席運營官 Jeff Williams 也積極參與其中。

蘋果 CEO 蒂姆·庫克曾在多個場合表示,當下蘋果對社會最大的貢獻是醫療健康。而目前蘋果在 Apple Watch 健康傳感器探索上遭遇了瓶頸:無創血糖監測儀和高血壓傳感器的開發碰壁,血氧傳感器陷入專利問題。Project Mulberry 則是蘋果在健康領域快速尋求進一步突破的新項目。

蘋果首席工程師歸國任教

近日,曾在美國蘋果公司擔任首席工程師的孔龍正式加入復旦大學,出任研究員兼博士生導師,將在射頻集成電路與系統設計、數模混合模擬計算芯片以及高速數據接口集成電路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官網顯示,孔龍擁有豐富的學術背景和行業經驗:

其於 2007 年至 2011 年在上海交通大學完成微電子學本科學業,隨後前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攻讀電子工程學碩士、博士學位,並於 2016 年獲得博士學位;

畢業後,孔龍先後在美國甲骨文公司擔任高級工程師,並於 2017 年至 2024 年在蘋果公司總部擔任首席工程師職務;

在蘋果公司工作期間,孔龍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申請並獲得 11 項美國專利,主導研發併成功量產了三款射頻 SoC芯片(型號 U1、U2、H2),這些芯片已廣泛應用於蘋果全系列手機、手錶和耳機等主流產品中;

作爲學術成果,孔龍在集成電路領域頂級會議及期刊 ISSCC、VLSI 和 JSSC 上共發表論文 11 篇。他還獲得了多項專業榮譽,包括 IEEE 高級會員、國家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美國博通 UCLA Fellow、美國 ADI 傑出學生設計師獎以及美國高通創新獎學金。

另據瞭解,此前在蘋果任職的王寰宇博士於今年 2 月,加盟華中科技大學的集成電路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其於 2021 年至 2024 年就職於美國蘋果公司硅谷總部,從事高性能低功耗 CPU 設計;其曾參與研發 3 款蘋果 M 系列芯片,其中全球首款 3nm 蘋果 M3 系列芯片和蘋果 M4 系列芯片已發佈上市。

用戶吐槽小米汽車試駕,雷軍秒道歉

近期,據網傳截圖顯示,自己在試駕小米 SU7 Ultra 汽車時遇到“沒擺渡車回程”的問題,並在一個名爲“大湖北科技羣”的羣聊進行發文吐槽,隨後小米創始人雷軍火速回復表示“非常抱歉,是我們沒有安排好,馬上安排改進”。

聊天截圖顯示,吐槽的用戶表示,小米汽車前面服務都還挺好,但停車場到展廳有 300 米,需要擺渡電瓶車接送。試駕完成後,本來準備乘車回停車場,結果被告知今天沒有擺渡車了,並稱“這種服務細節很傷人”。值得關注的是,該用戶暱稱爲“杜宏字節跳動”,據綜合媒體分析,疑似是抖音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杜宏。

此前雷軍在小米 SU7 發佈會上稱表示,“如果覺得我們做得不好,請直接告訴我們,我們一定會認真聽取,迅速改進”;隨後在小米汽車各種首批車輛交付儀式上,雷軍多次現身,並與車主合影、交付車輛、贈送禮品,“雷軍交付”等相關詞條也頻頻衝上熱搜。

美的清倉全部小米股票

3 月 28 日,美的集團發佈 2024 年全年財報,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 4071 億元,同比增長 9.43%;歸母淨利潤 385 億元,增長 14.28%;值得關注的是,財報中顯示,美的集團在 2024 年徹底清倉手中持有的小米集團股票。

具體來看,美的集團在 2024 年出售了超過 9 億元的小米集團股票,並徹底清倉;而這也並不是美的首次出售小米股票,其在 2023 年年報顯示,當年出售小米集團股票金額爲 5918 萬元;2020 年美的集團則套現了小米集團 8.76 億元。

對於上述“清倉”行爲,港股 100 強研究中心顧問餘豐慧通過第一財經表示,美的集團在 2024 年清倉小米集團股份,反映了美的對投資組合的重新評估和調整:

一方面,或是出於對資金流動性考慮,或是認爲小米股價已達到其預期目標價,選擇獲利了結;

另一方面,考慮到小米正積極佈局家電領域,成爲美的直接競爭對手,出售股份也可視爲減少潛在利益衝突的戰略舉措;

同時,美的集團將小米集團進行清倉式出貨,也代表美的認爲小米估值也是符合預期;

另外,對於國外市場的繼續開拓是美的戰略目標,對資金方面有需求。

2025 電動汽車百人會召開,雷軍、王傳福、蔚小理到場

3 月 29 日,2025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京召開,本次論壇聚集了政產學研企各界人士、嘉賓,圍繞新能源汽車現狀及發展進行深度探討,小米創始人雷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理想汽車 CEO 李想等企業家紛紛參會。

最受關注的嘉賓之一 —— 雷軍在會上透露小米汽車最新動態:小米已和多位行業夥伴達成共識,很快小米汽車的生態產品就會出現在同行的車上,實現共享資源。雷軍進一步闡述了小米的“人車家全生態”戰略,並表達了公司在開放生態、攜手合作方面的積極意願;他還重申,將智能化做到極致是小米的核心任務,同時呼籲整個行業共享資源、統一標準,從而爲消費者帶來無縫且卓越的智能體驗。

王傳福則將目光投向了產業變革的深層。他分析指出,汽車產業今年下半場的智能化是顛覆性的。其認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產業鏈,均領先全球大概 3 至 5 年;比亞迪將緊抓這一窗口期,在優勢互補和開放合作中出海。其還預測,以前現在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及發展速度,從今年起還要用高階智駕來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李斌則是在會上透露了蔚來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將對全行業開放,並表示“如果大家想買最好的芯片可以找蔚來”。據悉,蔚來於去年 7 月宣佈,旗下全球首顆車規 5nm 高性能智駕芯片“神璣 NX9031”流片成功。李斌補充說,這一成果不僅有效降低了成本,搭載該芯片的2025款新車毛利率也預計將顯著提升。針對外界對其資金投入的關注,李斌回應稱,資金主要用於研發,每個季度投入約 30 億元人民幣,迄今累計研發投入已達 600 億元。

李想通過理想汽車近期發佈的自研汽車操作系統“星環 OS”,其表示“我們有信心地說,理想星環操作系統開源以後可以全面替代 AUTOSAR 相應的功能”。李想明確表示,無論是芯片的生態,還是應用和工具的生態,還有用戶賬號的生態,都屬於使用者,理想不會介入。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星環 OS 預計 4 月底開啓開源行動。

何小鵬在會上預測了未來的飛行汽車市場:在未來的 10 到 20 年全球的飛行汽車(即低空飛行市場)從銷售量來看,是今天的汽車規模的 3%-5%。但是從銷售收入角度來看,大概在接近 20%。何小鵬進一步分析,當在全球汽車市場一年有約 10 萬億美金的市場時,飛行汽車將有 2 萬億美金的市場,未來的 20 年將是個巨大的市場。

OpenAI 宮鬥風波細節再曝光

外媒 WSJ 近日深入報道了關於 OpenAI“宮鬥風波”—— 公司 CEO Sam Altman 在 2023 年被辭退的更多細節。

據悉,事件發生前,Sam Altman 正與其導師、風險投資家彼得·泰爾在洛杉磯一家高檔日式餐廳共進晚餐。泰爾暗指 OpenAI 內部的“有效利他主義”(EA)派系可能對公司構成威脅。而 Altman 卻不以爲然,表示公司已經擺脫了曾持相似觀點的聯合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影響。

然而,就在這次晚餐期間,OpenAI 六人董事會中的四名成員 —— 聯合創始人伊利亞·蘇茨克弗和三名獨立董事(亞當·德安傑洛、海倫·託納和塔莎·麥考利)—— 正在舉行祕密視頻會議,討論是否應該解僱 Altman,而董事會對 Altman 的不滿已經積累多時:

首先是在產品安全審查方面的問題,Altman 曾聲稱三項 GPT-4 功能增強已獲得聯合安全委員會批准,但實際上只有一項獲批;

更嚴重的是,微軟在未經安全審查的情況下在印度測試了未發佈的 GPT-4,而 Altman 和聯合創始人格雷格·布羅克曼在長達六小時的董事會會議中對此隻字未提;

其次,一位董事會成員偶然發現 Altman 個人擁有 OpenAI 創業基金的所有權,而該基金此前被宣稱由 OpenAI“管理”。這讓董事會成員對 Altman 的透明度產生了嚴重懷疑。OpenAI 前 CTO 米拉·穆拉蒂也向董事會成員揭露了 Altman 的“有毒管理風格”,包括挑撥高級員工之間的矛盾、對員工的誤導性承諾等。

蘇茨克弗向獨立董事會成員提供了詳細證據,包括多個 Altman 涉嫌撒謊和其他不當行爲的例子。穆拉蒂還提供了截圖證據,顯示 Altman 曾錯誤聲稱法律部門批准 GPT-4 Turbo 無需經過安全審查。

2023 年 11 月 16 日,四名董事會成員通過視頻會議投票決定解僱 Altman,並邀請穆拉蒂擔任臨時 CEO。然而,事態發展超出董事會預期:

首先,董事會未能向公衆和員工清晰解釋解僱原因,僅表示 Altman 對董事會“並未始終坦誠”;

其次,事發那周的週五晚上,OpenAI 高管團隊與董事會舉行了一系列緊張會議;出人意料的是,穆拉蒂站在了員工一邊,要求董事會解釋解僱原因或辭職。而董事會感到進退兩難,因爲他們不能透露穆拉蒂是關鍵證據的提供者;

與此同時,Altman 支持者開始傳播這是蘇茨克弗因對 OpenAI 研究員雅庫布·帕喬基 升職感到憤怒而策劃的“政變”的說法。蘇茨克弗也大喫一驚,他原本以爲 OpenAI 的員工會歡呼。

到週一早上,幾乎所有 OpenAI 員工都簽署了一封信,威脅如果不讓 Altman 復職就集體辭職。簽名者中也包括了穆拉蒂和蘇茨克弗。面對公司可能“崩潰”的危險,董事會最終不得不讓步,讓 Altman 重返 CEO 職位。

德國初創火箭公司試飛失敗

據彭博社報道,德國初創商業運載火箭公司 Isar Aerospace 首個火箭項目,於北京時間 3 月 30 日發射。據悉,本次發射的 Spectrum(光譜)火箭,起飛後出現了方向偏離,此後未能進入軌道,墜毀在挪威發射基地。

據瞭解,Spectrum 是 Isar Aerospace 旗下的一款兩級火箭,高約 28 米,設計用於將最多 1,000kg 的貨物送入低地球軌道。它由公司自主研發的十個 Aquila 發動機提供動力,第一級使用九個發動機,第二級則配備優化真空環境的發動機,全部使用液氧和液丙烷作爲燃料。

Spectrum 初期發射選址在挪威安多亞航天港進行,同時 Isar Aerospace 已獲得使用法屬圭亞那航天中心新商業發射臺的權限。本次“Going Full Spectrum”首飛任務原定於 3 月 24 日進行,但由於不利天氣被多次推遲,最終在中歐時間今日 12 時 30 分從安多亞航天港的專用發射臺發射。

事件發生後,歐洲航天局(ESA)局長 Josef Aschbacher(約瑟夫・阿什巴赫)表示,火箭成功脫離發射臺,並已獲得大量數據,並表示相信 Isar Aerospace 會從中吸取寶貴經驗。而 Isar Aerospace CEO Daniel Metzler(丹尼爾・梅茨勒)宣佈,第二 / 三枚 Spectrum 火箭已經在開發中,並表示“無論結果如何,都會迅速重返發射臺”。

據瞭解,Isar Aerospace 成立於 2018 年,迄今已籌集超過 4 億歐元,最近在 2024 年 6 月完成了 6,500 萬歐元的 C 輪融資。

全球首個通用智能人“通通”2.0 發佈

據央視財經消息,3 月 29 日在 2025 中關村論壇年會上,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發的全球首個通用智能人“通通”2.0 正式亮相。

據悉,“通通”2.0“塑造”了一個有自身價值觀、世界觀的小女孩,在自主學習和他人教授過程中,可以動態更新自身的知識庫、價值函數和技能,初步具備類人的持續反思和成長能力。值得關注的是,“通通”預計今年內將具備 6 歲兒童的智能水平。

“通通”於 2024 年 1 月首次公開展出,定位爲“正在被構建的通用智能體”,也是首個由價值、因果驅動的 AGI 系統原型,“通通”當時的智力約相當於 3 歲人類兒童。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先進技術中心執行主任陳浩表示,“通通”2.0 能做到語言和具身行動的一致性(即言行一致),同時其具有並行任務規劃能力;通用人工智能研究所還計劃將“通通”的大腦與具身機器人結合,增強“通通”對物理世界的操控能力;體驗方面,“通通”2.0 將在年底向公衆開放其交互通道。

可靈 1.6 模型登頂全球視頻生成大模型榜

3 月 27 日,全球知名 AI 基準測試機構 Artificial Analysis 發佈了最新的全球視頻生成大模型榜單,快手可靈 1.6pro(高品質模式)以 1,000 分的 Arena ELO 基準測試評分登陸圖生視頻(Image to Video)賽道榜首,Google Veo 2、Pika Art 位居榜單第二、三名。

去年 12 月,可靈推出 1.6 模型,在視頻生成的文本響應度、動態表現及畫面質量等維度保持全球領先。今年 1 月,可靈 AI 推出“多圖參考”功能, 只需上傳 1-4 張參考圖,框選圖片中需要使用的人物、動物、物品或場景,便可通過“提示詞”描述,對它們進行變化或者互動,可靈 AI 結合所有參考內容並遵從指令生成視頻。

另據瞭解,在文生視頻賽道,可靈 1.5pro(高品質模式)也與 Google Veo 2 佔據全球前兩名,在國內視頻生成大模型中排名第一。

此外,快手可靈 AI 宣佈近日品牌全面升級,推出新 Slogan“可靈 AI,靈感成真”;產品端上線全新官網及 App;新增 AI 音效功能支持文本生成精準音效 / 背景音樂,並可智能分析視頻內容自動配音,實現音畫同步;並同步升級資產管理體系,新增文件夾分類與創意圈內容標籤功能,優化創作素材管理及靈感獲取效率。

胖東來工資表曝光,店長平均月薪超 7 萬

近日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在 2025 中國超市週上公開透露,2025 年 1-2 月,在交完社保以後,胖東來員工工資是 9,886 元,店長平均月薪 78,058 元,高管層工資普遍上調。

據於東來透露,2025 年胖東來管理層的工資跟 2024 年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其透露,胖東來要開“夢之城”,要投資大概 50 億,甚至再加上物流(要到)70 億,所以公司這幾年不分錢了;同時公司通過給管理層漲工資,從而讓他們過得好。

據紅星新聞消息顯示,胖東來有店長、店助、員工等八個級別,店長一級 2024 年月平均到手工資爲 44,193 元;店助一級 2024 年月平均到手工資爲 31,765 元,2025 年 1-2 月達到了 48,787 元;員工 2024 年月平均到手工資爲 8,315 元,2025 年 1-2 月爲 9,886 元。

此外,胖東來官網還在近期公開了集團人員流失率數據:2025 年 1-2 月,胖東來集團共流失了 28 人,其中包括 2 名管理人員及 26 名員工,人員流失率爲 0.33%;2024 年,胖東來集團共流失了 171 人,人員流失率爲 2.01%。

面壁首個純端側智能助手“上車”

3 月 30 日,面壁智能 CEO 李大海出席 2025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並宣佈公司首個純端側智能助手“小鋼炮超級助手 cpmGO”正式搭載至汽車智能坐艙。

據悉,小鋼炮超級助手 cpmGO 由面壁小鋼炮 MiniCPM 模型驅動,是智能座艙目前首個純端側方案,其具有多項特點:

具有跨越艙外至艙內的全鏈條感知、決策與執行能力,實現了端到端的智能化應用。其中 cpmGO 方案擁有行業首個純端側 GUI Agent 屏幕助手,用戶無需觸控點擊,實現“可見即可說”;

具有視覺、語音、多模態、圖形UI交互、融合感知、意圖判斷與執行等豐富能力庫,爲智能座艙帶來了感知與智能的全面升級;

此外,小鋼炮超級助手 cpmGO 提供了全場景貨架級原子產品“AI-Native 智能座艙”,將以“用戶爲中心、數據爲驅動、智能爲內核”爲核心理念,旨在重新定義人車交互的邊界,爲用戶提供更自然、更高效、更具個性化的座艙體驗。

面壁方面表示,將進軍智能座艙領域,推進智能汽車“端側大腦”開發;以 cpmGO 爲起點,面壁智能正致力於構建車端最強“端側大腦”,推動智能汽車產品跨越式提升,爲用戶帶來更高階、更智能的體驗。

目前,“面壁小鋼炮”憑藉其卓越的性能表現,在 3 月看到的智能汽車銷量 TOP5 榜單中,其合作伙伴已佔據三席;同時面壁已經與一汽大衆、長安、長城、上汽、德賽西威中科創達等業內領先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挖掘智能座艙的端側潛力。

傳軟銀對 OpenAI 投資有隱藏條件:若轉型失敗注資將腰斬

據 The Information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OpenAI 正在進行的 400 億美元大規模融資取決於一個關鍵條件:必須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向營利性結構的轉型。如果 OpenAI 無法按期實現這一目標,本輪融資的主要投資者軟銀可能會將融資規模削減一半,至 200 億美元。

這輪融資被分爲兩個部分:首期 100 億美元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完成,第二期 300 億美元預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到位。據知情人士表示,如果 OpenAI 未能完成營利轉型,第二期融資將從 300 億美元縮減至 100 億美元。在這輪計劃融資的 400 億美元中,軟銀預計將提供至少 300 億美元的資金。

另外,據彭博社報道,OpenAI 預估其 2025 年營收將達到 127 億美元(約合 923 億元人民幣),相比 2024 年 37 億美元(約合 269 億元人民幣)的營收翻了超三倍。

在該預估基礎上,OpenAI 預計其 2026 年營收將達到 294 億美元(約合 2,136.8 億元人民幣),2029 年更將超過 1,250 億美元(約合 9085.2 億元人民幣)。

智源發佈首個跨本體具身大小腦協作框架,同時還開源具身大腦

3 月 29 日,智源研究院在 2025 中關村論壇上,發佈首個跨本體具身大小腦協作框架 RoboOS 與開源具身大腦 RoboBrain,可實現跨場景多任務輕量化快速部署與跨本體協作,推動單機智能邁向羣體智能,爲構建具身智能開源統一生態加速場景應用提供底層技術支持。

先看開源具身大腦 RoboBrain:

融合了機器人任務規劃、可操作區域感知、軌跡預測的三維能力,通過將抽象指令映射爲具象動作序列,增強長程操作任務的能力;

由三個模塊組成:用於任務規劃的基座模型、用於可操作區域感知的 A-LoRA 模塊和用於軌跡預測的 T-LoRA 模塊;

在任務規劃方面,RoboBrain 在不犧牲通用能力的前提下,在機器人規劃評測集 OpenEQA、ShareRobot(自建)和 RoboVQA 上多個維度優於 GPT-4V、Claude3 等 6 個當時領先的閉源 / 開源 MLLMs;

在可操作區域感知方面,RoboBrain 在 AGD20K 測試集上的平均精度超過了當時最先進的開源模型 Qwen2-VL,驗證了其在指令理解和物體屬性方面的卓越能力

此外,在軌跡預測方面,RoboBrain 預測的操作軌跡具有與真實軌跡較高的相似度,展現了其在軌跡預測中的高精度和穩定性。

而跨本體具身大小腦協作框架 RoboOS:

基於“大腦 – 小腦”分層架構;

在 RoboOS 的分層架構下,RoboBrain 的複雜場景感知與決策能力,可與小腦技能庫的高效執行能力深度結合,確保協作框架在長週期、高動態任務中的穩定運行,並實現大腦模型(如 LLM/VLM)與小腦技能(如抓取、導航)的“即插即用”,目前,可支持松靈雙臂、睿爾曼單 / 雙臂、智元人形、宇樹人形等不同類型的具身本體。

通過共享記憶系統(空間 / 時間 / 本體記憶),實現多個機器人之間的狀態同步與智能協作;

可動態管理多機器人任務隊列,支持優先級搶佔與資源優化分配,實現高併發任務調度;

此外,RoboOS 可基於執行反饋動態調整策略,結合環境變化,持續優化任務規劃,提升魯棒性,做到實時閉環優化。

目前,RoboOS 和 RoboBrain 均已開源,已上架 HuggingFace、GitHub、Gitee。

微軟 CEO 內部發言:DeepSeek 是微軟的新標杆

據外媒 The Verge 報道,微軟 CEO 薩蒂亞·納德拉近期在一次內部全員會議上表示,DeepSeek 的 R1 模型已成爲微軟 AI 發展的新標杆。

納德拉特別強調了 DeepSeek 團隊的高效運作:“DeepSeek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展示了 200 人團隊齊心協力能夠創造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僅僅停留在研究項目或開源項目階段,而是將其打造成應用商店中排名第一的產品。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新標準。”

報道指出,相比之下,微軟的 Copilot 應用尚未取得同樣的成功。儘管微軟能夠使用 OpenAI 的最新模型,並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宣傳,以及對 Copilot 進行包括語音和視覺功能在內的設計更新,但通常排名甚至不在前 100 名應用之列。爲此,納德拉正尋求通過微軟自身的 AI 研發而非僅依賴 OpenAI 來提升其市場地位。

除了改進 AI 模型,微軟今年還計劃投資 800 億美元用於建設數據中心,以支持 AI 相關的工作負載。納德拉表示:

我們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將自身定位爲未來每個工作負載都能像 ChatGPT 一樣。同時,在 AI加速器、存儲和計算之間存在着一定的平衡比例,這是我們正在努力協調的。這就是我們資金的主要投向,而且即使不考慮 AI 的因素,我們的雲計算業務也在持續增長。

M5 iPad Pro 或將今年發佈

據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爆料稱,新款 iPad Pro 已進入後期高等級測試階段,蘋果計劃爲其配備 M5 芯片。

報道指出,M5 iPad Pro 的具體代號爲 J817、J818、J820 和 J821,並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投產。同時,蘋果已經開啓了搭載自研基帶的 M6 芯片進行早期工作,目標預計在 2027 年推出。

此外,Gurman 還透露了其他搭載 M5 芯片的產品:

M5 MacBook Pro 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更新,發佈時間或與 M4 / M3 版 MacBook Pro 的一致;

M5 MacBook Air 也已經在開發的路上,儘管 M4 版本的本月纔剛發佈;

此外,Gurman 還表示,MacBook Pro 在 M5 / M6 版本上或將不會迎來大改款。

OPPO Find X8 系列新品外觀公佈

凌晨,OPPO 官方正式更新並公佈了 OPPO Find X8 系列新品外觀及版本信息:

三款新品均採用大面積圓形攝像頭 Deco,其中 Find X8s 攝像頭排布爲方形對稱,Find X8 Ultra 與 Find X8s+ 保持棱形矩陣排布;

均配備直角中框以及全新的多控鍵;

FInd X8s 將提供落櫻粉、月光白、海島藍、星野黑四款配色,Find X8s+ 提供月光白、星野黑、風信紫;Find X8 Ultra 則提供月光白、晨曦微光、星野黑;

內存方面,Find X8s 提供 12 / 16GB + 256 / 512GB 以及 16GB + 1TB 版本;Find X8s+ 提供 12GB + 256GB、12 / 16GB + 512GB 以及 16GB + 1TB;Find X8 Ultra 提供 12GB + 256GB、16GB + 512GB 以及 16GB + 1TB 衛星通信版。

此外,OPPO Find 產品負責人周意保還公佈了一系列 OPPO Find X8s 系列及 X8 Ultra 的磁吸配件周邊,具體來看:

OPPO Find X8s 將擁有藍、綠、黃、深藍、粉多款配色的磁吸手機殼,支持無線充電;OPPO 還爲 Find X8 Ultra 定製了輕薄凱夫拉磁吸保護殼,此外還有一款帶數據線功能的掛繩手機殼;

還將推出 OPPO 磁吸生態 2.0 的直充寶和磁吸散熱背夾。

另據周意保透露,OPPO Find X8s 將配備天璣 9400+;搭載 5,700mAh 電池,支持 50W 無線充;機身厚度僅爲 7.7mm,重量約爲 179g,同時擁有 Find X8 同款優秀影像。

一加小屏旗艦預熱

近期,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發文預熱旗下小屏旗艦產品,並向網友發出“什麼場景最需要小屏手機”“小屏手機什麼體驗需要優化”。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網絡傳出一張疑似一加小屏旗艦的背部圖片。從圖片中可以看出,該款機器採用前後直板 + 直邊中框的設計,攝像頭 Deco 爲近乎正方形的機身同色模組,採用多分區的設計。

抖音首次公開推送算法

近日,抖音的“安全與信任中心”網站上線,其中該網站首次公開了抖音推薦算法原理。

抖音介紹,平臺通過對用戶的行爲(點擊、瀏覽、喜歡等操作),構建個性化的推薦模型,並通過深度學習推薦模型和神經網絡進行結合,從而搭建用戶的獨有推薦算法。

其中抖音揭露了其推薦算法主力模型之一的 Wide&Deep 模型:Wide&Deep 是由單層的 Wide 部分和多層的 Deep 部分組成的混合模型,具有“記憶能力”“泛化能力”兩個特點;其與協同過濾算法共同搭配使用,補足了後者“泛化能力差”這一弱點。

此外,抖音還公佈了其雙塔召回模型:把用戶和內容都轉化爲數學空間裏的一個個點,爲用戶和內容貼上了獨特的“數字標籤”,並進行二次學習及進行推送。

老黃最愛,餐廳 Denny’s 推出英偉達聯名套餐

日前,美國連鎖快餐店 Denny’s 餐廳宣佈與英偉達聯名推出限時套餐:Nvidia Breakfast Bytes,並以此致敬英偉達 CEO 黃仁勳曾在該餐廳工作長達 5 年時間。

據悉,Nvidia Breakfast Bytes 售價 4.93 美元起,以招牌的四根全豬肉香腸,搭配四個該餐廳招牌的酪乳鬆餅以及一勺楓糖漿;熱量爲 520 大卡。

有趣的是,聯名期間 Dennys’s 還附了一份“完美之作指南”,講解了如何享用上述套餐,並且附上了黃仁勳的個人分享:

Denny’s 餐廳對我意義非凡,這裏教會我事無鉅細,皆需接近完美;當年在聖何塞 Denny’s 餐廳打工時,這份早餐支撐我度過漫長夜班,更孕育了英偉達的創業靈感。如今它重登菜單,堪稱我人生的全棧時刻!

該套餐在 Denny’s 餐廳中,以外賣、外送的形式供應,此外位於美國加州聖何塞的部分餐廳還提供堂食的服務;套餐限時供應至 5 月 13 日。

勃肯上海張園概念店開業

近日,德國勃肯鞋品牌 BIRKENSTOCK(勃肯)正式在上海開設張園概念店。

官方介紹,該門店在石庫門弄堂建築中打造,配合靈動的氣息巧妙融合歷史底蘊,延伸“自然行走”的生活美學。店內配有標誌性鞋牀和老上海傢俱。店內展示 1774 系列和全新 Boro 系列。

此外,門店還設置了足部健康瑜伽體驗課。

《塞爾達傳說》真人電影定檔

任天堂知名遊戲《塞爾達傳說》改編的真人電影宣佈定檔,將於 2027 年 3 月 26 日全球上映。

該片由韋斯·鮑爾執導,德里克·康納利編劇,主演陣容暫未公佈。製片方面,任天堂聯合 Arad Productions Inc 製作,索尼和任天堂注資併發行。

《塞爾達傳說》於 1986 年發行,講述在海拉魯王國,男孩林克拯救塞爾達公主、並打敗邪惡反派加農多夫的冒險之旅。

梁朝偉主演,電影《獵狐行動》定檔

梁朝偉、段奕宏主演的電影《獵狐行動》宣佈定檔,將於 4 月 4 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中國公安部經偵局獵狐專項行動小組跨境追捕被列入國際“紅通”名單的金融犯罪嫌疑人的故事;由張立嘉執導,張立嘉、夏侯雲姍編劇,梁朝偉、段奕宏領銜主演,夏侯雲姍、張傲月、歐嘉·柯瑞蘭寇等主演。

電影《新過關斬將》宣佈殺青

由斯蒂芬·金小說改編電影《新過關斬將》近日宣佈殺青,並定檔今年 11 月 7 日北美上映。

該片講述反烏托邦驚悚基調,設定在 2025 年,美國經濟一蹶不振,世界暴力事件日趨嚴重。男主角本·理查茲參加了參加一項競賽節目《過關斬將》,參賽者可以去到世界上任何地方,但要被僱傭來殺死他們的“獵人”追趕。

影片由埃德加·賴特執導,埃德加·賴特、邁克爾·巴考爾編劇,格倫·鮑威爾主演。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