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表港交所!千億飲料巨頭業績雙增後的出海野望

大河財立方
04-04

【大河財立方 記者 王寧寧 深圳報道】“能量飲料第一股”東鵬飲料向港股二次上市邁出了重要一步。

4月3日下午,港交所官網顯示,東鵬飲料已遞交IPO申請書,目標直指全球化,“A+H”上市隊伍有望再添一位千億市值選手。

2024年,東鵬飲料營收與淨利潤雙增,爲其衝刺二次上市贏得了一波好感。但功能性飲料營收佔比仍超八成,短期內單一品類獨大的局面不會打破,產品多元化戰略仍然面臨挑戰。

東鵬飲料上市路:從瀕臨破產到千億飲料巨頭

東鵬飲料發展背後,是創始人林木勤30多年的奮鬥史。

官網顯示,東鵬飲料成立於1994年,前身是深圳市東鵬飲料實業公司(下稱東鵬實業),2003年東鵬實業瀕臨破產,時任東鵬實業銷售總經理的林木勤,接手買下公司的品牌和生產設備,繼續做飲料。

2003年,東鵬實業完成企業改制。東鵬特飲問世於1997年,但彼時中國紅牛發展正盛。東鵬飲料崛起是從2009年起,林木勤推出帶有防塵蓋的瓶裝東鵬特飲,以紅牛平替價格切入市場,在廣東區域率先鋪貨。

2016年前後,功能飲料市場格局發生變化,“紅牛”內部版權矛盾逐漸顯現,市場競爭態勢也隨之發生改變。那時的東鵬飲料,簽約謝霆鋒爲代言人,喊出“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的宣傳語,同時開啓全國化戰略,推出沿用至今的500ML瓶裝東鵬特飲。

2021年東鵬飲料登陸A股主板上市,被稱爲“能量飲料第一股”。2025年4月3日,東鵬飲料又向港股發起衝刺。截至4月4日,公司A股總市值1347.35億元。

財報顯示,根據尼爾森IQ數據,按銷量計,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自2021年起連續4年排名第一,全國市場份額從2023年的30.9%增長到2024年的34.9%。

2024年,東鵬飲料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爲158.30億元和33.2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0.62%和63.08%。

對於業績顯著增長,東鵬飲料在2024年財報中表示,主要由於公司不斷優化產品和客戶結構,積極拓展全國市場傳統渠道,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覆蓋範圍等。

此前,“紅牛平替”讓東鵬飲料一路崛起,但依賴於單一品類難以打開高成長性,東鵬飲料的產品多元化問題仍待解決。

超八成收入來源東鵬特飲,多元化戰略面臨挑戰

多元化、拓展新增長曲線是東鵬飲料資金投向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3年1月,東鵬飲料推出電解質飲料“東鵬補水啦”之後,2024年,東鵬飲料又提出“1+6”多品類戰略,“1”指核心產品東鵬特飲,“6”是電解質飲料、咖啡飲料、無糖茶、雞尾酒、椰汁及大包裝六大品類。

從年報情況來看,東鵬飲料多元化戰略初顯成效,但依舊面臨挑戰。2023年至2024年,東鵬飲料電解質飲料營收分別爲3.93億元、14.95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爲3.5%和9.4%。其他新品類,如無糖茶、果汁茶等產品,暫時還未打出知名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東鵬飲料高度依賴東鵬特飲這一大單品,一旦該產品市場需求下降或出現質量問題,將對公司整體業績產生影響。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東鵬特飲的營收分別爲82.11億元、103.54億元、133.0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爲96.6%、91.9%、84.0%。這對於想借港股上市探索海外市場的東鵬飲料而言,功能性飲料一家獨大的局面,短期內可能繼續維持。

“從2024年東鵬補水啦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出,東鵬飲料已經在試圖打造第二增長曲線,但距離真正形成結構性平衡,還有距離。”努曼陀羅(麗江)管理諮詢合夥企業執行事務合夥人霍虹屹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東鵬飲料佔據了“提神”場景,接下來要進入“運動補水”“日常養生”等多元需求地帶,不是推出一款新品就能解決,需要一整套品牌策略、渠道系統和供應鏈的適配和重構。

在電解質飲料市場,東鵬飲料需要與老牌選手元氣森林“外星人”,以及從運動飲料類跨界電解質水賽道的種子選手農夫山泉尖叫、達能集團脈動等多個品牌競爭。

記者注意到,在新品驅動下,東鵬飲料不斷強化營銷,與之相對應的銷售費用不斷增長。2024年東鵬飲料銷售費用爲26.81億元,同比增長37.09%,同期東鵬飲料研發費用雖同比增長15.22%,但體量僅有0.63億元。

關於東鵬飲料赴港上市計劃等情況,4月3日下午,大河財立方記者致電並向東鵬飲料發送採訪提綱,截至發稿暫未獲回覆。

赴港上市謀全球化,消費類企業“出海”提速

“2025年公司將乘勝追擊,計劃豐富‘東鵬補水啦’的口味選擇,推出更多規格包裝。”近日在東鵬飲料業績說明會上,記者以投資人身份提問,東鵬飲料副總裁、董祕張磊回答表示,將以核心產品東鵬特飲作爲先鋒,有序推進“東鵬補水啦”等適配產品出口業務,佈局全球市場。

“東鵬飲料一直踐行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和多人羣戰略,用於匹配可持續發展。但現在市場變了,消費者比較‘喜新厭舊’,並不反感新品牌。”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說,關鍵是品牌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企業要考慮整個產品線的均衡度。

以農夫山泉爲例,2024年公司茶飲產品營收167.45億元,同比增長32.3%,單品類營收已經超過了包裝飲用水產品;功能性飲料收益達到了49.32億元。

就茶飲賽道而言,2024年農夫山泉旗下品牌東方樹葉,在不同季節限定迴歸了“龍井新茶”“桂花烏龍”等單品,功能性飲料“尖叫”推出乳鈣型、茶氨酸型新口味,線下開展“尖叫新口味上場”籃球校園行派新品等活動。

記者注意到,不少新茶飲品牌和飲料企業都在爲出海做準備,將海外市場作爲新增長空間。2024年,東鵬飲料已將產品出口海外25個國家和地區,並在越南、印度尼西亞建立子公司,正在建設的海南和昆明基地也是爲面向東南亞市場做佈局。農夫山泉也表示,2025年將繼續加強探索海外市場。

但講好“出海”故事,並非易事。記者梳理財報發現,農夫山泉2024財年約99%的收益均來自中國內地客戶。

“當下國內飲料市場逐漸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港股帶來的‘國際身份’升級,對任何一個立志於全球化的消費品牌而言,都是關鍵一環。”霍虹屹表示,出海要面對更爲複雜的文化差異、消費偏好,僅靠一款單品是遠遠不夠的。

霍虹屹認爲,中國飲料品牌要建立全球競爭力,需要完成三重轉型,從賣產品轉型到輸出文化,從本土邏輯到全球視角,從渠道驅動到品牌驅動。“消費類企業想要掘金東南亞市場,就需要企業去讀懂東南亞人們的生活節奏、健康觀念,甚至是社會文化,推出的產品纔會聚焦於用戶需求。”

責編:陳玉堯 | 審校:張翼鵬 | 審覈:李震 | 監審:萬軍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