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家被迫聯手陳立武?臺積電與英特爾達成協議

東方財富網
04-04

英特爾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據兩名參與談判的人士稱,英特爾和其最大的競爭對手臺積電已達成初步協議,將成立芯片製造合資企業,以運營英特爾的部分晶圓廠。

  這項協議若得以成行,臺積電將持有合資公司20%的股份,而英特爾則將以其現有的部分代工廠作爲資產注入,與其他美國半導體公司持有其餘的大部分股份。據此前報道,其他美國半導體公司可能包括英偉達、AMD和博通

  《科創板日報》注意到,臺積電並非以資金入股,而是以“技術入股”,即通過分享其部分芯片製造方法,並培訓英特爾人員使用這些方法,來獲得這部分股權

  這項協議並非主要由市場邏輯推動。它背後推動者是一直在努力挽救英特爾的特朗普政府。美國白宮及美國商務部官員自始至終深度參與此項談判,敦促臺積電和英特爾達成協議,希望藉此解決英特爾的長期危機,提振這家曾經輝煌的美國科技巨頭。

  英特爾曾是“設計+製造”垂直整合模式的代表,與臺積電“純製造”戰略截然不同。然而,隨着技術迭代加速,摩爾定律漸趨極限,芯片製造日益複雜且成本高昂。英特爾未能跟上先進製程的步伐,尤其是在10納米和7納米工藝的研發上多次延期,令原本依賴其製造能力的客戶紛紛轉向臺積電等競爭對手。

  過去一年,英特爾遭遇其歷史上最嚴峻的財務危機,出現了自1986年以來的首次虧損,淨虧損金額高達188億美元,股價大幅縮水。

  目前,此事的商議仍在進行中,尚未達成最終協議。

  然而,這一潛在的合資協議並非完全沒有阻力。據瞭解,一些英特爾高管對該協議持反對態度。他們的擔憂在於,英特爾與臺積電採用不同的生產設備和材料,若合資企業主要採用臺積電的技術和生產模式,很可能是英特爾“變相出售”其代工業務

  而且,一旦臺積電進入英特爾的工廠運營,英特爾可能面臨大規模的裁員潮,包括大量半導體工程師崗位的裁減。此外,公司還需大幅修改設備採購策略,並可能出售此前投入鉅額資金購入的高端設備。

  上月,具有深厚EDA背景的產業老兵陳立武接任英特爾CEO。陳立武曾在擔任英特爾董事會成員時就主張出售公司的代工業務。如今他執掌公司,可能促使英特爾內部對於合資模式更加開放。臺積電魏哲家、英特爾陳立武兩位華人科技領袖或得以聯手。

  另一方面,先進節點技術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複雜性,臺積電也在謹慎行事。臺積電董事劉鏡清在3月19日表示,臺積電董事會從未討論過接手英特爾代工部門的事。

(文章來源:科創板日報)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