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零售氪星球 邵 思
做電商這事兒,Costco開市客“執拗”地不抄山姆作業。
2025年4月,Costco會員店官宣,在中國內地門店所在城市全面覆蓋同城配送,承諾主城區且服務範圍內,下單最快90分鐘收貨。
2019年迄今,Costco開市客在中國內地6個城市共開有7店。其中,上海2家(閔行、浦東),蘇州,南京,寧波,杭州,深圳各一家,主要覆蓋富庶的長三角以及大灣區。
圖源 | Costco開市客到家配送小程序
“Costco開市客到家配送”小程序上,公示4種配送到家方式:及時專送,運費20元,當天9點起下單即送;大件直送,免同城基礎運費,1-5天送達;限時專送,運費20元,當日8點起,按會員下單選取時間送達;快遞直送,運費12元,當日15點前後下單,次日或後日送達。
反正,無論怎麼買,除了大件,12-20元不等的運費是要付的。
早在去年底,這個同城配送業務就在寧波等城市升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還在收集意見優化中”。
謹慎探路的電商
線上購買已成老百姓日常的中國內地市場,Costco中國這個被“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電商業務,是一個花費數年小步探索的落地過程。
圖源 | Costco官方
最初,第三方代運營時期。Costco曾指定授權第三方服務商“挑挑購物”在蘇州、無錫、南通、寧波、杭州等市場探路,當日達同城配“滿199元減10元運費”,快遞則“滿299元免運費”,但“挑挑購物”上商品價格,比門店要貴6%。
儘管,Costco門店發貨,但Costco開市客對線上到家商品的質量、內容、性質或可靠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探路效果可想而知,2024年2月底,“挑挑購物”終止服務。
隨後,2024年初,開市客Costco啓動自營線上業務。但線上400多sku,最初只覆蓋門店8公里內(299元起送,加20元運費當日可達)。
一年後,2025年初,Costco線上業務升級。通過與順豐合作,在有門店城市全城配送,還增加了包括珠寶、黃金、大家電和數碼產品等品類。
一位小紅書網友透露,Costco到家服務目前有2家配送服務商,門店8公里內由美團負責;更大範圍的同城配送則由順豐提供。
爲什麼不照抄山姆作業?
Costco開市客目前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電商,顯然,沒照抄山姆作業。
一方面,沒在門店外開靠近消費者的前置倉,採用山姆的“門店+N倉”模式。而是每個城市“店倉合一”,門店目前承擔線上訂單的揀貨、包裝,再分別由兩家第三方物流商配送。當然,未來不排除有變化,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現在Costco訂單量太小,做不起來前置倉”。
另一方面,運費上,也沒采用山姆滿減方式(極速達商品滿99元免重15KG;全城配是生鮮訂單滿299元免重20KG,非生鮮訂單滿299元免重額度不同城市有差異),而是,“堅持合理價格,費用透明”。
Costco的理由是,作爲獨立運營環節,Costco開市客對配送服務成本獨立覈算,採用透明化結算方式。商品不過度包裝,原裝貨盤運送,降低成本。會員下單時,可清晰瞭解所需倉儲、人力、物流費用。
換句話說,Costco開市客明確地將電商的運營成本,“顯性”明碼標價,而不是隱性轉嫁至商品的價格。
而一位瞭解情況的業內人士告訴“零售氪星球”,Costco目前的打法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中國內地市場太卷,“服務”一直被當成免費的附加價值。“背後是,最初因爲資本足夠大方可以補貼,後面是供應鏈體系足夠強,能從供應鏈端把這部分費用搞出來,但在Costco美國美國不是這個邏輯。”
其次,Costco中國的運營能力太弱,本來就不那麼賺錢,增加到家服務後再虧,有點划不來。而且,目前Costco中國的網絡還沒形成,物流成本也就無法下降。“短時間內,是一種運營層面的妥協。”
此前,Costco亞洲區總裁張嗣漢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Costco開市客堅持會員制,保持毛利潤不超過14%。
所以,Costco運費的明碼標價,一方面避免虧損和補貼,但某種程度,也“彰顯”貫徹了會員店商品的低毛利定價,貫徹會員店原則。
但,對已習慣“下單即收貨”和被包郵“慣壞”了的中國內地Costco會員來說,到家業務的體驗和便利度,是一個會嚴重影響會員“續卡率”的指標。
尤其是,沒對比就沒傷害,已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0多年的山姆會員商店,已在品牌心智佔有優勢,且在線上有成熟多元的滿足本土消費者的模式。
一位山姆會員直言,“保證商品低價,另加運費,理智上覺得是對的,但身體很誠實,我連線上買菜不滿額度付3元郵費都覺得虧,Costco上無論買多少都要付運費,這個不符合中國消費者心理。”
而在更多業內人士看來,“(國內電商另加郵費)大概率回不去了,這是這麼多年養成的習慣,一兩個品牌或渠道是解決不了的。”
從小紅書上一些Costco會員的反饋看,Costco線上配送升級的初期體驗還不順暢,包括無法按約定時間送達,還有會員抱怨收到臨期食品。同時,會員的全國配送還實現不了。
2024年5月,Costco南京店的新聞發佈會上,Costco中國大陸區總經理章曙蘊透露,“線上服務還是處於試水溫的狀況。我們也不斷在做加強,補強,希望給到大家更多的便利。”
除了洞察會員,對本土化商品供應鏈的“改造”、上新速度外,Costco在內地市場,在會員非常在意的線上到家的完善上,提升的空間還很多,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讓會員們真正發現其獨特的會員價值。
在源流戰略定位諮詢聯合創始人胡亞楠看來,Costco和山姆剛進入中國時,都是高端到不貼合民情,有一批小衆而忠實的擁躉。但對眼下的Costco,更嚴峻之處在於,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變遷,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更多玩家的湧入…….“中國市場不會給開市客再一個20年,山姆、麥德龍也不會,開市客背後的股東和投資人更不會”。
所以,無論在預期、管理、商品以及運營上,Costco需要儘快找到自己的平衡卡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