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換電市場正迎來多家新能源巨頭的加速佈局,競相搶佔市場先機。
3月17日,比亞迪在超級e平臺技術發佈暨漢L、唐L預售發佈會上宣佈了“兆瓦閃充”技術的正式發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這是全球首個實現量產的乘用車全域千伏高壓架構,最高充電倍率可達10C,最大充電功率達到1MW(1000kW)。他強調,這是行業首次在充電功率上突破“兆”級單位,標誌着電動車補能正式邁入“兆瓦時代”。
就在同一天,寧德時代與蔚來汽車也達成重要合作,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聯合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的乘用車換電服務網絡。根據協議,雙方將依託各自在技術、管理、平臺和品牌等方面的優勢,順應全球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趨勢,加速推進換電網絡的建設與推廣。
對於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的這一系列舉措,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指出,充電與換電並非替代關係,而是互爲補充。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技術積累、市場定位和用戶需求,靈活平衡在充電和換電領域的投入。
“比亞迪在充電技術上已取得‘兆瓦閃充’的重大突破,但這並不意味着其會放棄換電領域的探索。與此同時,寧德時代與蔚來的合作雖然聚焦於換電網絡的佈局,但兩家公司同樣在關注充電技術的發展。企業可以利用快充技術來提升用戶體驗,緩解‘里程焦慮’,同時在特定場景下發揮換電模式的優勢,例如出租車、公交車等高頻使用場景,以及需要快速補能的用戶羣體。通過充電與換電的差異化發展,企業能夠在新能源市場中構建更具競爭力的補能體系。”柏文喜表示。
加速佈局充換電市場
3月17日晚間,比亞迪發佈了全新的超級e平臺,提出“油電同速”的口號,旨在讓電動車的充電時間與燃油車的加油時間一樣短。該平臺包括閃充電池、每分鐘約3萬轉的電機、1000伏電壓平臺和兆瓦級閃充系統,標誌着比亞迪在快充領域的重要突破。比亞迪計劃未來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超過4000個兆瓦閃充站,並將向社會資本開放技術,共同推動充電網絡建設。
就在比亞迪宣佈超充計劃的同一晚,換電領域的兩大巨頭也迅速展開行動。3月18日,寧德時代和蔚來共同宣佈,雙方已在3月17日晚間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攜手打造全球最大換電網絡,並推動行業技術標準的統一。根據協議,雙方將在統一電池標準的基礎上,深化換電網絡共享,推動換電服務的普及與升級。寧德時代將爲蔚來的換電網絡發展提供支持,蔚來旗下Firefly螢火蟲品牌後續開發的新車型也將適配寧德時代的巧克力換電標準和網絡,雙方換電網絡將採用“雙網並行”模式,以提升用戶換電體驗。
此外,寧德時代與蔚來還將聯合推動換電技術的國家標準制定和推廣,促進跨品牌、跨車型電池的兼容性,共同構建“電池研發—換電服務—電池資產管理—梯次利用—材料回收”的完整產業鏈閉環。在合作框架下,寧德時代還計劃對蔚來能源進行不超過25億元的戰略投資,進一步深化雙方在換電領域的合作。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換電市場主要由蔚來和寧德時代主導,形成了兩大換電聯盟。蔚來換電聯盟的主要成員包括廣汽、長安、吉利、奇瑞和中國一汽集團等;寧德時代換電聯盟則包括廣汽埃安、北汽、五菱和長安等。換電模式因其補能速度與燃油車加油相當,且在便利性上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受到蔚來和寧德時代的青睞,雙方均在該領域投入巨資以擴大市場份額。
爲推進換電業務,寧德時代成立了專門的換電公司——時代電服。按照規劃,“巧克力”換電今年將建設1000座換電站,初期由時代電服獨立建設;中期目標是建成1萬座換電站,這部分將由時代電服與生態合作伙伴共同建設;最終目標是建成3萬座換電站,數量將與目前全國加油站規模相當,並通過社會資本共同建設。
與此同時,蔚來也在持續虧損的背景下堅持投入換電業務。截至目前,蔚來已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2427座換電站。蔚來董事長李斌曾表示,爲實現6000座換電站覆蓋600萬名用戶的目標,至少需要150億元的投資,這意味着每座換電站的平均成本約爲250萬元。
然而,換電模式高額的投入和盈利難題使得蔚來與寧德時代的合作幾乎成爲必然選擇。換電與超充作爲新能源汽車補能的兩種主流模式,各具優勢,但也存在分歧。超充陣營普遍認爲,換電模式存在兼容性問題,難以在市場上大規模推廣;而換電陣營則認爲,充電與換電並非替代關係,而是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業如何在超充與換電之間平衡發展,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餘豐慧指出,在兆瓦級快充和換電服務網絡同步推進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企業應根據市場需求和技術成熟度進行差異化投入和佈局。對於城市用戶而言,兆瓦級快充可以提供類似燃油車加油的便捷體驗,滿足快速補能的需求;而換電技術則更適合運營車輛和長途運輸場景,有助於提升車輛運營效率。因此,企業需要根據不同的細分市場,制定針對性的策略,並在技術研發、市場推廣和資源配置等方面做好平衡,以實現可持續的市場競爭力。
業績分化與充換電市場激烈博弈
儘管比亞迪與寧德時代在充換電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但兩家公司在業績表現上正呈現出明顯的分化趨勢。
3月24日,比亞迪發佈的2024年年報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公司2024年實現營收7771.02億元,同比增長29.02%;歸母淨利潤402.54億元,同比增長34.00%。各項核心經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顯示出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保持穩健發展的態勢。
在國內市場,比亞迪通過加速推出新車型和優化產品結構,精準滿足消費者對新能源車型日益增長的需求,推動了市場份額的持續提升。在海外市場,公司加快本地化佈局,增強品牌知名度的同時,也在多個地區實現了市場突破,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力。
比亞迪的持續增長與其在技術創新上的高投入密切相關。2024年,公司在研發方面投入542億元,同比增長36%,遠超同期淨利潤。在2011年至2024年的14年間,比亞迪有13年的研發投入超過當年淨利潤,顯示出公司在技術創新上的堅定投入和長期戰略眼光。這種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不僅增強了比亞迪在電池、動力系統和智能化領域的技術優勢,也爲其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比亞迪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寧德時代的業績表現。根據寧德時代發佈的2024年年報,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爲3620.12億元,同比下降9.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507.44億元,同比增長15.01%。
營收下滑的背後是電池產品價格的調整。寧德時代在業績預告中解釋稱,儘管公司電池產品銷量有所增長,但由於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下降,公司相應下調了產品價格,導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不過,毛利率的提升支撐了利潤的增長。2024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的毛利率爲23.94%,同比增加5.81個百分點;儲能電池系統的毛利率爲26.84%,同比增加8.19個百分點。雖然電池材料及回收與電池礦產資源業務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但這兩部分業務的收入合計佔比不足10%,因此對整體盈利能力的影響有限。
市場對於兩家公司的業績分化迅速作出了反應。比亞迪的市值已實現對寧德時代的反超。截至3月28日收盤,比亞迪股價下跌1.03%,報382.5元/股,市值達1.15萬億元;同期寧德時代股價下跌0.8%,報256.8元/股,市值爲1.13萬億元。比亞迪在A股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中位列第九,而寧德時代排名第十一。
以收盤價計算,比亞迪的市值已較寧德時代高出約200億元。這是自2018年6月15日以來,比亞迪首次在市值上超過寧德時代,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比亞迪強勁增長前景的認可。
然而,充換電市場的競爭對於比亞迪和寧德時代而言,仍然充滿挑戰。兆瓦級充電技術和換電網絡的擴展,不僅關乎補能效率的提升,還涉及如何平衡電網負載和降低基礎設施建設成本。
餘豐慧指出,政府、企業和電網運營商需要緊密協調,共同推動充換電市場的健康發展。政府可以通過規劃和資金支持,加速充電樁和換電站的佈局;企業則需注重技術創新,提升充電效率並減少對電網的壓力;電網運營商應優化電網管理,採用智能電網技術平衡負荷。此外,還可以探索分時電價機制,鼓勵用戶在電網負荷較低的時段進行充電,進一步緩解高峯期的供電壓力。只有通過政府、企業和電網運營商的合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