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運輸股普跌,機構預警不確定性風險加劇

財華社
04-03

4月3日,在港股整體走弱的市況下,港口運輸股集體承壓。

截至發稿前,海豐國際(01308.HK)大跌15.88%,中遠海控(01919.HK)跌7.15%,中遠海能(01138.HK)跌6.53%,東方海外國際(00316.HK)跌6.02%,招商局港口(00144.HK)跌4.51%,樂艙物流(02490.HK)等均跌。

從消息面來看,港口運輸板塊這一疲軟態勢,除了受羸弱的行情影響外,或也與新關稅帶來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影響有關。此外,今日港股普跌行情也一定影響了市場做多情緒。

美東時間4月2日,特朗普宣佈,美國將對所有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多個貿易伙伴徵收更高關稅。

市場分析表示,特朗普“對等關稅”或將進一步加大不確定性和市場擔憂一政策或將成爲世界貿易歷史上的一個拐點,有可能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擾亂。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特朗普於4月2日宣佈的對等關稅超出市場預期,涵蓋60多個經濟體,關稅幅度可能使美國有效關稅率從 2024年的2.4% 大幅上升至25.1%,超過1930年《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後的水平。此舉可能推高美國PCE 通脹1.9個百分點,降低GDP增速1.3個百分點,儘管可能帶來超過70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

中金認爲,這將加劇市場不確定性和美國“滯脹”風險,令美聯儲在短期內難以降息,進一步加大經濟下行壓力。

中信期貨認爲,在貿易戰預期之下,市場對遠期貿易需求仍相對偏空。小摩此前也表示,集裝箱航運業目前正處於一個高度複雜的環境中,尤其是潛在的貿易政策變化導致全球貿易格局重組。

從行業基本面看近年來,集裝箱航運業的主旋律愈發呈現出複雜多變的特徵。一方面,在全球貿易逐步回暖的帶動下,貨量整體呈現溫和增長態勢。另一方面,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力日益凸顯,紅海局勢的不確定性加劇,以及貿易關稅政策的強度升級,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貨流結構經歷著持續深刻演變。

2024年,受紅海局勢升溫導致的航路中斷影響,全球運力縮減,運價大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均值同比飆升65%,亞歐航線運價漲幅達41.03%。

受益於此,集裝箱航運公司普遍都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以行業龍頭中遠海控爲例,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收2338.59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3.29%;歸母淨利潤491億元,同比增長106%,實現翻番。

無獨有偶,海豐國際業績同樣亮眼,該公司2024年收入30.58億美元,同比增加約25.9%;利潤10.28億美元,同比增加約93.5%。

不過,有業界人士擔憂表示,去年,集裝箱航運公司的業績主要依靠地緣政治風險、行業週期等外部紅利推動的業績增長,一旦紅利消退,缺乏內生增長支撐的業績可能會下滑。

華泰證券在此前研究報告中表示,據Alphaliner數據,24/25/26 年全球集運船舶供給 同比增長10.3%/5.7%/3.5% vs 需求增長(標準箱)4.5%/2.5%/3.0%(考慮運距拉長,標準箱海里需求增長:18.4%/2.0%/0.0%),25-26年新交船仍較多。另一方面,地緣事件仍存較大不確定性,若2025年紅海繞行持續,或部分緩解市場供給壓力。

談及未來發展形勢時,中遠海控也表示,展望2025年,世界經貿有望保持增長韌性,但在地緣衝突頻發、貿易摩擦加劇以及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等風險影響下,全球經貿增長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預計2025年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需求仍有望實現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

有投資者提出,儘管短期內關稅帶來的負面情緒存在,但中長期來看,高股息港口運輸股的吸引力並未因此而減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