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鋰市場仍在經歷劇烈的價格波動和供需變化,全年鋰價整體呈現震盪下行態勢,碳酸鋰價格從年初的9.7萬元/噸降至年底的7.52萬元/噸,行業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
近期,A股上市公司鋰企密集發佈財報,分化態勢明顯。鹽湖企業憑藉成本優勢在營利下滑的背景下仍保持盈利,部分鋰礦企業則陷入虧損。
3月31日,贛鋒鋰業(002460.SZ)向時代週報表示,面對鋰價的週期性波動,公司會持續推進降本增效工作,引入更多數字化、智能化工具提升效率,加大新品的市場開拓力度,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優質項目上。
“金主”入局,鹽湖板塊仍穩步盈利
在鋰鹽湖板塊中,鹽湖股份(000792.SZ)和藏格礦業(000408.SZ)均在2024年不約而同的迎來了“大金主”。到今年1月14日,中國五礦已成爲鹽湖股份實控人。而紫金礦業全資子公司紫金國際也正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取得藏格礦業控制權。
2024年,儘管營利均有所下滑,受益於鹽湖提鋰的成本優勢,鹽湖股份與藏格礦業還是在鋰產品價格下行的週期波動中保持了盈利。
2024年,鹽湖股份實現營收151.34億元,同比下滑29.86%;歸母淨利潤46.63億元,同比下滑41.07%;藏格礦業實現營收32.51億元,同比下滑37.79%;歸母淨利潤25.80億元,同比下滑24.56%。
目前,鉀產品佔鹽湖股份營收比重爲77.39%,鋰產品佔比僅爲20.32%。鹽湖股份現有碳酸鋰產能4萬噸,計劃2025年生產碳酸鋰4.3萬噸,其鋰產品毛利率爲50.68%。
2024年,藏格礦業的氯化鉀業務佔其營收的67.99%,而碳酸鋰僅佔31.43%。實現碳酸鋰產量1.16萬噸,銷量1.36萬噸,毛利率爲45.44%。
與鹽湖股份不同的是,藏格礦業的主要利潤來自於參股巨龍銅業貢獻的投資收益,這部分佔到了其歸母淨利潤的74.72%,約爲19.28億元。
藏格礦業表示,將正視產業週期波動,多模式推動青海、西藏地區鹽湖提鋰項目建設,爭做全球鹽湖提鋰領域的領軍者,爲新興產業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不過,時代週報注意到,藏格礦業旗下原定2024年投產的西藏麻米錯鹽湖項目有所停滯。在2024年年報中藏格礦業稱,全面推進西藏麻米錯項目施工準備與技術創新,爲項目高效落地奠定基礎。
分化明顯,鋰礦企業部分陷入虧損
鋰礦“雙雄”則在2024年雙雙陷入虧損。
受供需格局轉變、鋰產品市場波動的影響,鋰鹽及鋰電池產品銷售價格下跌。2024年,贛鋒鋰業營收189.06億元,同比下滑42.66%;歸母淨利潤爲-20.74億元,同比下滑141.93%。
此外,贛鋒鋰業2024年還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合計4.79億元。3月31日,贛鋒鋰業向時代週報指出,資產減值準備大部分是存貨跌價損失,鋰鹽板塊和鋰電板塊都有。
2024年,面對鋰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聯營公司SQM業績下降等多重不利因素,天齊鋰業(002466.SZ)營收130.63億元,同比下滑67.75%;歸母淨利潤-79.05億元,同比下滑208.32%。但實現了鋰化工產品產銷的逆勢增長。
在贛鋒鋰業的收入構成中,鋰系列產品佔其營收的63.56%,而鋰電池系列產品佔其營收的31.19%。較2023年,鋰電池系列產品佔比有所上升。
2024年,贛鋒鋰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51.61億元,同比增長3423.52%。系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以及支付的稅費減少所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減少66.26%,系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增加所致。
雖然主業承壓,但贛鋒鋰業並未停下產能擴張,其計劃於2030年或之前形成總計年產不低於60萬噸當量的鋰產品供應能力,將包括礦石提鋰、滷水提鋰、黏土提鋰及回收提鋰等產能。
目前,贛鋒鋰業旗下Goulamina鋰輝石項目一期已正式投產,Cauchari-Olaroz鹽湖項目在穩定產能爬坡過程中,Mariana項目一期也於今年初正式投產,預計今年下半年起Mariana項目將逐步穩定供應氯化鋰產品,PPG鋰鹽湖項目建設工作還在前期準備中,蒙金礦業加不斯鋰鉭礦項目預計今年完成產能爬坡並逐步達產。
對此,3月31日,贛鋒鋰業告訴時代週報,目前,行業供給增速已有所放緩,投資情緒降至低谷,資金投入愈發謹慎。基於此,我們預計行業資本開支將逐漸收縮,未來投資規模可能受到一定限制。2024年,公司也主動調整資本開支節奏,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滿足發展資金需求,並優先推進低成本、高回報項目的開發。
儘管2024年陷入虧損,但贛鋒鋰業仍將向全體股東分配紅利,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5元(含稅)。2024年,其母公司實現淨虧損1.47億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潤150.21億元,減去2024年度利潤分配16.10億元,截至2024年年底,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爲132.64億元。
另一鋰礦企業盛新鋰能(002240.SZ)也同樣面臨虧損,其2024年營收45.81億元,同比下滑42.38%;歸母淨利潤-6.22億元,同比下滑188.51%。
目前,盛新鋰能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惠絨礦業52.20%股權,惠絨礦業旗下的木絨鋰礦爲四川地區鋰礦品位最高的礦山之一,該礦山已取得自然資源部頒發的採礦許可證,生產規模爲300萬噸/年,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礦山的開發建設。
依託自有鋰礦資源,主營鋰雲母礦的永興材料(002756.SZ)在2024年則實現了盈利,其營收80.74億元,同比下滑33.76%;歸母淨利潤10.43億元,同比下滑69.37%。
從毛利率來看,各礦企分化明顯。2024年,贛鋒鋰業鋰系列產品毛利率爲10.47%,可能與其業務佈局廣泛有關;盛新鋰能鋰產品毛利率僅2.84%,在成本控制方面面臨較大挑戰;天齊鋰業鋰礦產品毛利率達63.71%,而鋰化合物及衍生品毛利率爲35.21%;永興材料的碳酸鋰毛利率爲36.65%,盈利能力較強。
今年以來,鋰價仍未出現明顯修復跡象。3月31日,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李攀告訴時代週報,近期碳酸鋰價格在7.3萬/噸~7.4萬/噸區間震盪且成交重心逐步下移。
“本輪鋰價沒有出現明顯回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隨着非洲礦的陸續到港,鋰礦價格下跌使得鋰鹽成本支撐進一步走弱。需求端4月排產不及月初的預期。在當前價格下,下游採買需求非常弱,碳酸鋰現貨價格反彈動力不足,盤面價格小幅修復後再度承壓。疊加當前可售庫存新高,市場近端並不缺貨,短期現貨價格繼續承壓”,李攀進一步指出。
“從基本面來看,4月仍然繼續累庫,鋰鹽價格承壓。後續需要關注老倉單註銷情況以及新倉單恢復速度,關注供給端是否會有新增變量出現。預計短期碳酸鋰價格圍繞7.2萬/噸~7.4萬元/噸區間窄幅震盪,重心或逐步下移。”
(文章來源:時代週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