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力新能IPO成功在即!

市場資訊
04-03

A股不亮港股亮。

起點鋰電獲悉,43正力新能在港交所公告擬發售約1.22億股,其中香港發售1215.24萬股,國際發售1.09億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售價一股約8港元,招募日期43日至49日,並將於414日正式上市。

正力新能成立於2019年,主營業務爲鋰電池製造,下游主要客戶有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於2025127日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僅兩個月就迎來上市。

01

曹德旺妹妹的產業

該公司創始人爲曹芳,是曹德旺胞妹,曹德旺本人亦間接持股正力新能2.52%股份,曹芳本人和正力新能另一創始人陳繼程均在福耀玻璃就職過。

2013年曹芳與陳繼程創立常熟新中源創業投資,後來該公司與豐田合作成立新中源豐田能源系統公司,2016年曹芳與陳繼程決心押注電池賽道,二人在常熟創辦了正力投資,從事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領域的投資。

2019年曹芳用1.6億元入股了塔菲爾新能源,隨後組成了正力新能,恰好趕上了鋰電池增長風口。

二人一個是董事長一個是總經理,二人合計控制正力新能六成股權,並且在正力新能背後,也有常熟市發達的新能源產業鏈背景,例如亨通高壓、未勢能源、英特模科技、江蘇重塑能源科技、常熟聯華新能源科技、中歐氫能技術創新中心等。

常熟新能源產業鏈條較爲齊全,涵蓋光伏企業38家,鋰電池產能佔全蘇州九成,並形成氟化工園區,稱霸全球市場95%的鋰電級PVDF,六氟磷酸鋰等關鍵材料市場份額也位居全球前列。

02

客戶依賴等風險值得關注

雖然上市之路較爲順利,但正力新能業績還是較爲難看。

去年前八個月該公司營收約28.6億元,同比增長約33%;虧損約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至2023年鋰電行業高峯期該公司也是虧損。毛利率亦波動較大,在2021-2024年前8個月分別約爲2%-8.8%5%12.4%

且該公司對於大客戶依賴程度較深,2021-2024年前8個月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約爲89%90%78%87%,最大客戶甚至直接達到約52%29%28%26%

第一大客戶正力新能在招股書中寫道是上海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公司,註冊資本約人民幣60億元,從事電動汽車製造。有相關媒體猜測到,該公司第一大客戶可能爲威馬汽車,威馬的業績波動可能對該公司造成一些影響。

03

鋰電企業赴港IPO熱潮持續

近期內地鋰電產業鏈企業赴港上市消息頻繁出現,且不斷壯大,由此看來內地鋰電產業在當前行業調整期內,需要更多選擇,廣泛接觸的國際投資者羣體,提升自身價值。

除了正力新能外,寧德/海辰/中偉/格林美/先導/晶澳/雙登/中潤/金晟/思格等十餘家鋰電企業都在排隊,業務範圍涵蓋了鋰電產業鏈各個環節,近期港股雙雄瑞浦蘭鈞中創新航財務情況對比也成爲了熱點。

2024年以來A+H模式受到政策鼓勵,港交所被認爲是內地企業國際化的第一站,隨着內地IPO進程收緊,轉而港股再求上市的企業不少,雙上市則更是如虎添翼,讓自己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大的主動權。

此外港股上市對於鋰電產業出海也有幫助,因爲在外匯環節可用港股上市的方式直接募資用於兌換歐元和美元規避相關匯率風險,這與在海外佈局鋰電項目的公司來說較爲有利,此外引入國際化投資人可優化股東結構,對於品牌塑造和知名度提升。

從目前上市速度來看,港股正對內地鋰電池產業鏈一衆企業敞開懷抱,2025年鋰電出海競爭也會變得更加激烈,獲得國際資本市場青睞,將對有志於全球化佈局的企業產生莫大幫助。

作 者:宋博文

聲 明:本文由起點原創,版權歸屬起點研究,如需轉載聯繫小編(微信:qd-Lib1222)!

(轉自:起點鋰電)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