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VS全世界 有位特朗普“身邊人”突然沉默了

環球網
04-04

轉自:央視

美國股民成了特朗普“美國VS全世界”關稅戰的第一個受害者。

4月3日,美國股市“血流成河”,三大股指均刷新近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納斯達克指數跌5.97%,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標普500指數跌4.84%,創2020年6月以來最大跌幅;道指跌3.98%,爲2020年6月以來最大跌幅。

稅率回到19世紀

當地時間4月2日,特朗普宣佈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和全世界開打關稅戰。上任才兩個多月,他就把美國關稅稅率加到了19世紀的水平。他的幕僚們迅速跟上,在白宮網站發表文章《特朗普總統大膽的貿易行動贏得讚譽》。但在一片“歌功頌德”中,此前最有存在感的,大刀闊斧整頓美國政府的馬斯克,卻保持了沉默。

截至今日,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自己統計的爲美國納稅人省下的錢的數目,是1400億美元,當初2萬億目標的7%。美國有大約1.6億納稅人,馬斯克省的錢平均下來每人有869美元。但按美國人自己的估算,特朗普對進口商品加徵20%關稅的話,平均每個美國家庭每年日常支出要增加4200美元,美國經濟可能因此萎縮3000億美元。更何況特朗普對幾個主要貿易伙伴的稅率可不止20%。裁員省的錢壓根不夠關稅戰燒的,但“特朗普經濟學”似乎就是這麼無視現實數據。

白宮的“數學鬼才”

宣佈對全世界加稅時,特朗普居然說:“美國消費者將買到更便宜的商品,你們的黃金時代要來了。”加稅能讓商品更便宜?在特朗普新聞評論區、白宮記者會聽衆席上,都有人一遍又一遍科普——美國政府收關稅,繳稅的是美國進口商,買商品的是美國消費者。一件商品被加稅,多花的錢一路傳導到最終端,還是美國人買單。

稅率計算也是“特朗普經濟學”的又一體現,他列出的各國對美國動輒大幾十的關稅稅率讓全世界都納悶,這數據是怎麼來的?然後各國媒體和網友就發現,所謂的“他國對美關稅”其實就是美國對該國的貿易逆差除以進口額。把這個數再除以二,就是美國的“對等關稅”了。算稅率一共就用到倆數,進口額和出口額,壓根沒考慮商品替代性、產業競爭力、供應鏈等問題。這可是美國VS全世界的貿易戰啊,白宮只需敲下鍵盤,美國消費者可是要多花幾千億真金白銀的。

許美國動手 不許他國還手

如果算上各國對美國的反制行動,美國普通人的日子只會更難過。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宣佈“開戰”後,美國財長貝森特一邊給總統叫好,一邊勸其他國家別還手:“大家坐下來,深呼吸,不要立即報復,讓我們看看事情會如何發展。因爲如果你報復,事情就會升級。”真是“寬以律己嚴以待人”。

當口號撞上現實,省下的不過是紙上虛數,付出的卻是真金白銀與市場信任的雙重代價。對內整頓尚且一地雞毛,對外“宣戰”全世界能有什麼結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