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開啓的第五個十年,聯想將其定義爲人工智能的十年。
本文爲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據IPO早知道消息,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於3月31日舉行的聯想集團2025/26財年誓師大會表示,即將收官的2024財年,將是聯想歷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
這一年,面對重重挑戰,聯想絕大部分業務都取得了超越市場的業績。前三個季度的營業額年比年增長了21%,淨利潤年比年提升了 70%。
面對新的財年,楊元慶也提出了四大目標:
•勇立混合式人工智能變革的潮頭,成爲個人智能和企業智能的領導者
•推動所有業務集團的營收實現年比年雙位數的快速增長
•加大多元引擎的馬力,MBG和ISG都要實現20%以上的營收增長,併爲公司帶來可持續、實質性的利潤貢獻
•打造業界最均衡的業務組合,繼續提升盈利能力,創造公司營收的歷史新高
2024年,聯想剛剛度過40週年紀念,而即將開啓的第五個十年,聯想將其定義爲人工智能的十年。
這意味着,聯想要執行的戰略、投入的資金、打造的能力、推出的產品與方案、塑造的品牌以及培育的文化,都將圍繞這一主題展開—— 讓人工智能惠及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個人。
楊元慶稱,這也意味着,聯想將第五次創業——新的“創業5.0”時代!
“最好”的年份
楊元慶對即將過去的財年做了進一步詮釋,其中:
聯想IDG業務穩坐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第一,將與第二位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拉大到了5個百分點,而且保持了行業領先的盈利能力。聯想智能手機業務繼續盈利性增長,在保持拉美和北美市場傳統優勢的基礎上,向歐洲-中東-非洲以及亞太市場大力拓展,在中國以外市場的排名上升到了第五位。
聯想ISG業務在前三季度超過60%的超高速增長的帶動下,第三季度成功實現了盈利,正在向可持續的盈利性增長邁進。多年前,聯想看準雲計算蓬勃發展的機會,從無到有打造了CSP雲基礎設施業務,將其發展成爲今天近100億美元的業務。這樣的業務規模,疊加獨特的ODM +模式和能力,將極大助力E/SMB企業基礎設施業務的提升。
聯想SSG業務保持了高增長和高盈利,在傳統支持服務業務繼續跟隨硬件業務穩定增長和獲取高盈利的同時,牢牢把握AI帶來的新機遇。自去年10 月發佈聯想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以來,聯想已經推出了多個通用解決方案,並且在不同的行業領域打造了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由此帶動了方案和服務業務的高增長。
聯想創投作爲公司科技的瞭望塔,一直緊密圍繞公司戰略佈局投資早期核心科技,響應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式發展,已有近20家被投企業支持聯想混合式人工智能戰略的加速落地,包括頭部新算力企業和基礎模型企業。過去5年,聯想創投每年爲公司穩定貢獻超過12億人民幣的投資收益。
楊元慶表示,“最好”的年份,不僅體現在業績中,也體現在聯想卓越的運營和領先的創新。
卓越運營的核心之一,是特有的ODM+模式。聯想將自有工廠與外包製造相結合,既能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加強成本競爭力,又能對標行業最佳實踐,引進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
卓越運營的另一個核心,是聯想特有的“全球資源、本地交付”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球的優勢資源進行統一配置,包括資本、人才、研發、供應、製造等等。與此同時,又打造貼近本地市場的營銷、交付和服務,面向客戶實現本地化的“最後一公里”。既能夠達到更高的客戶滿意度,更好地合規和就地創造社會價值,也有助於實現更加韌性、安全的運營。
聯想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前三季度同比增長了10%,聯想聚焦於混合式人工智能的創新研發。在個人智能領域,聯想領跑全球AI PC市場,正在構建跨設備、跨生態的超級智能體,設備形態的創新也是層出不窮,卷軸屏、摺疊屏、透明屏、2D/3D融合屏、太陽能供電PC,在CES、MWC上大放異彩。而在企業智能領域,聯想的海神液冷解決方案持續引領行業,AI服務器已經落地,還打造了萬全異構智算平臺。聯想還在圍繞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的框架,打造企業超級智能體和智慧城市超級智能體,從而推動行業和社會的智能化轉型。
楊元慶稱,最好的“年份”,也源於聯想無可匹敵的多元化人才,以及無可比擬的包容性文化。
第五個十年的全景藍圖
楊元慶詮釋了聯想第五個十年的全景藍圖——人工智能的十年,聯想要執行的戰略、投入的資金、打造的能力、推出的產品與方案、塑造的品牌以及培育的文化,都將圍繞這一主題展開 —— 讓人工智能惠及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個人。
聯想將聚焦於混合式人工智能。客戶需要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必須要同時滿足有效性、效率、響應速度、安全/隱私保護和可持續性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僅有公共智能無法滿足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的需求。只有將基於個人數據和知識,能夠熟悉用戶使用習慣、感知用戶環境和狀態、理解用戶意圖和保護用戶隱私的個人智能,與基於企業的私有數據和知識庫,部署在企業私有云或本地數據中心,同企業的各種數字化系統無縫融合,進行智能化運營和決策的企業智能,與公共智能相結合,共存互補,混合並用,纔是人工智能普及普惠的必由之路。這就是聯想對於“混合式人工智能”的定義。
個人智能的第一步就是AI PC。
2024年,聯想開創性的定義了AI PC五大特性,它是將個人計算升級爲個性化人工智能的里程碑式產品,在這場羣雄逐鹿的競賽中,聯想已經脫穎而出。
三年後,AI PC 將佔全球PC銷量的80%以上,這對聯想來說是巨大的增長機遇。
但這僅僅是第一步。如今,個人智能體最好的計算平臺是AI PC、家庭服務器,但個人數據又更多產生或保存於像手機、眼鏡、指環這樣的貼身終端,如何讓散落在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自由,但安全地傳輸並被整合形成個人數據庫、知識庫,用具備相對更強計算力的用戶可信計算設備去產生用戶想要的智能結果,同時又能連接公有云上的公共智能呢?
楊元慶給出答案——個人超級智能體。
聯想個人超級智能體將爲用戶提供跨設備、跨生態,理解用戶意圖,保護用戶隱私的個性化自然交互體驗。它可以統一訪問、提取、篩選、共享和集中管理用戶所有設備上的個人信息和知識,並運用不同的模型在不同的應用領域實現智能。
這是個人智能的關鍵一步。聯想將構建端到端的大模型技術棧和智能體開發技術棧,通過模型定製、模型部署、模型推理加速、提示詞優化和壓縮、多智能體協作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最終實現“端雲協同”的混合式個人智能。
有了個人超級智能體,意味着距離聯想提出的“個人智能雙胞胎”終極目標更近了一步。個人智能雙胞胎將熟知你的經驗偏好,模擬你的推理模式,爲你推薦適合的方案,甚至在得到你授權的前提下,代你採取行動,時刻相伴,如影隨形。
受益於算力增強和模型優化,端側智能的進步速度將呈現指數級躍升。聯想12個月前發佈了第一代AI PC,楊元慶透露聯想很快就將發佈全新一代產品,屆時大家將會看到本地人工智能推理能力的巨大飛躍,其水平甚至能夠媲美OpenAI o1-mini,對計算的需求則從龐大的數據中心機房降低到了僅僅只是一臺AI PC。
除了個人智能,在企業智能領域,聯想同樣提出明確的路線圖。
聯想打造企業智能的第一步是基於“端-邊-雲-網”構建部署混合式基礎設施,其中雲包括了公有云與私有云。混合式基礎設施支持數據的採集、存儲與處理,數據被傳輸至混合雲,用於企業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待模型訓練成熟後,就能在邊緣側或端側進行部署,從而實現推理運算。
有了混合基礎設施的支撐,就可以基於企業數據和知識庫,通過模型工廠和智能體平臺,使用不同的模型和工具來開發通用及垂直行業解決方案,構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應用庫或“圖書館”,從而釋放聯想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的潛力,最終實現企業智能雙胞胎的願景。
現在聯想要做的就是在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的框架下,增強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利用BLP工具,充分發揮聯想內部既有技術、產品和開發能力的優勢,快速建設需要掌握和補齊的短板,並且更加深入和廣泛地與具有互補優勢的第三方合作。
楊元慶在大會上表示,聯想正攜手英偉達、微軟、SAP、阿里、字節以及其他行業生態夥伴,打造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具優勢的優勢集。
與此同時,DeepSeek等創新技術的出現,使得實現智能的算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讓人工智能加速走下雲端,變得觸手可及,還可以靈活定製。因此,企業級人工智能的部署和應用將大大加快,聯想ISG和SSG都將迎來AI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及服務爆發式增長的機遇。
楊元慶稱,要牢牢把握這一契機,在新技術的基礎上打造出聯想自身的差異化優勢。同時,機遇不止這些。
與Alat建立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爲聯想在沙特乃至中東-非洲地區的業務增長敞開了一扇大門,並將助力聯想進一步拓展全球佈局,增強供應鏈韌性。楊元慶在財報會上曾表示,“通過此次戰略合作,中東地區業務達到整個聯想總收入的接近10%,(如果按照集團去年全年營收來算的話)那就是60億美元,這很了不得”。
在與F1成功合作的基礎上,聯想已經正式成爲國際足聯的官方技術合作夥伴。今年,聯想的領先技術和解決方案將在24站F1比賽中一試牛刀,而明年更是要在男足世界盃賽場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