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年印度將有逾30家科技初創公司上市 總估值達1000億美元
2.Meta人工智能研究負責人將離職
3.比亞迪斥資近8億元連拿西安超2500畝工業用地,加速擴產動力電池產能
4.奇瑞集團Q1出口汽車25.5萬輛,穩居中國汽車出口榜首
5.藏格礦業:巨龍銅礦二期年底投產,將成爲最大投產單體銅礦山
1.2027年印度將有逾30家科技初創公司上市 總估值達1000億美元
據報道,印度一位頂級互聯網公司交易顧問稱,到2027年,印度將有30多家科技初創公司上市,總估值達1000億美元,這將標誌着印度股票銷售的反彈。
沃爾瑪公司控股的在線零售商Flipkart、支付公司PhonePe和住宿提供商Oyo Hotels等公司都希望在印度上市。印度2024年是全球第二大股票銷售市場,但此後勢頭減弱。據印度本土投資銀行 Rainmaker Group 的一份報告顯示,大多數準備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公司都能夠在快速增長和盈利之間取得平衡。
Rainmaker管理合夥人Kashyap Chanchani表示,初創公司現在的狀況比2021年和2022年要好,當時幾家試圖搶佔印度蓬勃發展的資本市場的初創公司在以高估值上市後遭遇挫折。支付提供商Paytm自IPO以來已下跌約 63%,而美容零售商Nykaa下跌了 4%。
“未來兩年上市的初創企業的財務狀況明顯好於之前上市的公司,”Chanchani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去年曾幫助印度初創企業籌集了10億美元的股權。“這些公司中有三分之二已經盈利,而且透明度也更高。”
Rainmaker的客戶包括Oyo和電子商務初創公司Swiggy,該公司通常會從其協助安排的融資交易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該公司並不爲公司提供 IPO 諮詢服務。
由於股市低迷,印度第一季度的股票交易量下降了34%。基準NSE Nifty 50指數已連續九年上漲,但由於經濟增長意外放緩,以及大量分析師下調了對企業盈利的預期,該指數於9月底開始下跌。
不過,Chanchani 和其他銀行家預測,未來幾個月印度的交易將有所回升,預計會有幾筆交易進入市場。其中包括LG電子的印度子公司,可能籌集高達17億美元,以及電動滑板車製造商Ather Energy Pvt.,可能籌集約4億美元。
初創企業IPO的新一輪熱潮將爲軟銀集團和Prosus NV等大型投資者提供急需的退出機會,億萬富翁孫正義的軟銀願景基金是 Oyo、眼鏡商Lenskart Solutions Pvt.和二手車銷售商CARS24 Solutions Pvt.等公司的股東,而Prosus則是電子商務公司Meesho和家庭服務初創公司Urban Company的投資者。
Chanchani表示,軟銀和Prosus等公司“擁有十幾家獲利豐厚的公司,其中幾家已開始尋求公開市場途徑”,但他警告稱,IPO定價必須謹慎,因爲散戶投資者不會接受過高的估值。
上市企業必須緩解投資者對經濟放緩和盈利增長的擔憂。印度部分新上市股票在銷售限制到期後也出現下跌,給自去年年底以來已下跌數千億美元的股市帶來更大壓力。
印度的創業經濟仍位居世界前列,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不過,印度也出現了重大的公司治理失誤、估值下滑和利潤化爲烏有的情況。許多初創公司被迫裁員和削減增長計劃,而其他一些公司則遭遇破產。教師出身的企業家Byju Raveendran的同名在線輔導業務表明,隨着投資者對曾經被稱爲魅力四射的創始人失去信心,一家曾經風光無限的公司可能會陷入困境。
“投資者經常問我們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我們能信任創始人嗎?”Chanchani 說。
2.Meta人工智能研究負責人將離職
Meta人工智能研究負責人喬爾·皮諾(Joelle Pineau)計劃離開公司,此時正值這家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領域積極投資和競爭之際。
Pineau自2015年加入公司,至今已有八年時間,自2023年起領導Meta的基礎AI研究小組(FAIR)。她於週二在LinkedIn上宣佈,將於5月30日離職。
Meta的基礎AI研究部門負責AI研究。自2013年成立以來,該部門一直致力於語音翻譯、圖像識別等技術,以及Meta名爲Llama的開源大語言模型。
多年來,她參與的項目如今已被數十個團隊用於構建產品,包括PyTorch、FAISS、Roberta、Dino、Llama、SAM、Codegen和Audiobox等。
她在帖子中寫道:“今天,隨着世界經歷重大變化,AI競賽加速,以及Meta準備開啓新的篇章,是時候爲其他人創造空間來推進這項工作了。”
她表示,去年,公司重組了其AI部門,以統一AI研究組合,將先進AI整合到其產品和服務中,並簡化新技術的開發流程。
今年早些時候,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這家總部位於加州門洛帕克的公司將在2025年將資本支出增加約70%,達到600億至6500萬美元之間。這筆支出的大部分預計將用於支持該公司的AI雄心,該公司正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設一個將提供1吉瓦計算能力的數據中心。
3.比亞迪斥資近8億元連拿西安超2500畝工業用地,加速擴產動力電池產能

據相關媒體報道,比亞迪於3月28日以3.75億元競得西安秦漢新城一處約1210.46畝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該地塊包含原寶能汽車西安基地部分用地。這是比亞迪今年以來在西安的第二次大規模拿地,1月17日其曾以3.98億元購入相鄰的1323.96畝工業用地,兩次拿地總面積超2500畝,合計金額近8億元。
此次競得地塊位於秦漢新城周陵片區,面積約80.7萬平方米,土地用途明確爲工業用地,不涉及整車製造。該地塊原屬寶能汽車西安基地,後者於2018年啓動建設但未能持續運營,2023年因未交回不動產權證書被註銷土地使用權。
公開信息顯示,西鹹比亞迪成立於2024年12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主營業務包括電池製造、銷售及回收等,法定代表人爲比亞迪高管何龍。此次拿地將用於動力電池產能擴建,與其1月競得地塊共同構成電池生產項目,後者已於2024年12月開工,預計2025年7月底完工。
西安是比亞迪繼深圳總部外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其新能源汽車年產量佔全國比重超13%。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曾表示,西安是比亞迪佈局最全、合作最廣的城市,此次擴產將進一步強化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供應鏈能力,支撐550萬輛年銷目標及電池外供需求。
4.奇瑞集團Q1出口汽車25.5萬輛,穩居中國汽車出口榜首
4月2日,奇瑞集團發佈最新銷售數據,3月集團共出口汽車86,414輛,同比增長2.7%,佔當月總銷量的40.2%。一季度累計出口量達255,465輛,持續保持中國汽車出口第一。截至3月底,奇瑞全球累計用戶突破1630萬,其中海外用戶超470萬。
出口增長背後,奇瑞依託多元化的產品矩陣加速佈局全球市場。一季度,瑞虎5X正式邁入“百萬出口俱樂部”,成爲繼瑞虎7後第二款達成百萬出口量的車型。此外,星途攬月C-DM、捷途自由者(T1)等新車型相繼在沙特、捷克等市場上市,進一步強化區域市場競爭力。
技術層面,奇瑞集團3月發佈“獵鷹智駕”技術,計劃2025年內實現全品牌30餘款車型智駕系統全覆蓋,涵蓋燃油、混動、純電全動力形式。這一佈局將提升出口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助力全球市場拓展。
奇瑞汽車全球化戰略持續深化,通過西班牙合資工廠等項目加速本土化佈局。目前,奇瑞已在全球建立五大生產基地,以“四個開發”策略推動產品與服務的區域適配。
5.藏格礦業:巨龍銅礦二期年底投產,將成爲最大投產單體銅礦山
近日,藏格礦業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參股公司西藏巨龍銅礦二期改擴建工程正全面推進,計劃於2025年底建成投產。項目達產後,年採選礦石量將超1億噸、年產銅30萬-35萬噸,成爲國內採選規模最大、全球本世紀投產的最大單體銅礦山。
巨龍銅礦三期工程規劃已啓動,若獲批最終年產能或達60萬噸,進一步鞏固全球頂級銅礦地位。
針對銅價走勢,公司認爲短期受美國貿易政策及降息預期擾動波動加大,長期則受益於礦端供應剛性及能源轉型、AI用銅需求增長。
在資源開發方面,藏格礦業透露察爾汗鹽湖採礦證續期工作進展順利,已完成《儲量覈實報告》等關鍵審批,力爭權證到期前完成續期。針對鉀肥業務,公司表示國家保供政策下國儲拍賣成交價維持在2800-2900元/噸區間,區域價格受物流成本波動影響;2024年鉀肥成本上升主要源於綠色礦山建設投入,但該費用不具有持續性,剔除後成本仍穩定在合理水平,業務“壓艙石”地位顯著。
鋰鹽板塊方面,公司認爲2025年需關注高成本產能出清進度,需求端則受益於電動汽車、儲能市場及固態電池等技術革新,長期看好供需格局。碳酸鋰銷售採取“滿產滿銷”策略,價格參考期現市場動態調整。對於西藏麻米錯鹽湖項目,公司表示正積極推進採礦證覈准流程,已完成施工準備及工藝優化,配套能源站建設擬與龍淨環保合作,確保獲批後快速開工。
此外,藏格礦業回應了2024年第四季度計提4000多萬元資產減值的原因,系鉀肥生產單元關停導致的設備減值,但強調該影響不具備持續性。