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逼中國大陸,他們可能重新定義半導體,就像DeepSeek一樣”

觀察者網
04-03

(文/湯普濟 編輯/呂棟)

“我們一天到晚逼他、逼他,他沒有辦法,他非常努力去投資去發明,說不定出來一個東西把大家都完全嚇到,就像DeepSeek一樣。”

近日,有着“浸潤光刻之父”之稱的、中國臺灣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臺積電前研發副總經理林本堅在採訪中坦言,中國大陸可能重新定義半導體,獲得類似DeepSeek的成功。

林本堅認爲,中國大陸不一定去死磕7納米和5納米,甚至可以通過新材料、新架構,用7納米的製程實現5納米一樣的功能,而不是進入傳統先進製程的賽道,花費更多成本力氣去爭取5納米甚至更先進製程。正如同衝擊全球算力的DeepSeek一樣,不用遵循常規路線,卻能以更快、更好的方式達成目的。

“從5納米到3納米,3納米到2納米可以做,但是花很多力氣、成本會提高很多,重新定義的話,用7納米的東西做5納米可以做的事情,甚至做將來會做的事情,或許用新的材料,用新的架構,就可以達到原來要縮小的那個事情,比如說最近不是有那個DeepSeek,他不跟你們用同樣的方法,但是達到一個更快更好的目的。”他說道。

林本堅稱中國大陸可以重新定義半導體

林本堅補充道,如果外界不停地逼迫中國大陸持續努力地去投資研發,那麼未來完全可能誕生“半導體界的DeepSeek”,把臺積電做5納米、2納米、3納米、的辛苦完全抹去。“這樣我們就麻煩了,因爲中國大陸價格低、市場又大,他非常努力去投資去發明,可能像DeepSeek一樣把大家完全嚇到”。

談及中國大陸晶圓廠的獲利情況時,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前臺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蔣尚義補充道,若沒有政府的補助,本土晶圓廠的獲利能力便會一目瞭然。但關鍵在於,半導體自主是中國大陸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半導體企業必然能摸索出適合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模式。

談到英特爾困境時,蔣尚義建議英特爾放棄引進臺積電協助,轉而考慮併購一家在成熟製程廠,實現技術互補“贏面更大”。

林本堅則坦言,臺積電擁有同行沒有的優勢,“很難追上”。他認爲,臺積電相較於英特爾及三星,擁有數百家客戶,並且產量多、速度快,同行難以追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