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家電業績放緩明顯,資產負債率連續四年超70%

Ofweek光電信息網
04-03

海信家電2024年實現營收、淨利雙增,但增速放緩明顯,進一步研究來看,三大產品的收入均出現了放緩,境內、經銷收入同比均有所下滑,境外、直銷收入增長明顯。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近四年的資產負債率均保持在70%以上,高於同行,而短期借款近年來增長迅猛,導致利息費用大增,侵蝕了利潤。與此同時,其用於理財的金額逐年攀升,今年擬使用理財總額不超過230億元。

既然有錢用於理財,爲何不優先償還有息負債呢?難道理財收益遠超利息費用?

業績增長放緩

2024年,海信家電錄得營收、淨利雙增的成績,其中營業收入927.46億元,同比增長8.35%,歸母淨利潤33.48億元,同比增長17.99%。

業績增長的另一面,難掩增長頹勢。

據短平快解讀了解,2020年至2023年,公司收入增速分別爲29.21%、39.61%、9.7%、15.5%,即去年收入增速是近五年新低;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爲-11.97%、-38.4%、47.54%、97.73%,去年增速創下了近三年新低。

另外,公司去年扣非淨利潤爲26.06億元,增速10.65%,增速同樣是近三年新低,較2023年160.07%的增速可謂是斷崖式下滑。

分析來看,海信家電去年的毛利率爲20.78%,同比下滑1.3個百分點;各季度的毛利率呈現下滑態勢,分別爲21.63%、20.95%、20.76%,19.69%,影響了利潤。

利率爲5.53,同比下滑0.07個百分點;各季度淨利率下滑明顯,分別爲6.55%、5.93%、5.18%、4.33%。

從費用端來看,去年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均呈現增長態勢,同比分別增長5.21%、8.86%、24.01%至90.02億元、24.99億元、34.47億元,對應的費用率分別爲9.71%、2.69%、3.72%。

換而言之,銷售費用是費用端支出大頭,超過管理費用、研發費用之和。

近年來,海信家電深耕體育營銷,連續贊助2016年歐洲盃、2018年世界盃、2020年歐洲盃、2022年世界盃、2024年歐洲盃等世界頂級體育賽事,公司披露去年歐洲盃贊助促使品牌認知度在進一步增長。

2025年,公司官宣正式以2025FIFA世俱杯™第一位全球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與國際足聯攜手,共同打造一屆全新的世俱杯,這是公司繼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後,第三次攜手國際足聯。

這也是海信家電新一年的工作重點,公司希望依託世俱杯頂級賽事贊助權益,整合營銷資源,打好世俱杯營銷戰,提升中高端產品內銷市場份額。

雖然利潤增速有所放緩,但海信家電在回報投資者方面可並不手軟,2024年擬每10股派發12.3元(含稅),合計分配利潤17.04億元,股利支付率50.89%,此前兩年,公司分紅金額分別爲7.17億元、14.03億元,股利支付率分別爲49.99%、49.46%。

三年分紅38.24億元,股利支付率均保持在50%左右,公司在回報股東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這也是家電巨頭的統一做法,例如美的集團近三年分紅總額約647億元,股利支付率分別爲58.16%、61.63%、69.31%,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爲了留住投資者。

三大產品收入均放緩

據短平快解讀了解,海信家電的產品可以分爲三大類,暖通空調、冰洗廚產品、以及汽車空調壓縮機及綜合熱管理業務,去年收入佔比分別約爲43%、33%、14%。

暖通空調收入放緩,佔比下滑。2022年至2024年,暖通空調實現收入分別爲345億元、386.52億元、402.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48%、12.04%、4.22%,佔比約從47%下降至43%。

同期毛利率分別爲27.93%、30.66%、28.55%,去年同比有所下滑。

2024年,國內暖通空調的情況並不樂觀,據艾肯網統計,中央空調整體市場容量同比下滑12.5%,而規模同比下滑17%,主要是受精裝修樓盤配套市場下滑、大型公建項目減少等因素影響。

海信家電在財報中並沒有披露該業務具體的收入情況,不過據艾肯網統計,格力/美的、大金/日立/海爾、海信/東芝分別處在第一、第二、第三梯隊,對應的銷售區間分別爲200億元以上、100-200億元、60-100億元,即海信距離頭部企業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據奧維雲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全年國內空調市場零售量同比下滑1.7%,零售額同比下滑2.1%,下半年因爲國補政策的推出而有所改善。

而公司家用空調線上和線下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0.8%和21.2%,跑贏大盤,不過據產業在線數據,去年美的、格力、海爾內銷份額分別爲29.4%、26.9%、12.2%,而奧克斯、海信等品牌合計市場份額約10%-15%,與頭部企業差距較大。

冰洗業務收入穩增,佔比上升。2022年至2024年,冰洗產品實現收入分別爲212.07億元、260.7億元、308.39億元,同比增長-7.87%、22.93%、18.29%,佔比從28.61%上升至33.25%。

同期的毛利率分別爲17.53%、19.11%、17.56%,去年同比有所下滑,也是造成總體毛利率下滑的關鍵。

AVC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冰箱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長4.9%,零售額同比增長7.6%;國內冷櫃市場零售量同比下滑2.1%,零售額同比下滑5.1%;洗衣機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長7.3%;廚衛大電零售額同比增長5.7%。

據披露,海信家電冰箱零售額同比增長21%,市佔率提升0.8個百分點,佔有率位居行業第二;冷櫃業務市佔率提升1.1個百分點,但並沒有列出具體的市場份額。

難道披露自身產品市場份額很難嗎?

其他主營收入放緩明顯。2022年至2024年,公司其他主營實現收入分別爲117.88億元、122.38億元、1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56%,3.81%、2.15%,佔比從15.91%下滑至13.48%。

同期的毛利率呈現上升態勢,分別爲13.31%、13.57%、15.11%,去年同比有所上升。

公司的其他主營包括汽車空調壓縮機及綜合熱管理業務,公司同樣沒有披露該業務具體的經營數據,讓外界只能知道總體情況。

三大主營業務去年的收入增速均呈現放緩態勢,佔比最高的暖通空調降幅最猛,直接導致了公司收入的放緩,今年能否有所改變,尚有待時間觀察。

分地區來看,海信家電去年來自境內、境外的收入分別爲479.94億元、356.29億元,前者同比下滑2.12%,後者同比增長27.59%,國內的發展情況並不樂觀。

分銷售模式來看,直銷、經銷的收入分別爲592.96億元、243.28億元,前者同比增長13.93%,後者同比下滑2.35%,經銷商面臨着不小的挑戰。

亟待降槓桿

相比較於業績放緩,海信家電或許要將心思放在降槓桿上,近四年的資產負債率均保持在70%以上,分別爲72.13%、70.6%、70.59%、72.2%。而美的集團海爾智家去年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爲62.33%、59.19%。

截至期末,公司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爲1.1、0.79,同比均有所改善,表明償債能力的加強。

據短平快解讀了解,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是用來表示資金流動性的,前者的基準值是2,表示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的兩倍;後者的基準值是1,表示速動資產(現金、短期投資、應收賬款、票據等)可以償還流動負債,短期償債能力有可靠的保證。

從這點來看,海信家電的兩大償債指標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具體到數據,海信家電期末的資產合計697.02億元,主要以流動資產爲主,金額爲525.08億元,負債合計503.27億元,主要以流動負債爲主,金額爲479.19億元。

報告期末的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分別爲43.98億元、162.09億元,合計206.07億元的總現金,而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爲27.09億元、1.02億元,不及總現金的零頭。

細分來看,海信家電的債務大頭在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其他流動負債,分別爲289.81億元、53億元、69.13億元,合計近412億元。

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不用過多解釋,就是欠供應商的錢以及商業承兌匯票。其他應付款包括往來款項、押金及保證金、工程及設備款,分別爲34.86元、13.38億元、4.76億元。

其他流動負債包括安裝費、商業折讓、其他,金額分別爲12.59億元、36.37億元、20.17億元,其中安裝費爲已售產品計提但尚未支付的安裝費,至於其他則不知道屬於什麼項目,但多達20億元款項,公司應該就此項目進行解釋說明。

最近五年,海信家電的短期借款猛漲,從初期2202.63萬元到末期的27.09億元,累計增長26.87億元,猛增122倍。

公司的利息費用支出同樣猛漲,分別爲1123.2萬元、4054.76萬元、8813.68萬元、1.44億元、1.5億元,期末佔淨利潤比例約2.93%,侵蝕了利潤。

從上文知道,總現金是以交易性金融資產爲主,即用於購買理財,那麼公司爲什麼不用這部分錢去償還短期借款呢?難道理財收益遠遠高於利息費用嗎?

2025年,海信家電擬使用自有閒置資金委託商業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短期中低風險投資理財,總額度不超過230億元,公司稱此舉可以提高資金效益。

除了商業銀行之外,其餘投資理財存在的風險並不算太低,在房地產企業密集爆雷的那段時間,A股多家上市公司曾披露理財無法足額收回的風險,尤以信託最爲突出,或許公司的理財之路要更爲保守一點。

(短平快解讀-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PS若稿件侵權或數據有誤,請及時聯繫修正)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