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車禍,最猛烈的鬥爭在雷軍身外

市場資訊
04-0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真故研究室

  雷軍不語,鬥爭在網民身上猛烈進行着。叫嚷最兇的是這兩撥人:認爲雷軍該站出來發聲的;認爲小米不該亂負責的。

  從目前網絡輿論可以看出,現下,比雷軍本人更在乎其口碑的是米粉。小米官方賬號的評論區,任由米粉衝在最前面,讓人不禁懷疑是競對趁機出手,火上澆油做空小米口碑。

  在每個人的朋友圈裏,某個普普通通的小米用戶,可能就會在談及雷軍時突然變得極端和猙獰。這些米粉感受到的危機來源,是不容許自己的信仰被否定。

  沒人願意否定自己,對於使用小米產品懷有優越感的羣體尤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鬥爭中,雷軍IP的抽象存在卻逐漸變得清晰。他代表着某種至高無上的、充滿旺盛集體意志的標籤。個人無足輕重,只有融入它、支持它,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3月29日晚小米SU7發生車禍;3天后,微博賬號“小米公司發言人”公佈了車輛智駕系統在事故前後的警示操作及觸發時間點;再10小時後,雷軍個人賬號發聲。

  直面是他唯一的選擇,因爲雷軍的影響力——讓人信仰和跟隨的能力——是小米品牌的一切和唯一。

  過去幾年間,網上關於雷軍的文章都是誇讚他的溝通之道。從做軟件到做手機的創業路上,雷軍一步步構建創始人影響力,靠的便是溝通,能把自己放在低位,把優越感交給對方。

  現在媒體人們集體敦促雷軍發聲,還是站在側面支持的一方,希望他給個好的溝通態度,就像4月1日在“大湖北科技羣”,秒回那位吐槽試駕擺渡車服務、最後委屈步行了300米的大廠高管一樣的態度。

  在商界,凡被尊爲神的企業家,終將會辜負信衆的期待,沒有例外。捧與殺,在粉絲心中就是一念之隔。互聯網充斥着兩極化的言論,但有一點是統一的,所有人都會僥倖自己不是當事人。

  小米SU7車禍事故十分複雜,從天時、地利、人和的角度來看,每個環節和每個參與者的“錯誤”因素疊加到一起,最後釀成悲劇。

  宏觀因素,包括整個電車產業的結構問題,以及小米作爲網紅車企的智駕技術缺陷、電池安全、虛假宣傳,雷軍的企業家飯圈化運營等。

  具體到此次車禍事件,事故發生時正值黑夜,且安徽高速路段正在修路,路障設置不合規,加上司機對車輛真實性能的不瞭解,進一步加劇了風險。

  僅3月份至今,就有小米、問界、蔚來極氪等至少6起新能源汽車事故見於報道。其中,重慶的問界M7高速追尾工程車事故,跟小米SU7一樣造成3人死亡。

  其實新能源汽車產業智駕教育的風向,在今年央視“3·15”晚會就有跡可循。

  晚會曝光了包括比亞迪特斯拉、廣汽豐田、保時捷等汽車品牌,存在電池安全、智能駕駛失靈等問題。而小米成爲推動產業合規的靶子,意料之外也情理之中。

  智駕技術在車企方宣傳中被毫無敬畏地吹捧,且不論宣傳中的參數信息是否爲實,有選擇性地傳播優勢信息,對大衆消費者來說就是欺騙。而在這場騙局中,每個狂熱的米粉也都是雪崩中的一片雪花。

  在這場針對小米和雷軍的論戰聲中,更有意義的探討還應迴歸到新能源汽車智駕產業的發展方向。

  首先是車企儘快提高智駕技術安全性。儘管小米宣稱其智駕技術已進入“第一陣營”,但實際表現卻暴露出許多隱患。這是整個電車產業的問題。

  除生命安全保障外,更重要的是剎住車企宣傳的歪風邪氣。

  比如事故車型小米SU7標準版使用純視覺智駕系統,其搭載的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有限,理論上只適用於自動泊車,和高速智駕場景中檢測與前車的距離。該智駕系統搭配的高德輕數據地圖,在黑暗環境條件下對於實時路障的識別能力也很弱。

  在此次車禍中也明顯體現出,這些重要信息在用戶層面是被隱藏的。車企必須改正爲了培養智駕科技心智而虛假宣傳的趨勢。

  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上下游供應商也是關鍵。

  在小米事件上了熱搜後,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因推諉事故車型使用的並非自家電池,先後上了熱搜。

  由於歸因時很多落點放在純視覺智駕系統的弊病上,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禾賽科技股票隨後上漲10%。未來智駕產業中,激光雷達上車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提高,從而提升整體智駕安全水平。

  小米車禍,目前太多的米粉與非米粉之爭,掩蓋了理性的討論。中國新能源車如果想要繼續向上,相關的安全風控必須要進一步提到“智能”的前面,保護每一個駕駛者的利益,我們的新興產業才能真正走深走實。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吳思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