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財報發佈,四環醫藥(00460)可謂捷報頻傳:全年實現總收益19.01億元,同比上升約2.2%,一改此前下降頹勢,出現明確業績拐點。
其中,醫美板塊延續24年上半年的增長趨勢,收入高增66.4%,收入佔比接近四成,已形成公司新的營收支柱,產品管線和營銷網絡加速完善;
創新藥板塊取得388.1%的迅猛增速,腫瘤、糖尿病等熱門領域多款重磅單品處於密集上市階段,有望持續貢獻業績增量。
兩大業務板塊的高速增長,表明四環醫藥向“醫美+創新藥”雙輪驅動戰略轉型卓有成效。對此,四環醫藥亦在業績會上透露,公司轉型戰略已取得積極成果,25年有望實現盈虧平衡,26年有望進入正面盈利階段。
從市場層面來看,具備消費屬性的醫美行業仍然長坡厚雪,具備強勢的長期增長邏輯;在政策紅利釋放與技術創新共振下,港股創新藥板塊也已顯現出回暖跡象。在“醫美+創新藥”雙重佈局初步形成的當下,四環醫藥即將迎來價值重估的契機。
醫美板塊增長強勁 業務規模快速提升
在醫美板塊,得益於多款產品商業化進展積極及營銷戰略取得階段性成功,帶動業績高速增長。報告期內,公司醫美分部業務收入約7.44億元,同比增長約65.4%,收入增速在業界處於領先水平;醫美分部收入佔總收入的佔比同比大幅上升15.1個百分比至39.2%,佔比接近四成,體現出公司轉型戰略成效顯著。
截至目前,通過“自研+BD”雙軌策略持續完善產品矩陣,四環醫藥的醫美平臺渼顏空間已形成覆蓋填充、塑形、光電設備及皮膚管理的60餘款產品組合,覆蓋輕醫美領域的所有基礎類別,結合四大核心產品樂提葆、鉑安潤、黑曜雙波及嘉樂妍形成的協同互補優勢,將爲後續厚積薄發打下基礎。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2024年公司共有7款產品獲批,其中獨家代理的雙波射頻治療儀Sylfirm X獲得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該產品爲全球首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和國家藥監局雙獲批的雙波射頻治療儀,24年上市後8個月時間內銷售超80臺,增速巨大,後續有望帶動公司醫美設備板塊業績進一步爆發。
此外,年內四環醫藥成功續簽樂提葆®肉毒毒素的中國獨家經銷協議,據悉目前公司的肉毒素產品已佔據近20%市場份額,未來該產品還將持續貢獻穩健現金流。
2024年,公司醫美板塊在研管線進展頻頻,繼續豐富產品儲備。其中,自研管線新增了羥基磷灰石、絲素蛋白和重組人膠原等新產品,海外引進方面則與韓國Cellontech公司新增簽署膠原蛋白關節腔內注射劑CartiZol獨家代理協議。截至2024年底,III類在研管線中已有5個再生微球類產品和8個HA水光或填充類產品已進入註冊階段,未來隨着產品陸續上市,將爲業績帶來持續的增長動能。
渠道佈局方面,四環醫藥秉持精細化運營理念,加碼市場投入,提前爲後續產品商業化上市奠定基礎。
2024年,公司持續深化“直營+代理”的雙渠道模式,代理商團隊增至40多家,全覆蓋中國34個省份;在戰略合作層面,渼顏空間與近150家醫美連鎖集團以及區域核心單體大機構簽署年度合作協議,重點核心醫院覆蓋近1200家,較去年同期增長逾400家。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開拓更多市場,2024年渼顏空間的銷售覆蓋新增加了1500多家新開發的機構,截至2025年2月底,累計覆蓋中小型醫療美容機構已超過6200家。
此外,四環醫藥加速推進國際化佈局,持續拓展醫美業務版圖。公司方面透露,目前已在美國、韓國、香港均設有分公司並打造了具備豐富海外運營經驗的國際化管理團隊,部分醫美產品已在印尼、馬來西亞開展註冊,2025年公司將重點開發巴西等南美市場及中東市場。
近年來,隨着醫美市場展現出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具備高效、安全和快速恢復等特點的輕醫美正成爲消費主流。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輕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1464億元,增速爲21.04%;預計到2025年,中國輕醫美市場規模將突破2279億元,佔整體醫美市場近60%。
隨着消費者需求的轉變推動行業變革,以低創傷、高自然度爲核心的非手術輕醫美市場將成爲醫美行業的主要增量市場之一。而四環醫藥醫美板塊的收入持續高增,表明公司醫美產品已獲得市場認可,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而今隨着醫美業務規模不斷壯大,醫美板塊有望持續帶動公司業績進入良性增長區間。
多款重磅大單品獲批 創新藥板塊進入收穫期
近年來,國家醫保局實施“騰籠換鳥”策略,加速創新藥品的談判和納入醫保目錄,政策利好將爲創新藥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2024年,隨着多個創新藥和生物藥產品密集獲批上市,四環醫藥的創新藥板塊亦迎來收穫期。全年來自創新藥及其他藥品的收益約爲5.76億元,同比上升約388.1%。
2024年,四環醫藥新增獲批上市創新藥1個,生物類似藥2個,新增獲批上市的仿製藥製劑達十餘個。目前公司聚焦消化、腫瘤、NASH、糖尿病四個重大疾病治療領域,同步推進約30個創新藥及生物藥項目進入臨牀階段。
在腫瘤創新藥領域,軒竹生物自主研發的ALK抑制劑1類創新藥XZP-3621已申報上市,適用於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預計將在2025年下半年獲批上市。
公開信息顯示,XZP-3621具備多項臨牀優勢,相比於已上市的同類藥物,XZP-3621治療ALK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客觀緩解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且副作用遠低於同類競品,長期使用的安全和耐受性良好。此外,XZP-3621能夠穿過血腦屏障,對腦轉移患者具有顯著療效性。
年內,軒竹生物兩款腫瘤創新藥處於IND階段,其中,XZP-6924是一種有效的高選擇性USP1抑制劑,其臨牀前研究結果入選了2024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Late-Breaking Research(突破性研究)。由於國內尚未有USP1抑制劑藥物上市,XZP-6924有望成爲一款“First-in-class”首創新藥,搶佔市場空白。
XZP-7797是一款有效的、選擇性的、能穿透血腦屏障的PARP1抑制劑,相比於第一代產品,XZP-7797能夠在保持療效的同時減弱PARP1抑制相關的血液學毒性,具備更高的安全性。臨牀前研究表明,XZP-7797在BRCA1突變體乳腺癌異種移植模型中顯示出劑量依賴性的快速腫瘤消退,在胰腺癌異種移植模型中也能顯著抑制腫瘤生長。
此外,作爲軒竹生物首款進入商業化的創新藥,安奈拉唑鈉正在快速實現銷售放量。安奈拉唑鈉是國內首款且唯一由中國國內企業自主研發、具有全球知識產權的PPI類創新藥,自23年獲批以來公司加速推進市場覆蓋,目前已與超過80家經銷商合作,覆蓋超一千家醫院,實現國內省份的全部覆蓋。
軒竹生物另一款核心產品吡羅西尼是一款接近商業化階段的同類最佳的CDK46抑制劑,有望成爲國內首個單藥後線治療HR+(激素受體陽性)/HER2-(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晚期乳腺癌的CDK46抑制劑。近期,徐兵河院士團隊發表在《Cancer Communications》的 BRIGHT-1 研究數據顯示,吡羅西尼在 HR+/HER2 - 晚期乳腺癌後線治療中展現“雙優”數據,實現了療效與安全性的雙重突破,有望重塑CDK4/6抑制劑市場格局。
在糖尿病領域,惠升生物的國內首仿藥德谷胰島素注射液(惠優達®)、國內首仿藥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惠優加®)的新藥上市申請(New Drug Application,“NDA”)獲批,該兩款產品是繼原研企業諾和諾德之後、國產首個獲批上市的生物類似藥,將形成長效、預混胰島素完整解決方案。
1類創新藥SGLT-2抑制劑脯氨酸加格列淨片(惠優靜®)同樣於2024年1月獲批,是國產第二款獲批上市的SGLT-2受體抑制劑1類創新藥,且相比於已上市的同類SGLT-2受體抑制劑產品顯示出相似甚至更優的結果,爲2型糖尿病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項。
隨着國家衛健委啓動“體重管理年”活動,減重賽道熱度持續居高不下。目前公司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降糖適應症目前已完成臨牀III期試驗,處於數據統計分析階段;減重適應症於2024年獲批新藥臨牀試驗(IND),並於2025年第1季度完成該適應症臨牀III期入組。此外惠升生物還自主研發了多款GLP-1類創新藥如GLP-1雙靶點激動劑等,將豐富公司在該熱門賽道的長期佈局。
隨着創新藥研發進入中後期階段,四環醫藥目前研發開支已有所回落,2024年整體研究及開發開支約爲4.74億元,同比下降18.0%。未來隨着各重磅創新藥單品上市後產生銷售收入,此消彼長之下,將使得業績快速放大。
而在仿製藥板塊,儘管受到集採降價及被納入重點監控目錄的影響,業務收入階段性調整,但仍在2024年實現10.99億元的營收和3.57億元的盈利,保持穩健發展態勢。
據瞭解,公司方面透露,目前仿製藥板塊已接近底部,未來集採中標帶來的降價空間不大,且公司獨家產品咪達唑侖和非PVC產品未來有望實現銷售放量,也將帶來一定業績利好。
目前,四環醫藥擁有包括近100個在售仿製藥產品及近30個在研仿製藥的全面豐富產品管線。得益於仿製藥業務的長期穩定現金流,公司始終維持穩健的財務狀況以及充足的現金儲備,截至2024年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加上理財產品、已抵押存款及定期存款合計約39.76億元。
隨着後續多款產品實現銷售放量及新品陸續商業化,公司仿製藥業務有望實現觸底回升,中長期仍然看好。
小結
縱觀四環醫藥業務佈局,創新藥與醫美均是具備高估值、高成長潛力的朝陽行業。目前公司轉型成果顯著,“醫美+創新藥”雙輪驅動戰略不斷深化,加上短期內多款產品密集上市催化業績,多重利好因素將推動公司估值中樞不斷上移。展望未來,四環醫藥值得市場投資者密切關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