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優因審計程序未完成延遲發佈業績公告

新刊財經
04-01

3月31日,上市公司澳優(01717.HK)公告稱,因年度審計程序未完成,將延遲發佈2024年全年業績至4月17日前,原定當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相應延期,公司股份自4月1日起暫停買賣。

3月31日,上市公司澳優(01717.HK)公告稱,因年度審計程序未完成,將延遲發佈2024年全年業績至4月17日前,原定當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相應延期,公司股份自4月1日起暫停買賣。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第13.49(1)條,上市公司如未公佈財務報表初步業績,則必須在財年結束後3個月內發出業績公告。由於未能按時披露,澳優已構成違規。港交所對其發出監管警告,並要求停牌

報告期內核心管理團隊更迭

考慮到澳優此次審計延遲時間較短,僅爲兩週,且公司聲明與核數師無重大分歧,這些跡象似乎降低了其系統性財務造假的可能性。雖然2019年Blue Orca的做空報告曾引發質疑,但公司當時已逐條進行澄清且未受監管處罰。

實際上,澳優2024年上半年財務數據曾一度引發市場關注,雖然營收同比增長4.8%至36.81億元,扭轉了連續兩年下滑態勢,但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21.2%至1.45億元,EBITDA也下降15.8%,這種"增收不增利"的表現或需審計機構重點核查。

數據來源:Wind

澳優2024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增長14.1%至10.99億元,佔營收比重由27.4%提升至29.9%,這一變化主要源於新國標產品推廣投入增加。而自2023年2月實施的新國標要求企業調整配方並清理舊標庫存,這種行業轉型既推高了短期營銷成本,也可能因收入確認政策變化而增加審計複雜度。

澳優2024年上半年乳製品板塊貢獻了超96%的營收,是絕對的業務支柱。具體銷售情況來看,除了中國市場貢獻了27.4億元收入外,歐洲、中東、澳洲等海外市場也佔據重要地位。這種全球化佈局在帶來增長空間的同時,也給財務管理帶來挑戰。一方面,各國市場不同的交易規則和結算週期,使得收入確認需要更精細化的管理;另一方面,匯率波動、物流時效等跨國經營特有的因素,都讓財務覈算工作變得更加複雜。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2024年7月30日,澳優乳業獨立非執行董事宋昆岡辭任,導致公司獨董人數低於港交所最低要求。直至9月25日新任獨董陳福泉就任,這一治理缺陷才得以彌補,使公司重新符合上市規則。

此外,在該次人事公告中,也出現了多個人事任命信息,原董事會主席張占強及副主席孫東宏皆因"處理其他事務"辭任全部職務,由伊利系高管韓石秀接任董事會主席併兼任多項委員會職務,同時新增鄒贏爲非執行董事,此次調整還包括公司祕書黃沛翹的離任。

圖片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公開資料顯示,韓石秀49歲,內蒙古農業大學畢業,1997年加入伊利股份,歷任液態奶及奶粉事業部管理崗位,2024年起任伊利集團總裁助理,具備20餘年乳業供應鏈及嬰幼兒配方奶粉管理經驗。鄒贏,44歲,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現任伊利財務管理部負責人,此前在雀巢任職17年,專注奶粉領域財務管理。

此次人事調整後的首個財報季,澳優乳業未能按期披露業績報告,這一異常情況反映出公司在新舊管理層交接過程中,治理機制和日常運營尚未完全恢復穩定狀態。

對於投資者而言,需辯證看待澳優此次審計延遲事件。若最終審計報告確認業績真實且公司釋放積極展望,其合規審慎的態度甚至可能提升長期投資價值;反之,若暴露審計爭議、盈利持續疲軟或新管理層戰略執行不暢等情況,則需警惕其基本面惡化的風險。

作者 | 沈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