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華南職業教育(06913)發佈2024年度業績。期內,公司營收爲6.84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9%;毛利爲1.90億元,同比增長7.6%,年內淨利潤爲9089.2萬元。
於二零二四╱二零二五學年,集團學校的全日制在校學生年加權平均總人數爲33737名。智通財經APP認爲,華南職業教育在招生規模上交出穩健答卷,主要在於其已形成“佈局新興專業+高就業率+強品牌效應”的增長飛輪,驅動公司長期成長。
首先,華南職業教育聚焦“大健康+TMT”新興產業專業,爲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輸送技能人才。
華南職業教育目前主要運營着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兩所學校。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將原來的13個二級學院整合爲8個二級學院、2個公共學院及1個繼續教育學院、並重新整合成立醫學應用技術學院,增設口腔醫學技術及眼視光技術兩個新專業、提供超過40門涉及廣泛學科的專業,包括但不限於復健技術、醫療實驗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技術、雲計算技術應用、網絡直播與運營、工業互聯網、飛行器數字化製造技術及智慧物流技術等。
嶺南現代技師學院設有8個院系,提供超過38門專業,包括但不限於機電一體化、無人機、汽車檢測與維修、消防工程、中藥、康復、護理、廣告設計、計算機網絡應用、計算機程序設計及數字媒體應用等。
伴隨着經濟轉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到來等因素,大灣區對新興產業及大健康相關產業的技能人才需求將越來越大。華南職業教育積極佈局新興產業專業課程,不僅增加了對生源的吸引力,爲生均學費提升打下紮實基礎,也爲就業率提升提供助力。
其次,不斷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以產教融合助推高就業率。
華南職業教育與京東、騰訊等知名企業簽約深度合作。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以廣東產教融合示範園區(清遠)建設發展與產業學院拓展協同並舉,圍繞“信息工程、新材料、大健康、電商科技”四個方向與知名企業進行合作探索。嶺南現代技師學院積極參與廣東省“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建設,實現學生畢業即入職的“訂單班”模式。圍繞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應用的特色產業,構建基於產業和企業崗位標準的“人才培養、企業服務、學生創業”等功能於一體的”產教評“升學人才培養體系。期內,集團獲評省委書記“三項工程”之一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獲評“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範學校”稱號,嶺南現代技師學院亦第八次獲得“京東全國優秀合作院校”榮譽稱號,均表明對其培養高質量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肯定。
精準對接地方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需求,華南職業教育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符合當下國家提出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等一系列大的政策導向。得益於產教融合成績斐然,華南職業教育的就業率一直保持着全國領先的水平。
再者,良好的品牌口碑,構築華南職業教育在大灣區的招生優勢。
在粵港澳大灣區深耕長達近30年,集團已獲得了政府與社會的廣泛認可,品牌競爭力凸顯。報告期間,在全國權威高校排名機構金平果中國科教評價網發佈的《2023-2024年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排行榜》,集團旗下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 (“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位列民辦綜合類高職院校排名全國第一。品牌優勢長駐,有利於提升學校生源的穩健性和各專業招生實力,從而形成增長的良性循環。
此外,集團在穩步發展、提質升格職業教育爲主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拓展大培訓、大派遣、大健康、大電商、大公益等五大事業,深入推動“學歷教育+職業培訓+技術服務”三輪驅動“五位一體”的發展新格局。
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打力拓展與大行業、大企業、大項目的合作,以繼續教育學院爲引領,拓展社會培訓與技術服務領域。嶺南現代技師學院已獲批25個工種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在廣東省9個地級市設立28個社會培訓評價網點,未來三年計劃基本覆蓋省內地級市。華南職業教育以現有兩所學校爲基地,不斷在粵港澳大灣區拓展校區網絡和開拓職業教育市場,多元化佈局,鞏固大灣區龍頭職業教育提供商的地位。
總之,在高質量發展的指引下,集團“新專業+高就業+強品牌”飛輪效應逐步顯現,推動集團持續向前。長遠來看,內增+外延驅動下,多元化佈局的華南職業教育,有望加速招生規模效益顯現,帶來獲客成本下行,成本費用近一步優化,長期價值確定性凸顯。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