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熱錢湧向熱門行業的時候,騙局可能也在悄然而生。近日,映宇宙集團發佈聲明,稱發現社交平臺存在多個假冒映宇宙集團旗下短劇業務的非法賬號,並且僞造了營業執照等資質文件,涉嫌從事違法集資活動。映宇宙方面強調,這些假冒賬號與該公司沒有任何關聯,提醒廣大用戶謹防詐騙。
南都記者瞭解到,目前,映宇宙方面已經向社交平臺發出了賬號封禁申請,並且已經就相關事項向警方進行了備案,他們保留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刑事責任的權利。但映宇宙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無奈的是,在他們發佈聲明後所謂的“天天短劇”依然在以“映宇宙”的名義行動,目前,他們在持續收集證據,以便之後走司法流程。
南都記者在社交平臺上以“天天短劇”爲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依然有不少帖子在宣傳天天短劇開通會員看短劇就能“賺錢”,或者是購買短劇版權可獲得分紅,還有所謂的“招商人員”在帖子評論區“拉人”。除了這類購買版權分紅的騙局,南都記者還發現不少網友被“短劇推廣”的套路坑過,騙局的邏輯類似,都是先投入一筆資金,再通過所謂的“分紅”“返現”賺錢。有微短劇從業人員告訴南都記者,一般業內人一眼就能識別出這類“資金盤”套路,但由於微短劇這兩年熱度太高,這樣的“賺錢手段”的確會容易讓普通人上當受騙。
投入本金2000元收益率能達1000%?
“開通189元的會員,每天觀劇三分鐘後得4元,開通589元的會員,每天觀劇三分鐘後能得13元,提現不扣費。”在社交平臺上,南都記者以“天天短劇”爲關鍵詞搜索,發現不少這類帖子在“招人”,當有網友詢問能否日賺更多時,對方表示,想要收益更多可以購買短劇版權獲得分紅,或者是拉新用戶獲得分銷獎勵。
南都記者看到,有“天天短劇”的會員在社交媒體上宣傳版權投資500元一部,日分紅可達3%。以購買589元的會員爲例,如果購買3部短劇的版權,會員費加購買版權的費用共計2089元,每天可獲得的觀劇收益加分紅共計58元,一個月下來就能入賬1740元,折算下來一年就能賺到20880元。換言之,在投資本金爲2089元的情況下,年收益率達接近1000%。而在當下,不少銀行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如果能達到3%左右已經算是相當可觀了,對比來看,“天天短劇”這樣四位數的收益率無疑是天方夜譚。
該會員持續在社交平臺上展示自己的日收益,基本都維持在了120元上下,偶爾會有240元左右的“高收入”。南都記者私信聯繫該會員,表示希望能學習如何通過“天天短劇”賺錢,對方卻表示“平臺跑了,網上有說”,記者進一步詢問其投資收益是否能夠提現後,對方再無回應。
另一位展示自己日收益基本過百的網友則表示,除了開通會員和版權分紅,推廣一位189元的會員自己就能獲得40元獎勵,推廣一位589元的會員就能獲得120元獎勵,有意向參與的網友都可以聯繫他,並且強調所有的收益都是永久收益。部分半信半疑的網友在類似帖子下留言稱“平臺跑了吧?”,竟然有不少人回覆“沒跑,繼續投還能雙倍收益”等內容。
映宇宙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他們雖然已經發布了澄清聲明,但“天天短劇”疑似依然在打着他們的名義進行清本贖兌工作。映宇宙方面透露,他們也在進一步收集證據,以便之後走司法流程。
花4580元學短劇推廣收益卻幾乎爲0
除了買版權、拉人頭這類資金盤騙局,南都記者還發現不少網友特別是寶媽在社交平臺上哭訴自己被“短劇推廣”騙了。
所謂的“短劇推廣”就是通過剪輯短劇的宣傳視頻爲短劇引流,吸引用戶觀看,從而賺取推廣佣金。南都記者瞭解到,微短劇行業的確有短劇推廣這一變現模式,但這需要有一定的行業知識背景和剪輯技巧,並不是所謂的“0門檻”。
南都記者發現,在社交平臺上哭訴被騙的網友們不少都是先投入了一大筆錢買課,對方聲稱學會剪輯後就能被授權推廣短劇。“網上看到說短劇推廣能賺錢,我就在直播間加了對方微信,對方告訴我三天零基礎短劇推廣訓練,加授權免費,還能領取短劇剪輯工具”,該網友表示,上了兩天課後,對方宣傳他們有大量熱門短劇的一級授權,付費4880元購買完整課程就能獲得這些資源,從而開啓“躺賺”模式。該網友交費後才發現網上不少人被這類騙局“套路”,“上完課做任務基本沒有收益,因此才醒悟過來要求退款。”
但也有網友表示,課學完後實操才發現幾乎賺不到收益,申請退課程費,對方卻以其已經上完爲由拒絕退款,並且堅稱“只要按他們的方法堅持做下去,就肯定能賺錢,不能心急”。還有寶媽發帖求助稱“短劇推廣被坑,被忽悠交了4580元,說什麼月入過萬,學了差不多半個月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找他們退費卻不肯”。
南都記者詢問了一家微短劇頭部製作公司的負責人,對方表示,該公司的短劇素材剪輯以及投放都會由內部團隊親自操刀,基本不會直接授權給第三方操作,畢竟這需要有一定的投流經驗和網感。另一位微短劇製片人告訴南都記者:“現在微短劇的投資本身並不好拉,很多項目都是虧的,這種操作一看就是拿短劇騙人的,業內人其實很容易看出來,行業熱度高,騙局也容易在熱門行業產生。”
平臺疑似跑路,律師:涉嫌非法集資
對於上述種種短劇的賺錢“套路”,廣東合邦律師事務所首席律師肖錦陽向南都記者表示:“上述案例中,非法集資人通過註冊合法的公司,以版權投資等虛假項目名義,以收益、分紅等所謂投資方式,編造各種虛假項目誘騙公衆。在投資本金爲2089元的情況下,年收益率高達到近1000%的行爲,已經涉嫌非法集資犯罪。根據我國現行刑法規定,非法集資行爲可能構成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
據悉,非法集資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爲。“非法性”是非法集資犯罪的本質特徵,也是區分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之間的界限,即“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肖錦陽提醒,非法集資本質上是拆東牆補西牆,通過承諾高額回報來吸引公衆投資。廣大人民羣衆應保持警惕,對那些看似誘人的高收益投資機會要有清醒的認識。所有投資都伴隨着風險,絕不能輕信那些聲稱低風險、高回報的虛假宣傳。
目前,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留言稱天天短劇的網頁已經打不開,提現也無法進行。但南都記者注意到,有疑似天天短劇的官方發文稱,“針對部分用戶反饋的投資項目回款延遲問題,在母公司映宇宙集團有限公司的統籌下,已正式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搭建線上兌付系統”,承諾投資者的款項會如期到帳。而在社交平臺上,依然有網友在詢問“天天短劇買版權能賺錢嗎?”,也依然有人在積極“拉新”稱天天短劇沒有跑路,還能賺錢。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