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氣亮相2025漢諾威:科技賦能綠色轉型

新華財經
04-04

  新華財經法蘭克福4月4日電(記者馬悅然)近日,以“塑造技術未來”爲主題的2025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德國召開,吸引全球近4000家企業參展。中國展商陣容依舊強勁,涵蓋傳統機械零部件到新能源系統、工業智能解決方案,全面體現出“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的蓬勃態勢。

  展館中央,上海電氣的展臺備受矚目。一塊巨大的裸眼3D屏幕展示了一臺工業機器人動態復刻中國古代活字印刷術的排版過程——字模靈活組合、精準對齊,整個流程靈動而流暢。上海電氣集團產業發展部參展人員王德元接受記者時表示:“這種排版過程象徵着我們的系統解決方案,不再是簡單複製,而是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產業需求,靈活組合、隨需而變,體現了上海電氣的系統智慧與文化底蘊。”

  記者注意到,這種系統思維,在上海電氣展出的航空自動化、新能源汽車及零碳工業園區三大領域的解決方案中尤爲顯著。此次發佈的“思考者”系列光伏組件內置智能控制模塊,可實時優化功率;氫能系統則突破傳統制氫瓶頸,可處理海水與廢水電解,適應多樣複雜場景;針對新能源汽車極端環境研發的800V熱管理系統,以更高效的技術應對快速充電與低溫運行需求。

  此外,集團旗下寶爾捷自動化公司推出的“雪花”柔性製造平臺,通過模塊化的機械臂與移動AGV平臺實現了航空零部件生產的靈活裝配。這一平臺因其高度靈活性,在本屆展會上吸引了多家歐洲航空企業關注與洽談。

  展會期間,上海電氣還與來自德國、法國、埃及、贊比亞等十餘個國家的企業簽署了總額達36.37億元人民幣的戰略合作協議,內容涉及清潔能源裝備、智能基礎設施與高端製造輸出。“我們正從傳統制造企業向綠色智能系統提供商轉型,這次簽約體現的是中外優勢互補、融合創新的合作邏輯。”王德元介紹道,“這種合作模式的迭代也體現出上海電氣與合作伙伴共同面對全球綠色轉型挑戰的決心。”

  當前,上海電氣已在多個國家建立聯合研發與創新中心,以更快響應當地客戶的需求。王德元表示,“全球化不僅是市場拓展,更是對企業核心能力的深度檢驗與提升。上海電氣在全球佈局過程中,正從單純‘走出去’轉變爲‘走進去’,在不同地區實現本地化深耕與協作創新。”

  從展館中央的活字排版演繹,到新能源與智能製造的最新成果,上海電氣以系統解決方案的融合邏輯,積極參與全球綠色產業轉型。“我們希望下次再來漢諾威,帶來的將不僅是來自中國的創新產品,還有更多與國際夥伴共同創造的新方案。”王德元說。

  在全球綠色轉型與產業智能化加速的當下,漢諾威工博會已不再只是展示技術成果的舞臺,更是全球工業成果匯聚、交流與合作的高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以創新的系統智慧與開放協作的態度,帶動產業迭代升級。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