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雷軍的個人IP是一把“雙刃劍”,其他企業家不學也罷!

市場資訊
04-01

專題:SU7 3月29日出車禍,4月1日小米股價暴跌 事發72小時雷軍回應

  來源:食悟

  4月1日,小米公司公佈“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難”事發前後信息摘要,事故原因尚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今天下午,澎湃新聞記者與該小米SU7車主取得了聯繫,他告訴澎湃新聞,3名遇難者之一是其女友,兩人只差一場婚禮,均是小米的忠實粉絲。目前他與女友家人暫未收到警方和小米的任何回覆。

  4月1日,網絡流傳一組視頻及圖片顯示,3月29日晚上22點44分左右,安徽一新能源車撞上高速公路中間護欄起火燃燒,有目擊者聲稱小米SU7車上3人已去世。自稱乘客家屬的網友表示:“撞到護欄直接起大火,車門自動鎖死,主副駕我的孩子們是活活被燒死的。”

  事故發生以來,我們來看看雷軍的微博都在發什麼:

  3月30日早晨7點49分,雷軍忙着在健身房打卡:

  3月31日中午12點42分,雷軍感慨三四月是拍照的好日子:

  3月31日晚20點5分,雷軍用小米14Ultra解鎖武漢大學夜櫻之美:

  微博坐擁2606萬粉絲、抖音擁有4548萬粉絲的雷軍,平時要麼在拍小米產品,要麼在宣傳產品,要麼在拍攝和宣傳的路上,然而當小米SU7出現致死事故,他卻不能及時給到他的粉絲應有的解釋和交代。

  更讓粉絲感到憤怒的是,雷軍的微博在上述SU7事故後仍在當沒事似的,顧左右而言他。

  雷軍4500萬粉絲神話背後:是接地氣的真誠互動,與“千億總裁開車門”熱梗成就的流量密碼,這種IP打造能力絕對是其他任何企業家無法複製和媲美的。

  但雷軍個人IP與小米深度綁定的“雙刃劍”效應,隨着SU7致死事故而逐漸顯現。真應了某些專家所預警的“流量反噬”風險。

  過度依賴個人形象可能導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旦雷軍人設崩塌或捲入爭議,企業將承受連帶傷害。

  小米公司形象與雷軍個人深度綁定,一旦雷軍出現負面輿情或者其他個人問題,小米品牌將遭受重創。又或者,一旦小米汽車出現上述致死事故,小米其他產品的質量也有可能會讓消費者疑慮。

  面對個人IP與企業命運的深度綁定,一些頂級企業選擇了“去個人化”的生存法則。比爾·蓋茨,蘋果、華爲等,爲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啓示:

  主動放權型蓋茨2008年退出微軟日常管理,納德拉通過“雲優先”戰略重塑品牌,使微軟市值十年翻10倍。這種主動放權的做法,不僅減輕了企業對個人的依賴,還爲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制度替代型蘋果通過設計團隊(Jony Ive)和供應鏈大師(庫克)分化喬布斯的影響力,實現“去神化”過渡。這種制度替代的做法,確保了企業在創始人離開後仍能保持穩定發展。

  文化傳承型華爲“輪值CEO制度”確保任正非退休後仍能維持戰略連貫性。這種文化傳承的做法,讓企業的價值觀和戰略方向得以延續。

  反觀小米,雷軍仍身兼董事長、CEO、代言人三重角色,甚至親自參與SU7試駕交付。這種“全能人設”雖然短期內提振了市場信心,但也加劇了“雷軍依賴症”。

  流量經濟時代,個人IP既是護城河也是圍城。短期內,個人IP能快速聚合資源,尤其在新能源汽車等顛覆性行業,雷軍的“網紅效應”仍是小米突圍的利器。然而,長期來看,只有將個人影響力轉化爲制度、文化、技術等“硬資產”,才能避免重蹈“九品中正制”式階層固化,讓企業真正穿越週期。

  正如網友所言:“1999年的小米1靠性價比震撼業界,2025年的小米更需要用‘去雷軍化’震撼自己。”當頂級企業家的終極使命從成爲“救世主”變爲打造“不需要救世主的體系”時,或許纔是中國商業文明真正的成人禮。

  縱觀中國食品酒水飲料行業,很多企業家都試圖努力打造自己的個人IP,比如,酒仙網創始人董事長郝鴻峯,每年都在堅持辦自己的跨年演講;再比如,乳製品行業也有企業家在以“首席科學家”的身份傳播育兒知識,農夫山泉創始人、前首富鍾睒睒也按捺不住寂寞,近年來也頻繁出來發聲,每次發聲也是自帶流量……

  但相對科技領域,食品酒水飲料行業屬於傳統產業,這個領域的企業家結合自身資源優勢來打造個人IP,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也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當頂流雷軍遭遇現在的流量反噬,其他企業家是時候靜下來深思:到底還有沒有必要把一家企業的品牌形象與老闆個人IP緊緊綁定?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