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日前,海底撈(6862.HK)公佈2024年度業績報告,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27.55億元,同比上升3.1%;淨利潤47.00億元,同比增長4.6%;收入、淨利潤實現連續兩年增長。
在整體向好的情況下,經濟導報記者也從業績報告中發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數據:2024年海底撈自營餐廳減少了19家,新增13家加盟餐廳;自營餐廳平均翻檯率4.1次/天,較前一年的3.8次/天有所增長;顧客人均消費97.5元,較前一年的99.1元有所減少。截至2024年底,海底撈共有13.72萬名員工,較前一年減少員工約1.65萬名,但員工成本卻從130.40億元增加至141.13億元。
01
13家加盟餐廳落地,加盟業務貢獻1670萬元收入
受政策推動與行業復甦影響,海底撈2024年全年共接待顧客4.15億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10萬人次,較上年增加4.5%,平均翻檯率達到4.1次/天。
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到,海底撈保持相對穩健的擴張速度,同時繼續調整優化門店。2024年,海底撈品牌新開62家餐廳,其中自營餐廳59家,加盟餐廳3家,重啓2家前期關停的海底撈餐廳,全年關閉或搬遷70家餐廳。
截至2024年底,海底撈品牌共經營1368家餐廳,其中自營餐廳中國大陸地區共1332家,港澳臺地區共23家,自營餐廳數量較2023年減少了19家;由於2024年放開了加盟業務,截至年底加盟餐廳共13家。
對於年報中披露的新開加盟餐廳3家,但年底加盟餐廳共13家的問題,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到,海底撈是把部分自營餐廳轉爲了加盟餐廳。年報顯示,海底撈加盟業務2024年貢獻的收入爲1670萬元。
海底撈方面則表示,13家加盟門店的審覈與落地,初步驗證了加盟模式在規模化佈局中的可行性。同時,加盟模式實施以來,下沉市場展現出強勁需求,超70%的加盟申請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其中有不少來自縣級城市。
爲了確保加盟商質量與加盟店經營水平,海底撈建立了涵蓋資質審覈、運營能力評估、長期發展匹配度的三輪篩選機制,從源頭保障門店服務質量與品牌調性。“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持質量優先、穩中求進的原則,優化區域資源協同與培訓支持體系,穩步推進優質加盟網絡佈局。”海底撈在財報中表示。
02
員工減少約1.65萬人,員工成本增加近11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海底撈2024年推進實施“紅石榴計劃”,旨在鼓勵孵化和發展更多的餐飲新品牌,截至2024年末,海底撈集團通過內部創業創立了包括焰請烤肉鋪子、火焰官、小嗨火鍋等11個餐飲品牌共計74家門店,覆蓋正餐、簡餐、快餐等不同消費場景。
受益於以上創新餐飲品牌及露營火鍋、校園火鍋、企業火鍋等多種餐飲場景的貢獻,2024年海底撈其他餐廳收入4.83億元,同比增長39.6%。
年報數據顯示,海底撈的員工成本從2023年的130.40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141.13億元,增幅約爲8.2%;員工成本佔收入的比例,由2023年的31.5%增至2024年的33.0%。海底撈表示,這主要是由於公司提高員工整體薪資福利水準,並增加了若干崗位人員,以更好地激勵員工和提升顧客體驗。
提高員工整體薪資福利水準、增加崗位人員導致員工成本增長這很容易讓人理解,不過,從年報數據看,2024年海底撈的員工數量是大幅減少的。
據披露,海底撈截至2024年底共有137178名員工,而截至2023年底的員工數量爲153747名,也就是說,1年間海底撈員工數量減少了16569名。
而從員工成本具體項目來看,董事薪酬爲16157.5萬元,比上年的9829.1萬元,增長了64.38%;其他員工薪金和其他津貼爲115.68億元,增加了約7.45億元;員工福利10.85億元,增加了約1.02億元;退休福利計劃供款12.97億元,增加了約1.62億元;股份支付費用爲136.8萬元。相對來說,董事薪酬漲幅最大。
版權 | 山東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