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遞觀察家
24小時不停歇的傳送帶、全年無休的分揀機器人、高能耗電的無人車,快遞物流越來越智能化的同時,行業整體的用電量也在持續上升。
於是,用電成本成了快遞企業需要重點考量“降本增效”的板塊之一。
針對用電問題,快遞企業一方面選擇“節流”,在包裝和分揀、倉儲、運輸等各環節減少無效耗能。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開源”,在運轉中心或者物流園屋頂鋪設光伏發電設備,“自發自用,餘電上網”。
目前,包括順豐、京東、通達兔以及菜鳥、郵政在內,均已建設多個光伏發電項目,快遞+光伏已成綠色物流標配,零碳園區成爲快遞企業ESG治理的新標籤。
爭奪陽光賽道
億豹網發現,如果按照時間倒溯,早在幾年前,快遞企業就在佈局光伏業務。
中通快遞公衆號顯示,早在2017年,中通就在浙江台州轉運中心佈局建設首個光伏發電項目,同年12月27日該項目正式併網發電。
目前,中通已在浙江塘棲、福建泉州、安徽蕪湖、遼寧盤錦等多地陸續投產13個光伏發電項目,光伏鋪設總面積達 27 萬平方米。這些項目在2022年發電量約3000萬度。按照中通既定目標,到2025年,計劃累計完成約70個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
“綠色圓通”也不遑多讓。
2023年以來,圓通通過光伏發電等方式,持續加大“綠色”投入力度。例如廣東揭陽、杭州、上海等多地集運中心陸續投用光伏發電項目,光伏設施累計鋪設面積達6.42萬平方米。
2023年9月,圓通上海集運中心屋頂的光伏發電站正式併網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累計發電十餘萬千瓦時。其光伏項目均採用 “自發自用、餘電上網” 的併網運行模式,每年可產生 83.9 萬千瓦時的電量。這些電能不僅能夠充分滿足集運中心自身的用電需求,剩餘部分還能輸送至集運中心附近的圓通總部辦公大樓,實現了能源的高效利用與綠色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圓通全網擁有集運中心133個,可以說是擁有非常廣闊的光伏資源前景。
另外,順豐在光伏發電項目上佈局較早,且實打實靠光伏發電,大幅降低運營成本,並計劃於2025年內完成所有轉運中心的相關項目建設。
以順豐福建鳳安橋轉運中心項目爲例,按照規劃該項目年發電量約600萬千瓦,每年可減少電費成本約400萬,相當於減少使用1848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928噸、保護林地0.74萬畝,降本增效的同時做到節能減排,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贏。
包括順豐鄂州花湖機場項目,屋面光伏約24.7萬平方米,光伏幕牆約1.2萬平方米,光伏總裝機容量約34.4兆瓦,可將機場綜合能耗效率提高10%,屬行業內首例。
京東在“陽光賽道”上的佈局,稱得上行業中的大手筆,在綠色能源佈局上成績斐然。
目前,京東已經完成首批12座智能產業園的光伏系統安裝。以上海嘉定 “亞洲一號” 爲例,其光伏發電機組年發電量311萬度。這些綠色電力,白天用於園區辦公照明,夜晚則藉助“汽車+車棚+充電樁+光伏”試點,爲電動新能源車充電。
此前,京東曾宣佈,到2030年,將聯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頂光伏發電產能生態體系,做到京東碳排放量與2019年相比減少50%。
申通上海轉運中心光伏項目也是其標杆案例。該項目在屋頂鋪設18000㎡光伏面板,設計總裝機容量達1933.7千瓦,項目投入運行後預計每年可產生綠色清潔電量190萬度,預計每度電用電成本高峯時段降低0.53元,日常時段降低0.17元,將爲趙重園區每年節省70餘萬元的用電費用。
韻達方面,已經完成南昌、長沙等四地分撥中心的併網發電,其中長沙分撥中心裝機容量達7.099兆瓦,年均發電量630萬千瓦時,這是截至目前湖南省瀏陽市單體裝機容量最大的分佈式光伏電站,也是韻達全國首個實現併網發電的分佈式光伏電站。
億豹網獲悉,韻達將在全國50多個產業園區推廣分佈式光伏電站項目,預計到2025年,在全國8個園區再建設合計約70兆瓦的分佈式光伏電站。
快遞+光伏=綠色優勢
在“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指導下,2025年,快遞企業降本增效開始上新強度。
一般物流園區以及轉運中心、倉儲中心等,屋頂閒置面積大且平坦,周邊遮擋物稀少,光照資源豐富,適合大規模鋪設光伏板。盤活這些閒置的屋頂、土地轉化爲發電資產,能夠提升快遞企業物流資源的利用率,增加園區產值。就其地理位置和周遭環境而言,天然適合建設分佈式光伏發電站。
通過在倉庫、分撥中心、轉運站等設施的屋頂安裝分佈式光伏系統,一是可以自發自用,降低高峯時段的高電價成本,比如分揀設備、冷鏈倉儲的用電,長期節省電費開支。原本物流園區全年無休,是“能源消耗大戶”,光伏發電既能滿足用電需求又能節能減碳,從這點來看,快遞+光伏是個一拍即合的雙贏項目。
二是若發電量有富餘,還可通過“餘電上網”獲得額外收益,國家對於電力補貼也可以是光伏項目增收來源,例如,部分地區對分佈式光伏項目提供0.1-0.3元/度的電價補貼。
從更具長期戰略的視野來看,在“雙碳”目標下的政策導向,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都在倡導綠色可持續發展,對於上市企業ESG要求越來越高,快遞企業通過建設光伏發電,能夠提升ESG表現,甚至吸引ESG投資,滿足合作伙伴尤其是國際客戶對於綠色認證的要求。
億豹網認爲,除成本因素外,快遞企業建設光伏項目也是數字化轉型的需要。
目前,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物流行業,而快遞+光伏作爲數字化轉型的一種創新實踐,旨在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物流過程的綠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難而正確的選擇
根據國家能源局最新公佈的數據,2024年光伏新增裝機容量迅猛增長,突破200GW大關,且分佈式光伏的佔比更是超過了六成。
光伏形勢一片大好,各大快遞企業都在“陽關賽道”競相追逐,但優雅天鵝“水下”的喫力也不容忽視。
首先,光伏項目初期投資成本高,包括設備費用、安裝費用、設計勘察規劃費用甚至居間費、財務成本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有數據顯示,工商業分佈式光伏電站的成本範圍通常介於1.4至2.1元/W之間,這對於重資產運營的快遞企業無疑會造成一定的現金流壓力。
億豹網瞭解到,好在按照目前的市場情況,基本是光伏運營企業負責投資建設,快遞企業幾乎不需要掏錢。
後續維護方面,一般光伏系統的運維管理都需要專業的技術和人員支持,保證光伏系統的穩定運行和高效發電。而且光伏系統的運維成本高,設備折舊率高,這也成爲影響光伏企業投資的重要因素。
此外,針對物流行業特性,儘管光伏技術已經取得長足進步,但快遞+光伏模式需要高度的系統集成和智能化水平,以實現光伏系統與物流作業的無縫對接和高效協同。目前物流企業在系統集成和智能化方面仍存在不足,難以充分發揮光伏技術的潛力。
但毋庸置疑,綠色物流理念推動下,快遞+光伏已經是大勢所趨,只是在這個趨勢浪潮裏,能源轉型和數字化轉型並舉之下,快遞企業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長期戰略投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