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大廠悶聲賺麻了

虎嗅APP
03-29

出品|虎嗅黃青春頻道作者|商業消費主筆 黃青春頭圖|《賭神》劇照

可靈 AI 大放異彩,連帶着整個快手都支棱起來了。

3 月 25 日港股盤後,快手向市場遞上 2024Q4 及全年財務報告,幾個關鍵指標表現如下:

  • 2024 年營收同比增長 11.8% 達 1268.98 億元;調整後淨利潤大增 72.5% 達 177.16 億元;

  • 2024Q4 營收同比增長 8.7% 達 354 億元;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長 7.8% 達 47 億元;

  • 2024 年電商 GMV (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近 18% 達 1.39 萬億元;MAU(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 5% 首次超 7.36 億。

概言之,2024 年快手營收、淨利潤、用戶規模、GMV 均創新高,且連續八個季度(2023Q1-2024Q4)保持盈利——這意味着,快手的經營邏輯已經從過去虧損換增長切換爲關注利潤、提質增效的模式。

當快手與市場邏輯保持“步調一致”,國際投行都變得“和顏悅色”——高盛在一份研報中指出,如今 AI 投資將從硬件轉向應用層,建議超配快手這樣具備 AI 創新能力的公司——畢竟,移動互聯網正告別“燒錢換未來”的時代,市場轉而看重當下的盈利能力,快手則通過業務提效穩住了外界對其持續盈利的預期。

毫不誇張地說,快手演繹了一出三年逆襲的“爽劇”——2022 年,快手還因年虧近 60 億元受盡資本市場冷眼、被媒體唱衰;2023 年,快手便扛着萬億 GMV、百億盈利重回聚光燈下,給了市場一點小小的震撼;2024 年,各家大廠還在爲 AI“燒錢”造勢時,可靈 AI 悶聲營收破億。

可靈AI悶聲賺1億,圖生視頻全球第一

或許,部分讀者對快手的感知依舊停留在“下沉四大天王”階段(拼多多、快手、水滴籌、趣頭條),實際上 AI 戰略正對快手生長路徑完成重塑。

2024 年 6 月,快手視頻生成大模型可靈正式發佈文生視頻功能,因其驚豔的表現在國內外掀起討論熱潮——隨後的幾個月,可靈保持着以周爲節點的迭代速度,並以小步快跑的姿態在 2024Q3 衝破 500 萬用戶,累計生成超 5100 萬個視頻和超 1.5 億張圖片。

可靈的逆襲,無疑爲快手創造出“二次發育”的契機——尤其,當其他大廠仍在爲 AI 商業化場景抓耳撓腮時,可靈 AI 已經不動聲色營收破億——快手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程一笑在財報業績會上表示,可靈 AI 上線大半年累計營收超 1 億元,除 C 端用戶訂閱外,還面向 B 端商家提供 API(應用程序接口)接入等服務,並與小米、亞馬遜雲科技、Freepik、藍色光標等數千家國內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我們有信心,目前可靈 AI 的圖生視頻功能的綜合效果處於全球第一的位置。”程一笑分析,可靈 AI 正保持着全球領先的狀態,因爲快手在多模態大模型研發方面足夠聚焦,且堅決的整體策略。

不得不說,還真讓程一笑裝到了——財報發佈兩天後,3 月 27 日,全球知名 AI 基準測試機構 Artificial Analysis 發佈最新的全球視頻生成大模型榜單,快手可靈 1.6pro(高品質模式)以 1000 分的 Arena ELO 基準測試評分登陸圖生視頻(Image to Video)賽道榜首,Google Veo 2、Pika Art 分列榜單二、三名。

具體而言,在確定將視頻大模型作爲重點方向後,快手迅速將算法團隊與視頻理解領域的人才優勢轉化爲研發效能:

  • 算力方面,通過將算力聚焦在視頻大模型研發上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 算法方面,視頻生成模型的選型組合複雜度更高,需要更精準的技術判斷、系統化選型以及大量算法創新——這倒逼快手持續投入,推進算法創新。

隨後的財報電話會上,程一笑表示:公司將在未來 3 年甚至更長時間進行更大規模的資本支出及研發投入,希望通過可靈 AI 改造升級現有業務,同時創造 AI 視頻內容生產的新賽道,進一步保持快手(短視頻生產和消費社區)的領先地位。

這並非只是程一笑隨口立下的 Flag,從快手過去一年在 AI 上的投入也能看出其佈局的決心——財報顯示,2024 年快手研發開支達 122 億元,約佔全年總收入的 10%。

AI 最先賦能的當然是營收佔比最高的線上營銷業務。

一方面,受益於營銷客戶投放消耗增加,快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 20.1% 達 724.19 億元,整體營收佔比也提升至 57.1%。

其中,2024Q4 快手單季收入同比增長 13.3% 達 206 億元,甚至超過百度同期的 179 億元——要知道,百度曾是 BAT 時代的領頭羊,如今別說騰訊、阿里,其在覈心廣告收入上(季度)連快手都追不上了。

單 2024Q4 快手上的 AIGC 短視頻營銷素材及虛擬數字人直播解決方案日均消耗就超過 3000 萬元——據快手測算,AI 大模型預計可將客戶的短視頻營銷素材製作成本降低 60%-70%,甚至更多。

另一方面,外循環廣告延續回暖態勢,快手通過基建、算法、產品優化提高(線上化成熟行業)轉化效率。

期間,快手業務也存在一些微妙的變化,例如,品牌廣告向效果導向做了一些靠攏,這源於快手電商帶動廣告客羣豐富,擴大了效果導向客戶。

至於收入佔比排名第二的直播業務,2024 年同比下降 5.1% 至 370.61 億元,Q4 收入同比微降 2%至 98 億元,且已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降(降幅分別爲 8%、6.7%、3.9%、2%)。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業務高度受政策變化、監管意志影響,且與公司對直播生態的調整強相關,現已不再是快手戰略發力的方向,此處便不再贅述。

電商仍在向上觸探“天花板”

廣告與直播是快手過去敘事的商業支撐,但其他服務(含電商)纔是快手泵血的“新引擎”。

2024 年,快手其他服務(含電商)同比增長 23.4% 達 174 億元,全年 GMV 同比增長近 18% 達 1.39 萬億元;2024Q4 在雙十一加持下,電商 GMV 同比增長 14.4% 達 4621 億元,以場景貢獻來看:

  • 2024Q4 快手泛貨架 GMV 持續超大盤增長,整體 GMV 佔比達 30%;作爲對照,抖音泛貨架 GMV 整體佔比接近 40%。

  • 2024Q4 快手短視頻電商 GMV 同比增長超 50%,基本追平抖音短視頻場景 GMV 的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2024Q4 快手海外整體收入同比增長 52.9%,線上營銷收入同比大增 83.5%;其中,巴西電商業務訂單規模持續上升,補貼效率和運營效率也有所改善,推動 2024 全年快手海外營收翻倍,海外業務經營虧損亦大幅收窄 57.2%。

雖然,近兩年“電商存量論”甚囂塵上,即所謂新舊電商平臺已然進入零和博弈的“貼身肉搏”、任何增量都要從別人口中“搶食”——但虎嗅認爲,以抖音、快手爲代表的直播電商平臺短短四年就撕開了一個近五萬億的口子(2024 年抖音 GMV 約 3.43 萬億,快手 GMV 約 1.39 萬億),重塑的是場景心智、消費決策,而非單純的消費習慣。

尤其,消費者面對傳統貨架電商過於冗雜的信息,直播帶貨通過篩選價格、品質、款式逐漸構築起“渠道品牌”,形成差異化認知,使得直播電商仍有不俗的攀升空間——艾瑞諮詢測算預估,2024-2026 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CAGR)高達 18%。

此外,一位業內人士對虎嗅分析:“抖音是流量場,對用戶交付價值侷限於內容、缺乏客戶持續挖掘,喜歡把‘肉燜在鍋裏’;快手以人爲維度,流量私域屬性強,並不打壓流量外流——相比抖音,快手特色在於明顯的達人風格、與粉絲更強的互動,且快手平臺提升達人貨幣化率的空間更大。”

順着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電商業務在高頻、剛需、覆蓋面廣泛等特性加持下,不排除會超過廣告與直播業務,成爲快手商業化的核心支柱。

當然, 平臺商業化最終都要用戶生態託底——一方面,快手提升了組織效能和運營效率;另一方面,通過不斷優化算法、增加優質內容供給、提高內容匹配效率等手段,快手用戶粘性與社區活躍度“穩中有升”:

  • 先看用戶基本盤:Q4 快手 DAU(日活用戶數)同比增長 4.8% 達 4.01 億,MAU(月活用戶數)同比增長 5% 首次超 7.36 億——什麼概念,國內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兩小時,還能衝破 7 億 MAU 的產品,微信、抖音後面就是快手了。

  • 再看用戶粘性:Q4 快手 DAU / MAU 達 54.5%,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同比增長 5.8% 達 125.6 分鐘——試想一下,用戶日均停留兩小時的商業潛力——不僅能通過短視頻、直播對消費形成“俯衝”,還能迅速向本地生活滲透,與其他平臺展開一場“全面戰爭”。

在龐大的流量反哺下,快手用戶消費意願也進一步提升:內容、老鐵、生意構成了一個自洽的商業閉環:內容是承接人格化的載體、老鐵帶來信任與粘性、生意沉澱商業價值——2024Q4 快手電商月均買家數同比增長 10% 達 1.43 億,月活躍用戶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 19.5%。

很多人讀完上述分析可能有點懵:怎麼快手各項數據全都支棱起來了?

虎嗅認爲,這很大程度上源於,快手最近兩年心態有了明顯變化——此前幾年,快手疲於追進抖音的兇猛漲勢,無論業務節奏還是打法都在不同程度地“效仿”抖音;如今,快手不再盲目追趕抖音,並通過組織瘦身、戰略調整、押注AI,逐漸摸準了自身的發展節奏。

外界忽視的一點還在於:快手這幾年在短視頻、直播電商、短劇等業務上“死死咬住”頭部陣營,保證了基本盤的穩固,體現出強大的“產品韌性”及頑強的好勝心,可由於抖音的光芒過於耀眼,反而使得大家低估了快手。

#虎嗅商業消費主筆黃青春、黃青春頻道出品人,關注文娛社交、遊戲影音等多個領域,行業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新聞線索亦可郵件至 huangqingchun@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

4月28日,一起相聚新晉AI之城杭州,圍繞零售消費領域,聚焦快消、出海、鞋服三大場景,10+最新一手AI落地應用案例,探討AI應用趨勢與實踐,一起聊一聊AI到底能做什麼?能解決什麼問題?

我們請來了諮詢巨頭貝恩全球合夥人鄧旻,伊利CTO程國強、安克創新CIO龔銀、海底撈CGO周浩運、百果園副總裁王筱東等AI應用領先企業嘉賓,閉門分享真實的應用路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