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十字路口:走,還是死撐?

panewslab
04-02

ETH/BTC創下五年新低,老生態出走,新敘事不來——以太坊被困在技術升級和價值稀釋的中間地帶。

E衛兵還在談理想,現實卻在清算信仰。

這一次,我們不聊情懷,只聊判斷:ETH還值不值得拿?看多、看空者分別在押什麼?

一、看多陣營:護城河穩定 + 技術紅利 + 宏觀利好

以太坊儘管價格尚未起飛,但多頭觀點認爲ETH的長期價值仍在逐步積累。生態基本面穩固、技術升級在推進、宏觀預期逐步改善,爲其提供三重支撐。

1、以太坊仍是底層基建的絕對中心:Bitwise CIO@Matt_Hougan 指出,穩定幣、代幣化和AI Agent三大趨勢,ETH全佔主導。只要以太坊通過 Layer 2 實現更好用戶體驗,又不失去它原本在機構心中的地位,那前景是非常樂觀的,是偏向看多的態度。Masterkey的執行合夥人Saul Rejwan則判斷:一旦政策放鬆,ETH將是DeFi和DePIN首輪受益者。@BTW0205 認爲雖然短期偏空,但中長期來看,以太坊仍具備生態慣性和系統級優勢,只要能重構價值模型、推動新敘事落地,仍有王者歸來的可能。

2、技術升級持續釋放結構紅利:Prague/Electra升級在即,Rollup性能提升將使ETH更快、更便宜、更開放。Gas降低吸引更多用戶迴流,也強化了對ETH使用的剛需。多頭認爲市場尚未定價這些結構性優化。@binji_x 同樣認爲“以太坊超級鏈”的雛形初現,有望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3、 生態結構性調整信號:@feifan7686 認爲以太坊正在從技術導向轉向資本與生態主導的發展路徑。Pectra升級調整ETH屬性、跨鏈測試緩解性能短板、預言機佈局爭奪定價權,背後是一場圍繞資本結構與生態話語權的系統性“自救”。雖然短期難以立刻反映到價格,但方向明確,整體偏向看多。

4、二級交易員喊出“ETH被低估” : 知名加密分析師@rovercrc 與知名交易員、BitMEX前CEO@CryptoHayes 相繼發文,直指ETH被市場低估。Hayes更預測:ETH將領先SOL漲到5000美元。這類觀點雖然激進,卻反映出主流交易員正在重新審視ETH估值空間。

5、宏觀流動性驅動影響:@0xVeryBigOrange 認爲無論圍繞以太坊有多少技術路線或生態討論,當前價格停滯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宏觀流動性尚未釋放。不是ETH不行,整個市場還沒進入“放水週期”。

6、牛市輪動的潛在機會:ETH未漲,不是沒機會,而是輪動還未走到它。疊加降息預期和ETF進展,ETH具備從邊緣回到中心的潛力。DigitalCoinPrice 估計,樂觀情景下年底觸及 $7,000,遠期到2030年可能看至 $47,000​。

7、TVL穩居第一,鏈上資金依舊重倉ETH:以太坊目前TVL爲498.5億美元,佔全網DeFi超過一半。Solana與Tron雖表現亮眼,但在“鏈上存錢”這件事上,ETH仍是最穩的那個池子。

8、通脹率更低,供給模型更優於BTC:ETH年增發僅0.5%,遠低於BTC的0.83%(比ETH快66%)。這一觀點強調以太坊通脹率遠低於比特幣,貨幣模型更可持續。

9、開發者生態規模領先:風險投資機構Electric Capital發佈年度報告稱,ETH擁有全球65%的鏈上開發者創新活動,每月活躍開發者超6200人,L2開發者年增速達67%。這些數據表明以太坊在開發者社區中仍佔據核心地位。

10、基金會改革增強治理預期:Vitalik宣佈重組基金會,提升技術決策效率、增強透明度。對ETH這種系統性資產而言,治理結構升級意味着長期確定性增強。

總結來看,看多者信仰的是:以太坊是 Web3 的價值沉澱池,正在爲下一個十年做技術鋪墊,短期價格不是核心。

二、看空陣營:信仰滑坡 + 價值捕獲失效 + 路線爭議

空頭的核心觀點是:時代變了,ETH在漲幅、結構、效率和敘事上都落後於競爭者,技術路線未能轉化爲代幣價值,生態也面臨分裂。

1、機構視角下ETH或尚未跌到位:@jason_chen998 認爲以太坊基本面已失效,當前唯一利好是ETF質押,但貝萊德等核心機構尚未出手,反映其仍在壓價吸籌,說明ETH可能尚未跌到位。整體偏向看空。

2、ETH生態已失去增長引擎:@Loki_Zeng 認爲以太坊生態在2025年Q1全面啞火,鏈上數據下滑嚴重,傳統板塊(DeFi、L2、NFT)幾乎停滯,新熱點(AI、Meme)也與ETH無關。曾被寄予厚望的ETF質押利好,實際吸引力不足,大資金難以接受低收益、高成本的配置邏輯。整體認爲ETH缺乏實質性增長動力,偏向看空。

3、RWA敘事幻滅,以太坊或並非最優解:@yuyue_chris 質疑以太坊在RWA賽道的實際能力。儘管ETH長期被視爲RWA資產的“安全承載層”,但其幣價疲軟、PoS機制引發的清算風險,正削弱其作爲RWA底層的可信度。整體認爲以太坊承載全球級RWA的能力存疑,RWA敘事對其支撐作用被高估,偏向看空。

4、鏈上增長放緩:@PANewsCN 研究員@wsy2021111 在2024年12月的評述中提到過去一年ETH主網用戶增長停滯,大量新用戶首選L2或Solana等新鏈。在他看來,以太坊正轉型爲“大戶的價值沉澱池”,普通小額用戶和新興熱門應用更偏好手續費更低、速度更快的鏈​。這一觀點凸顯了以太坊在用戶增長方面面臨的壓力。

5、供應量進入通脹狀態:由於網絡交易費用持續下滑,以太坊每日銷燬(burn)量跌至歷史低點。這使得ETH預計的銷燬速率大幅下降,導致其供應量每年增加約0.76%,即每年新增約945,000枚ETH。如今,以太坊的整體供應量已經超過了合併前的水平。

6、ETH/BTC比率破五年新低:3月31日,分析師James Van Straten表示ETH對BTC匯率跌至0.02193,創五年新低。在BTC減半行情和新L1輪動下,ETH成了“最不漲的主流幣”,資金逐步流出,信仰動搖。

7、Solana等新公鏈崛起,ETH競爭加劇:Solana用戶體驗更輕、文化氛圍更活,吸引大量增量用戶與開發者。Base、Sui等鏈活躍增長,ETH主網逐漸成了機構與傳統項目的陣地,失去了年輕項目的吸引力。

8、技術路線質疑,是賦能還是削弱價值:投資人John Pfeffer表示以太坊目前推行的技術路線利好用戶而利空代幣價值。Layer2擴容和PoS轉型會降低主鏈擁堵和手續費,這雖然改善了鏈上體驗,卻減少了每筆交易對ETH的消耗​。

9、核心應用外流:2024年底業內傳出Uniswap計劃推出獨立的鏈,Uniswap是ETH最大Gas來源,佔比超14%。若其遷鏈,ETH每年將損失數億美元手續費,也將失去重要燃燒來源,生態虹吸風險加劇。

10、基金會被指高位套現,治理信任遭質疑:以太坊基金會2024年末被曝高點拋售,引發“內部看空”猜測。治理效率低下、擴容遲緩等問題疊加,讓社區對未來發展失去信心。

11、社區路線分歧明顯:Base負責人 Jesse Pollak與核心開發者Dankrad Feist對主網與L2依賴程度存在根本分歧,路線不清晰,執行效率下降。Vitalik雖發聲,但整體方向感不足,戰略搖擺。

總之,看空者的核心邏輯是:以太坊正處於技術向前、價格滯後的困境中,而生態重心、敘事權、用戶增長都在悄悄溜走。

三、那麼,現在該做出怎樣的判斷?

基於上述多空因素,我們可以從持幣者心態和決策出發做如下綜合分析:

1、注重長期價值的持幣者

如果你相信ETH代表了未來Crypto的基建層,擁有最廣泛開發者、最強DeFi生態和持續演進的技術路線,開發者、資金、結構性敘事尚未崩潰,它仍然是新敘事(DePIN、AI Agent、RWA)的核心承載鏈。那麼,此時持有甚至分批加倉,等待下一個週期,是合乎邏輯的選擇。

2、側重中短期盈利、風險厭惡較高的持幣者

此刻適度降低ETH倉位也許更符合策略。畢竟,以上諸多利好更可能在中長期逐步顯現,而短期內ETH仍可能繼續震盪甚至走弱。空頭論據中提到的競爭格局與價值困境,不是一兩個季度就能解決的問題。

此時可以考慮降低倉位、保留底倉靈活調倉,等ETH走勢明確後再加註,也可以適度波段操作提升資金效率。中性策略可以考慮保留一部分底倉(以防錯過潛在爆發),同時用另一部分資金進行波段或配置其它資產,以對沖持有ETH的機會成本。

3、在意短期表現和確定性,或對以太坊的路線心存疑慮的持幣者

適度謹慎也是明智的選擇,可以考慮在反彈時分批了結大部分倉位,同時持續關注以太坊生態的關鍵指標(如鏈上活躍度等)。如果未來基本面有顯著改善信號,或者出現新敘事,再及時調倉。

風險提示:以上僅做信息分享,非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