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落地引進戰略股東,國華(00370)迎接“人形機器人”商業化

智通財經
04-03

雖然被VC投資人朱嘯虎波冷水,人形機器人依舊被大部分投資者看好,這或許是財務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最大差別,沒有高瞻遠矚及長遠眼光。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近日朱嘯虎對媒體表示,具身智能商業路徑還不清晰,尤其是人形機器人,認爲目前市場需求主要爲研究用途,不具有可持續的商業化價值。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後知名私募投資機構經緯創投張穎及機器人公司衆擎機器人創始人趙同陽接連出來反駁,看好AI及人形機器人的長期價值。

實際上,朱嘯虎作爲財務投資人的身份,以快進快出賺豐厚收益爲目標,比如近期退出的機器人標的星海圖,根據公開市場信息,朱嘯虎旗下的金沙江創投於2023年11月參與了星海圖的天使輪融資,2024年9月就完成股權投資退出,持股週期不到一年。而朱嘯虎退出後,星海圖接連官宣了Pre-A輪融資和A輪融資,引入高瓴創投、螞蟻集團及IDG資本等戰略機構投資者。

可見,朱嘯虎“反共識”並不能得到投資者的認可。根據頭豹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186億元,隨着大模型端的技術突破,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增長有望逐漸提升,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328億元。在巨大的市場前景下,國華(00370)順勢而爲,全面入局人形機器人領域。

香港仔機器人重組落地,全面迎接行業“商業化”

近幾年來,人工智能加速發展,Chat Gpt以及DeepSeek不斷推動人工智能應用浪潮來臨,2025年國華錨定人工智能應用賽道,以人形機器人賽道作爲轉型入口,一個月內迅速完成部署,落地產品項目以及市場需求。

從時間線看,2025年3月6日,該公司宣佈與行業獨角獸達闥將通過重組在香港合資成立香港仔機器人,3月28日就完成了香港仔機器人的重組,執行效率超市場預期。同時,期間該公司也在爲項目尋找市場機遇,在3月24日與南通市海門區海永鎮人民政府簽訂崇明島人工智能康養項目“香港仔機器人康養示範區項目”,這無疑是爲香港仔機器人鋪路,帶來潛在訂單預期。

國華以合作及投資控股方式進入人形機器人領域,合作方達闥是行業獨角獸,在技術上處於行業頭部梯隊,在起點上就已經比人形機器人創業標的高了幾個臺階。

香港仔機器人從三個方面迎接市場需求:一是設立研究院,保證產品技術的行業領先水平,推動AI+人形機器人知識開發、應用及商業化;二是清晰業務模式,將開發及製造定製化機器人,爲各種應用場景(包括但不限於教育、醫療健康、長者照護及物業管理)提供一站式模型即服務(MaaS) 和機器人服務(Raas)解決方案;三是產能規劃,在香港設立並營運人形機器人的生產線,由達闥在技術層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據瞭解,達闥擁有1800多項註冊在公司及/或其聯屬公司名下之專利及軟件權利,已註冊專利涵蓋人形機器人之“大腦”,如海睿雲腦及RobotGPT模型;“小腦”,即人形機器人之動作控制及協作系統等。根據合作內容,在協議後兩年內,達闥應分階段完成向香港仔機器人中國公司轉讓達闥知識產權的擁有權。

國華和達闥聯合打造香港仔機器人,在技術以及商業化上均具備行業優勢,這將使得國華成爲在人形機器人賽道上的強勁標的,並有望逐步發展爲行業領先的運營商。

跑步入場“多場景”,教育和養老有訂單預期

人形機器人市場前景龐大,從政策上看,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納入國家戰略部署,提出培育未來產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從技術上看,特斯拉優必選以及宇樹等爲行業代表,已開發出具備商業化的AI+人形機器人,2025年將迎來商業化元年。

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豐富,包括工業製造,如汽車、醫療以及消費電子等,政務機構、教育機構以及養老機構等諸多行業場景。

目前行業處於商業化初期,參照不同行業的發展軌跡,一般前期爲政策驅動,後期則由市場驅動。在政策驅動下,政務機構以及具有國企性質的企事業單位將成爲主要需求方,過渡到市場驅動,各大行業的企業主體需求得到釋放,而隨着技術應用完全成熟,行業模式將由toB到toC,大衆將爲主流需求者。

國華快速搭建起人形機器人發展平臺香港仔機器人,目標場景主要包括教育、醫療、養老以及地產領域,充分利用國華的資源優勢以及達闥的技術優勢,以先發優勢,率先跑步入場教育及養老等領域。

在3月10日,該公司與中科編易將以重組方式建立AI教育合資公司,提供AI教育產品包括AI教師輔助智能體、學生個性化學習大模型、教師課件生成與課堂答題系統、個性化作業生成系統及學生家庭端智慧輔助學習機器人(便攜式教育機器人)等。對於國華而言,這不僅是佈局了人工智能新賽道(教育),同時通過學習機器人的需求爲香港仔機器人商業化帶來便利,加速市場擴張。

另外,該公司與南通市地方政府合作的“香港仔機器人康養示範區項目”,打造長三角“AI機器人+康養”標杆。康養示範區項目計劃整合運營已建或在建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同時新建及改造約2萬平方米的康養綜合服務配套,項目建成後可服務於1200-1500戶約3000人有康養需求的用戶。

康養項目預計將爲香港仔機器人帶來實打實的訂單需求,而隨着教育和養老場景全面打通,其人形機器人業務也將進入成長快車道。國華的訂單預期充分駁斥了財務投資人朱嘯虎對人形機器人無持續性商業價值的行業言論,其實不僅國華,例如優必選以及宇樹等標的均實現了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拓展。

合資實則引進戰略股東,賽道稀缺獲投資者認可

今年以來,國華的市值翻了2.6倍,進一步反映了該公司轉型爲人工智能應用賽道的價值,以及投資者對其未來發展的認可。而且該公司通過合資模式進入應用賽道,實則是引進強大的戰略股東,比如成立香港仔機器人,引進了行業獨角獸達闥,將要成立的AI教育公司,則引進具有中科院背景的中科編易。

站在戰略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爲何看好與國華的合作,一方面國華在客戶資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迅速鋪開內地市場;另一方面國華在香港根深蒂固,具有雄厚的資源背景,而香港是海外市場的橋樑,無論是融資還是市場需求,均便於海外市場的開拓。另外,他們通過和國華合作,可獲取更大的估值溢價。

而且國華合作的戰略投資者均具備對應賽道商業化落地能力,香港仔機器人以及將要重組成立的AI教育公司,均有業績承諾。其中達闥承諾香港仔機器人將在2025年實現經審覈收入不低於5億元;中科編易承諾AI教育合資公司成立第一年實現AI教育基地10個,營業收入不低於 1.2億元,經審計毛利率不低於25%。兩者之間還有強的業務協同,比如達闥可以爲中科編易提供機器人定製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達闥出現了一些輿論危機,其實此次和國華的合作,雙方強強聯合。達闥具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和積累,是中國智能機器人領域的先行者,註冊專利多達1800多項,涉及人形機器人大腦、小腦及肢體等領域,擁有云腦(HARIX)、RobotGPT模型、海睿AGI平臺以及機器人控制器 (RCU)等多項核心技術,遙遙領先於同行。

另外,該公司具有強大的管理及研發團隊,比如創始人兼CEO黃曉慶曾任UT斯達康公司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及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等職位,曾開發了世界第一套軟交換系統及世界第一套運營商級流媒體交換及IPTV系統等,獲得多項世界級成果。公司的機器人產品與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於公共衛生、智慧農業、智慧醫養、公共安全、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商業零售等領域,具有廣泛的客戶羣體。

在強大的競爭優勢下,藉助於國華的資源優勢以及資本市場平臺,無論在產品未來的訂單需求,還是國際市場的投融資,都爲達闥帶來正面效應。隨着項目的深入合作及發展,達闥的資金壓力也將得到緩解,同時將爲該公司的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目前市場上人形機器人標的較爲稀缺,而且標的估值也非常高,但行業依舊保持投資熱度。IT桔子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國內具身智能(包括人形機器人)領域發生30起投資事件,2024年上升至83起,今年已經達到48起,目前纔過去1/4的時間。在行業投資浪潮下,國華人形機器人賽道轉型更顯估值優勢。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