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25%進口車關稅生效前夕,美國車市掀起了一場搶車潮。
各大車企紛紛亮出一季度亮眼成績單。通用汽車(GM)披露其第一季度銷量同比激增17%,其中零售銷量上漲15%。現代汽車和起亞均創下季度銷量新高,福特、豐田和本田也分別報告不同幅度的增長,尤其是3月銷量環比大幅走高。
多家分析機構此前已預測,特朗普政府宣佈的進口車新關稅,已促使大量消費者提前下單,以避開潛在的漲價潮。JD Power數據分析部門總裁Thomas King表示:
“3月的強勁表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消費者加速購車,試圖搶在關稅落地前鎖定低價。”消費者趕集式買車
3月31日是美國車企提交季度交付數據的時間節點。從披露數據來看,熱門車型銷售普遍表現亮眼:
通用旗下韓產小型SUV Trax銷量暴漲57%,而這款車將從4月3日起被徵收25%關稅;
電動車型也在衝刺:通用墨西哥產的Blazer和Equinox EV銷量幾近翻番;
福特零售銷量一季度上漲5%,3月同比勁增19%;
現代一季度交付量同比上漲10%,其中3月單月增幅達13%;
起亞一季度銷量上漲11%,Sportage與新款K4車型備受追捧;
本田CR-V在3月增長24%,一季度上漲9%。
另外,特斯拉即將在本週三公佈全球交付數據。美東時間週二,該公司股價盤中漲近7.1%。
經銷商也明顯感受到這波搶購熱潮。美國俄亥俄州經銷商Rhett Ricart透露:“消費者表現出強烈的‘現在就買’的緊迫感,我們已經提前收到更多庫存以應對需求。”目前,全美經銷商平均庫存可支撐60至90天的銷售。
特朗普政府即將對所有乘用車進口徵收25%關稅,而這類進口車目前佔據美國市場約一半份額。儘管一些車型是在美國本土生產,即使是那些“並非進口”的汽車,通常也會使用大量非美國製造的零部件,而這些零部件同樣可能被徵稅。
此前報道稱,美國多家大型汽車製造商正緊急遊說政府,希望將部分價格敏感的低成本零部件排除在關稅清單之外。根據安德森經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全面徵稅可能使每輛車的製造成本上漲高達1.2萬美元。對於售價原本就有限的中低端車型而言,這或將直接擊穿利潤紅線,迫使部分車型退出美國市場。梅賽德斯或削減入門車型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透露,梅賽德斯奔馳正考慮縮減在美銷售的入門級車型,如GLA小型SUV(起售價在4萬美元左右)。原因在於,這些售價相對較低、利潤本就不高的車型若強行承接25%的關稅,恐將陷入虧損。
知情人士稱,梅賽德斯尚未做出最終決定,仍可能根據徵稅實施情況改變方針。他們表示,華盛頓缺乏明確的指導,導致高管們感到沮喪,不知道如何應對。
美國仍是梅賽德斯全球業務的重要市場,特別是在大型SUV這一高利潤細分領域。與其冒險硬撐,梅賽德斯更傾向於將資源轉投利潤更高的大型SUV和旗艦轎車等高端產品。
在CEO Ola Källenius主導下,梅賽德斯近年持續將品牌向“上”做,聚焦S級等頂級車型的產能和資源分配,逐步淡化緊湊型車型在全球市場的比重。
受全球電動車需求放緩影響,梅賽德斯已推遲了全面轉向電動車的時間表。今年2月,公司重申將繼續投資內燃機車型,並預計利潤率將受到“激烈市場競爭、貿易緊張局勢及消費者偏好轉變”多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